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创造的产物,体育文化是体育在人类发展中创造的身体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差异。本文通过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特征、背景、思想和表现形式四个方面来陈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立足史实,采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理论,对新中国50年来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冲突与融合进行了研究,旨在找出中西方体育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原因,揭示其历史根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主要分成三个发展阶段;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始终处在与不同派别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之中,但其主旋律是以融合为主;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中国体育文化始终未占据主导;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与当时的社会大文化特点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3.
论中西体育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特质是构成文化的最小元素,不同文化特质形成文化的不同属性,而不同的文化会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不同作用.通过时中西方体育文化特质的差异比较,更能准确把握两者的根本差异,同时,找出竞技体育在世界不同文化中发展迥异的根本原因.作为西方文化的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出现弊端,需要不同文化的互补和营养.  相似文献   

4.
因地理、文化、社会、宗教的不同,世界体育形成了东方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两种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的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已被世界广泛接受,东方体育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与人民的青睐。然而.西方体育和东方体育又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境,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体育文化要得到进一步的长足发展,必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5.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作者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6.
论东西方体育文化与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林 《体育世界》2008,(10):19-20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本人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加剧了中西方体育的冲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西方体育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在运动目的、表现形式以及思维方式上各有不同并各具特色。在当今社会,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是弥补各自文化不足的首要选择,中西方体育文化都应该敞开自己的胸怀,共同造福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8.
孙景平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1):35-36,51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作者从东西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与西方古代体育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中国与西方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体育文化的不同走向,同时揭示了中西方古代体育文化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论体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梳理、介绍马克斯·韦伯(Marx Weber)和诺贝特·埃亚利斯(Norber Elias)两大社会学流派对体育现代化的认知,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韦伯行动理论认为体育的现代化是社会行为理性化的必然结果;伊利亚斯组构理论认为体育现代化的动因是社会的文明化进程.这两种观点都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为研究对象,反映西方社会制度及其对体育的影响.提出不同的体育文化并不是盲目接受现代化,而要根据自身文化的特点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西方文化在奥林匹克文化中始终居垄断地位,表现在奥林匹克文化以西方文化精神为主导;奥运会组织为西方人士所控制;奥运会的项目绝大多数是西方体育项目等。奥林匹克文化垄断性造成国际奥委会决策的偏差和奥运会参赛主体的不公平,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体育的政治功能,影响了奥林匹克宗旨的实现。因此奥林匹克运动要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消除垄断,实现文化上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及21世纪发展取向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以历史学、社会学和未来学理论为指导,揭示了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即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成为现代体育的主旋律,以扩大体育人口为目标的大众体育成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潮流;提出了21世纪体育运动将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指导下,追求健康价值、经济价值,体育产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东西方体育文化将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论点.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备战是为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准备工作。随着国际体育法治的发展和奥运会体育纠纷解决的法治化,以及近年来我国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大赛中遭遇的体育纠纷不断增加,通过奥运会法律备战,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已经成为奥运会备战的重要需求。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就我国奥运会法律备战的必要性、奥运会法律保障周期划分、奥运会法律备战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我国奥运会备战中,应该增加法律备战的内容,以东京奥运会为契机建立起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法律备战机制,成立奥运会体育法律团队,制定奥运会法律保障策略,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前、奥运会中和奥运会后的一定时间段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北京奥运前、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状况,理清并评价北京奥运会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可行之路,旨在推进我国农村体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的体育方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以来,我国的体育方针经历了开始偏重于群众体育到后来偏重于竞技体育,再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过程,我们的体育方针较好地把握了我国的国情和体育发展规律;综观今后我国社会、经济和体育的发展,借鉴日本东京奥运后体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适宜采取“普及与提高并重”的体育发展方针。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在认真地总结本届奥运会的效益后认为:我国承办本届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北京及所有协办城市所产生的综合效益是非常巨大和令人震惊的,本研究在分析北京奥运会在政治、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上所取得的巨大综合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北京奥运会后进一步制定再次申请奥运会的长远规划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体育为载体的国际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末期诞生不久,即随着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入被介绍到了中华大地,为奥林匹克运动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新中国的成立,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背景逐渐交流、融合,并在中华大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体育的主流。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众对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奥林匹克的关注程度,甚至高于对其他许多社会问题的关心。现代体育意识和奥运意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当代中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研究青奥会对南京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以举办青奥会为契机,分析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几大要素,综合分析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举办对南京事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从而促进南京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南京市体育服务行业的水平,促进体育服务行业的规范,全面提升南京市体育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南京市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全面考察战后日本的体育方针及体育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东京奥运会后日本的体育方针与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发展体育适宜采取的方针进行了探讨。东京奥运会后的日本体育发展表明,对于体育是外来文化的国家,奥运会后发展体育应当兼顾“普及”和“提高”,不可厚此薄彼。综观今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北京奥运会后适宜采取“普及为重点,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发展体育。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亚洲传统冰雪运动强国,通过两次举办冬奥会,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冰雪运动发展模式。日本通过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主体的密切合作制定了层级分明的《体育基本法》及政策支持体系。日本体育经费投入增长较快、分配合理,场馆建设迅速、运营方式灵活多样,"一贯制"培养体系发展模式为我国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诸多启发。完善竞技体育治理体系,变革冰雪运动发展方式;从"战略驱动"到"科技驱动"全面提升备战水平,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推动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打造夏冬奥一体化发展模式;统筹规划资金来源与分配,科学布局设施建设与运营;构建"教育普及-社会推广-竞技提高"多边融合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培育冰雪文化,营造社会氛围,加强国际交流,全面提升我国冰雪运动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