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韩国“新村运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新村运动”初探马学亮韩国的“新村运动”始于70年代初,目的是使农民思想观念和农村生活环境条件现代化。这个运动自开展以来,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所推崇、效法。本文仅就此运动的过程及特点作初步探讨。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兴起和发...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为了解决工农差距过大和农村问题,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韩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实现了韩国农村的振兴,提高了韩国国民的生活伦理水平,为韩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力图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作全面的考察,总结新村运动的经验启示,从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系统工程提供可以参照的理论资源和实际范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村运动的起源、过程和作用的分析,本文发现,韩国新村运动的本质是教育,而非目前普遍流行的经济之说.作者认为,韩国新村运动作为一场思想教育运动,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启迪。韩国新村运动不仅仅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国民的社会伦理水平,如勘勉、诚信、节俭、自助、平等、合作等思想和精神,从而使新村运动逐步由政府推动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所有这些都是永远无法从资本和技术中获取的,这也许是最值得我们向韩国新村运动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村教育通过设计有效的策略及原则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发挥了在村级新村发展计划中的作用,使社区更好地参与到新村教育中来,进一步推动了新村运动的顺利进行.韩国新村教育社区的有效参与可为中国城乡统筹中的农民教育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韩国的“新村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个世纪70代初.韩国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移等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韩国政府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其主要做法:一是在“新村运动”发展初期主要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由政府通过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新村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新村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扩大内需,消化过剩的产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二是在“新村运动”发展中期采取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发展中国家,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至关重要。韩国通过实施新村运动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的快速转变。学习和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战前后进行的成都"新村"建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轰轰烈烈开展的市政改革运动的产物,本文以多学科交叉的视野,运用相关的原始档案、专著、论文及有关资料来重构成都"新村"建设进程,由此总结出成都"新村"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今天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日本白桦派作家武者小路实笃与周作人之间在“新村”方面的诗歌交往,探讨武者小路实笃及其“新村”运动对周作人的影响,和周作人在北京的“新村”实践。  相似文献   

10.
韩国的新村运动和五山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一定程度上讲,成功的原因在于对农民的思想教育。韩国新村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热情,注重农民的精神培育。五山模式引导农民制定道德规范,这提高了农民的道德素质,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国新村教育注重培养农民的自助精神,强调农民的参与意识,充分挖掘农民的潜在能力并时刻不忘倡导奉献精神,这为新村运动的成功注入了强大的精神活力。我国现阶段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农民的这些精神。韩国新村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民教育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提法并不是个新概念,它由来已久。一是来源于20世纪30年代我国乡村建设实验的借鉴;二是来源于我们党和政府长期以来解决“三农”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三是来源于韩国“新村运动”等国外成功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战后以来韩国对日外交经历了几次大抉择,如今韩国正面临对日本外交的新抉择。面对久拖不解的朝核问题和朝鲜的威胁等因素,韩日暂时搁置其矛盾在军事上谋求新的合作,并使美日韩同盟更趋紧密。不过,由于韩日军事走近会牵动韩国民众的敏感神经,同时又给东北亚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加复杂的不利的因素,因此,韩日安全关系很难在短期内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一份科学普及性刊物,《科学通报》在抗美援朝这一特定的时代氛围下,除了刊载国内外科学发展方面的研究信息和成果外,还用相当的篇幅报道了中国科学界反对和抗议美国发动原子战争、宣传和支援抗美援朝运动、控诉和揭露美国细菌战罪行等有关抗美援朝运动的政治宣传和动员情况,不但表达了中国科学界抗美援朝的心声,而且让世人见证了中国科学界对这一关乎国运的政治事件的关注和影响,从而对新的视角下认识和研究抗美援朝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朝鲜半岛南北关系涉及韩国的国家核心利益,韩国新一届政府希望在朝鲜核问题上继续加强与中方的密切合作;韩国新一届政府十分关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采取有效措施对接东北东边遭铁路的物流关系;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沿海国家,希望在海洋经济开发上进一步加大与中国的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16.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South Kore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ducation despite many obstacles. Education, in tur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Korea??s achieving bo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mocracy.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South Korea expanded access to education and improved its quality. The article also identifies several tasks Korean education fac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polarization, and some of the broader policy implications that the Korean mode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has beyond South Korea.  相似文献   

17.
韩国"新农村运动"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概况、主要特点,韩国政府为推动新农村运动采取的措施,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影响。针对我国"新农村运动"的实际,文章提出了三点借鉴意见: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形成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朝鲜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既相似又不同,应从韩国借鉴哪些经验?为此,笔者与刚从韩国农村参观考察回来的朝鲜族乡镇领导做了访谈。通过他们在韩国考察的亲身感受,认为朝鲜族地区与韩国农村存在主导思想上的差异、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异、农民参与意识上的差异、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上等六个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当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农民素质教育、挖掘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底蕴,建设集生产生活、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村社区等措施是朝鲜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韩国自八十年代以来总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它们的主要特征有:从课程目标看,要造就面向21世纪的"新的韩国人";从课程管理看,要分化课程编制决策权;从课程设置看,要设置综合课程;从课程周期看,周期明显缩短,密度逐步增大。这些大密度的课程改革为韩国培养了一大批新型人才,并最终缔造了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韩国分业监管机构各自为政,引致金融危机。危机爆发后,韩国随即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机构改革,形成了集中统一监管的新模式。韩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