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基层业余田径运动训练初级选材被选群体和12~16岁奥运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业余体校)在训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基层业余田径运动选材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田径运动专类选材的概念,根据我国基层业余田径运动的训练特点,构建了基于专类的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初级选材后的试训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在复选中引入"核心竞技能力"和"典型指标"概念,简化了复选指标体系,从操作层面上使复选更加符合基层业余训练选材工作的实际.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自身多年的专业运动队训练经历和基层业余体校少儿举重训练经验,初步确立了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初选和试训选材阶段的各项影响指标,其中包括身体形态、运动素质、专项素质、心理素质等指标,为基层业余体校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当前,如何改进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的选材工作,已成为进一步提高游泳水平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上海市已制订了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选材的标准和要求,使业余体校教练员在选材时有了科学依据。但是,由于所规定的指标比较多,在大面积初选运动员阶段,需要测试的范围广、人数多,实际上无法进行全面测试。所以,目前教练员初选时仍然是经验选材,很难全面进行测试。初选,是一项选材的基础工作,如能对初选的测试指标进行简化,又有一个较科学的、使用又较简便的评定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在基层推广,并能提高初选的质量。为此,我们对简化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初选的形态指标及建立用于评定能否录取进业校的判别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田径运动员要想达到较高水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具备较好的、全面的身体素质。因此,要把科学选材作为打造精英的战略措施 1.传统选材 在我国,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一般分为初选(13岁)、复选(15岁)和优选(17岁)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指标及评选要求各不相同。 1.1 初选阶段: 13岁的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这个阶段选材的重点是体能,主要看身体形态和素质。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某些形  相似文献   

5.
射击运动员的选材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和一劳永逸的。选材工作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选阶段(选拔对象是未经射击训练的青少年)。二、训练及比赛观察阶段(选拔对象是业余体校学生)。三、精选阶段(对象是参加系统训练的集训队员)。下面具体论述。一、初选阶段: 1、身体形态和机能: ①身高和体型: 我国优秀射手大部分身高在1.60-1.76米之间,身材比较匀称。选材时,可以选肩  相似文献   

6.
使用说明①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区级业余体校的入队选拔。各选材网点可根据选材对象的情况分别选用初选(一)或初选(二)的评价标准。②本标准采用计算总分的方法,各个专项的评价满分均为100分。③使用本标准评价时应以评价对象的生物年龄为准。④本标准仍在试用阶段,具体指标及数据将在今后实践中有所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我省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后备力量的培养,我们利用1988年山东省业余体校越野长跑比赛和山东省《希望杯》田径比赛的机会,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及教练员进行了测试与调查,获得了我省部分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数据,初步制订出我省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13~16岁)选材及其评价标准(下简称标准),仅供我省各地市业余体校从事中长跑训练的教练员和中学体育教师选材时参考使用。一、建立选材模式的方法 1.研究对象参加1988年山东省业余体校越野长跑比赛和山东省《希望杯》田径比赛的14个地市女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中跑运动员的选材和运动定向是一项细致复杂、长期的过程。它可分为四个时期:选招青少年业余体校初级训练班;选拔田径专项教学训练班;决定专项的提高阶段和选筹代表队。选材时要确定经科学检验和运动实践效果的标准。它包括形态机能指标(人体测量的标志、生物学的年龄分期);身体素质水平(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协调能力和复杂练习的接受能力;道德意志品质(心理上)水平;机能系统状态以及社会和遗传的因素。每个选材期应该和多年训练的有关阶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搞好全省业余体校的科学选材工作,统一测试指标、方法和要求。以便系统地连续观察业余体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体质情况的变化,逐步建立起全省业余体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档案;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出适合我省情况的业余体校选材标准。通过几年努力逐步使我省业余体校选材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订以下细则。一、测试对象及时间每年七至九月内,各业余体校应对全体在校学生及当年招生对象进行一次全面测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搞好我区少年儿童运动员的选材工作,发现更多的人才,现将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学生从1987年至1991年间,新生入学复试时期的体验和测试资料加以取舍,将一些与选材有关的数据进行整理,着重对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目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选材标准,供初选和复选时参考。 1 研究对象将我校5年来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目的新生共242人,其中男生136人,女生106人,他们的年龄在9—15岁之间。分别按不同的年龄组进行分组,并将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学处  相似文献   

11.
一、本评价标准是1987年山西省田径等项目运动员的初级选材9—12岁的执行标准:同时亦公布了13—17岁复选时所增加的指标及标准,供选材参考。二、本评价标准主要以1986年我省业余体校运动员和部分中小学生普测的数据为基础,并参照了国家体委及部分省市的选材标准,从我省现状出发而制定的。每项标准均以一、二、三级区分同一年龄组的不同档次要求。三、凡经测试达到一级标准以上(2/3以上的主要指标)的儿童少年均可参加业余训练网点的训练;对在某项某些指标上表现突出的儿童少年,其他指标可适当放宽,但亦应接  相似文献   

12.
武术运动员选材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武术队重视科学选材,成才率较高。武术选材包括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专项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长拳类、南拳类的选材和太极类的选材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优秀运动队与业余体校、武馆在选材指标上也应有所区别。还须注意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注重发现选材对象的特长,注重因人、因队、因赛需要,选准突破口,以及注重边选边练与边练边选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了一些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对女子少年儿童羽毛球运动员进行测试。其目的是了解女子少年儿童羽毛球运动员的形态和机能特点及其与专项训练的关系,为选材和训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广州市中心体校和广州市体育馆业余体校的羽毛球队女队员(9-16岁)共21人(以下简称观察组),平均年龄12.28岁,运动年限半年——七年。为了比较,我们在先烈东小学、121中学随机抽样了9-16岁正常儿童29人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2岁)。为了分析对比,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按年龄分组,9-12岁为儿  相似文献   

14.
锌是人机体维持生理功能和正常代谢的必需微量元素 ,锌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分裂繁殖、组织的修复有密切关系。锌是构成机体碳酸酐酶、乳酸脱氢酶等 80多种酶的必需成份或激活济 ,发挥生理作用。锌营养与运动能力关系密切 ,研究我国北方体校少年儿童发锌含量具有一定应用意义。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黑龙江省 (市 )业余体校运动员学生 10 0人 ,年龄 8~ 12岁 ,从事训练项目包括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体操、田径、游泳、冰上。1.2 研究方法从黑龙江省 (市 )业余体校学生随机抽样 10 0名提取发样 1g,用水冲洗烘干、消…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一个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除了努力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和科学地进行训练外,还必须有优秀的训练对象——好的运动员“苗子”。广大教练员都说:“选材是训练工作的良好开端”,“选到一个好的苗子,训练工作便成功了一半”。所以,选材问题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究竟应该如何进行选材呢?在选拔不同组别的运动员时,是按照专项,或者是按照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素质增长情况?是按统一的内容与要求,或者应有不同的内容与要求?为此,本文着重对业余体校田径运动员的选材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体委和上海等七省、市体委在安徽省屯溪会议上研究的联合调研提纲,我们对本省田径、游泳、举重、射击、体操、乒乓、篮球、排球、足球九个项目的训练系统结构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以共同探索一些项目“青黄不接”的原因及加以解决的对策。一、我省九个项目训练系统的现状一九八四年,我省体工队九个项目共有运动员299人;省体校六个项目(不包括体操、游泳、射击)共有运动员252人;业余体校普通班九个项目共有运动员3632人,重点班八个项目(除射击)共有运动员1315人;传统项目学校八个项目(除足球)共有运动员5993人。全省  相似文献   

17.
体脂成份是反映身体肥胖情况,评定理想体重和训练效果以及运动员选材等的一项生理指标。目前在医学界和体育科研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为了了解我省业余体校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体脂%成份和去脂体重现状,为运动员选材,合理安排训练与营养提供参考。 83年我们测试了业余体校男女田径运动员,102名(其中男54人、女48人)。测试方法,用国家体科所出的皮下脂肪测定仪,测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等部位皮折厚度,将测量数据依  相似文献   

18.
业余体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任务,选好材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先决条件之一。一、要重视初选运动员的初选工作很重要,首先是尽可能地扩大选材面。一般说来,教练员往往习惯从中、小学运动会上选材,这是一个方面,但同时还要到基层运动会中选材,这样选材的面就更广一些。有些专项能力虽不高、但很有潜力的运动员就不至于被埋没了。初选时,应重点考虑弹跳力、爆发力、灵敏性和神经类型如何。  相似文献   

19.
一、选材选材可分为初选、复选和终选三个阶段。 (1)初选: 教练员可目测选材,从中、小学生中去选那些身体形态好、身体素质好、对举重运动有兴趣的学生来参加试训。要重点测试对以后所在级别有意义的身高、体重和对技术有决定影响的坐高、胸围、肩宽、髋宽、拇指长以及影响未来冠军的身体素质,如30米跑、立定跳远、转肩等指标的相关标准,达标者才  相似文献   

20.
女子少年400米运动员梁月玲,是肇庆市第三中学的学生,1961年2月出生,1972年底开始参加肇庆市业余体校田径班普通班训练。1973年9月转入重点班,住到业余体校后,开始进行较系统的训练。入校后先练跳高和跳远,成绩分别是1.25米和4.25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