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做好馆藏档案资源建设的最基本内容就是接收档案,而确保接收档案保管期限准确划分是保证进馆档案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之一,直接影响馆藏档案资源的优化和馆藏档案整体的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2.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严 《档案管理》2005,(5):76-76
1强化馆藏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完善优化馆藏结构。首先,要积极开展档案接收进馆工作,不仅接收一级机构单位和国家机关的档案材料,同时也要接收二级机构单位和一些个体或个人的档案材料,使馆藏档案能完整地反映时代全貌;其次,改变文书档案一统天下的局面,加大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和  相似文献   

3.
赵洁 《档案天地》2011,(5):63-63
十一五期间.邢台县档案馆共接收档案5万多卷.实现馆藏档案翻番目标。更加丰富的馆藏内容,更加合理平衡的馆藏结构,使档案利用率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4.
档案馆馆藏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敬 《中国档案》2004,(11):23-24
馆藏资料是指由档案馆接收采集的与馆藏档案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补充档案提供利用的资料。科学地收集,保管与馆藏档案内容相关的资料,对提供利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来,桃江县档案馆为加快馆藏资源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扎实开展档案接收工作,接收机关文书档案8492卷。另外,加大专业档案接收力度,充实声像、实物档案等馆藏档案门类。先后接收县公安局镇反档案2485卷、县国库集中支付局会计档案2393卷、县纪委案件档案705卷、县编委办印章档案567枚,各类照片档案5371张.  相似文献   

6.
一、档案价值鉴定是馆藏结构趋于合理的客观要求一是控制进馆档案数量盲目增长的需要。我国档案工作恢复整顿后,各级档案馆馆藏持续增长,以馆藏量定编,促使人们只重视如何丰富馆藏,而忽视档案价值,盲目追求进馆数量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有的档案馆毫无选择地全部接收二三级单  相似文献   

7.
1 丰富档案馆藏,调整馆藏结构,是档案信息资源深层次开发的坚实基础 为适应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第一,我们要大力丰富馆藏,扩大接收面。在接收一级机构单位档案的同时,也要注意接收二级机构单位的档案,……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档案馆“四个基地”建设步伐,大力扩充馆藏档案信息资源,2006年,松原市档案馆采取定点接收、广泛征集等办法,不断加大档案资料接收、征集工作力度.馆藏结构得到显改善。一是结合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开展了相关部门专业(专门)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接收会计、统计、退耕还林、地名、艺术、公证等门类档案7种6000余卷(件),使馆藏专业档案达17种。二是结合打造馆藏精品建设,开展了名入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先后接收抗战老战士朱士贤、名演员柏膏、名作曲家杨柏森等名入捐赠的奖章、奖牌、证书、照片等档案200余件,填补了馆藏档案的空白。三是结合举办建市15周年成就展,开展了荣誉档案接收进馆工作。目前,已接收各类奖杯、奖牌、证书30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称工程资料,主要指工、民建筑工程资料。随着各地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工程资料成倍增长,而且从馆藏档案数量分析,工程档案已占馆藏的80%以上。由于馆藏内容单一、类别不全,又严重影响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此,笔者认为工程资料的收交范围和接收内容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王建姣 《浙江档案》2000,(12):27-27
档案接收是档案馆的一项基本任务.《档案法》第十一条和《档案馆工作通则》第五章对档案移交和接收作了明确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历来重视档案接收工作,制定接收计划,建立科学的进馆序列,依靠当地党委、政府下发接收文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接收,档案馆全宗和案卷逐增加,馆藏不断丰富,档案馆作为全社会永久档案保管基地和档案史料利用中心的功能进一步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军队档案馆馆藏建设中一些重点问题的分析,阐述了作者对军队档案馆馆藏建设的一些想法,对军队档案馆的馆藏结构、档案接收范围、质量标准等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档案的利用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部门要提供及时、服务有效,就要拥有系统、完整、高质量的馆藏,只有完整、准确、齐全、系统的档案才便于有效利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做到馆藏数量和质量并存的原则。在合理扩大接收范围和征集门类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馆藏珍贵档案是馆藏档案中的珍品、精品。界定馆藏珍贵档案属档案鉴定范畴,对档案管理各环节都有直接影响,这是实践馆藏档案分级管理的基础,是对重点档案进行抢救保护的需要,是服务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需要,反映了档案工作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其意义在于,有利于丰富档案鉴定理论,充实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内容;造就和培育档案价值鉴定专家队伍;引导档案接收征集以及重大事件、重大活动、著名人物的判定、建档等,促进档案馆藏优化与丰富;提高馆藏档案实体管理能力与水平;优化整合和深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李伟 《档案管理》2003,(4):28-28
1拓宽档案馆馆藏建设渠道要使档案馆藏档案信息能够满足社会用户的需要,首先得取之于社会用户。单纯的来源于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务档案,必然会从客观上制约档案利用率的上升。档案馆必须要有齐全、完整、内容丰富、能从不同层面反映历史全貌的馆藏,才能满足社会用户的各类档案信息的需要。所以,档案馆要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档案信息服务。首先应当使馆藏档案信息从形式到内容的多样化。档案馆除了按规定接收同级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永久档案和接收个人档案寄存、捐赠外,还应注意征集以下几种档案:一是家谱、族谱档案。它是千家万…  相似文献   

15.
双辽市档案局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丰富和优化馆藏,加大接收、征集、整理力度,拓宽接收渠道,增加档案门类。除文书档案外,婚姻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信访档案、照片档案、名人档案相继在档案馆落户。仅婚姻档案两年问就接收、整理了62098卷,并全部实现微机化管理,使馆藏总量突破了13万卷(册),不断提高了档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1征集范围要突出合理性,注意优化馆藏结构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和现实问题,档案部门在接收档案过程中,习惯以文书档案为主,忽视了声像、科技和财会档案,造成了馆藏结构趋于单一,不尽合理。当然,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由于科技和财会档案涉及企业和部门的机  相似文献   

17.
1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匮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一般档案馆所藏档案大多是数十年以前的文书档案,门类比较单一,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形成因素包括档案馆接收不主动、门类不齐全、时间不及时、个别职能部门为小团体利益而拒绝移交等。当前,广大档案信息需求者,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大部分是贴近生活和与经济领域密切相关的,而这些恰恰是诸多档案馆的薄弱环节。2发挥服务职能不够主动。衡量一个档案馆工作如何的基本标准,不是馆藏卷数的多少和库房设施的先进程度,而在于其能否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服务。当前的档案馆大多处于半封闭…  相似文献   

18.
刘芳元 《档案时空》2011,(12):36-37
一、丰富馆藏资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利用档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提升查档服务能力,保证有档可查是最基本的条件。隆回县档案局自2006年起,年查档量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最基本的原因就是馆藏档案的大幅增加。自2005年起,档案局着力加强档案接收力度,陆续接收了全县改制企业的文书、财会档...  相似文献   

19.
随着档案馆档案数量朱断增多,入馆档案文件的质量就会成为馆藏数量矛盾的主要方面.盲目性地接收一些利用价值较少、组卷质量不合格案卷,将影响馆藏档案的优化程度,也将给档案利用工作和档案馆本身的业务建设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20.
刘鸿胜  杨静 《档案》2014,(3):64-64
近年来,白银市加大档案接收工作力度,全市共接收档案6112卷(盒)、5593件。这些档案的接收进馆,使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进一步推进了白银市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