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王其敏 《历史学习》2004,(10):32-32
熟悉历史史实是学好历史的基石。在历史复习中,学生存在两个难题:一是记忆不牢,二是史实混乱。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抓“教材的理解”,二是抓“教材的把握”。一抓“教材的理解”。教材理解的着眼点是基本史实的内在联系。抓住了这种联系,就无需“背”历史,··而是理解历史。以工业革命的扩展(美国)为例说明。按照四个要点复习。第一,关于时间。美国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应该稍晚于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于1840年前后完成。因此,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末,完成于19世纪中期。第二,关于条件。如果仅仅把美国进行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工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及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得以步入现代化的道路。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至19世纪前期,法国、美国、德意志的几个邦国等,依靠从英国引进机器,也开始了丁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水力织布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钟表匠:发明蒸汽  相似文献   

3.
【专题导读】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18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揭开序幕。80年代,工业革命进入关键时期,蒸汽动力开始应用于生产,机器工业开始取代手工业。1784年,英国建成第一家机器纺纱厂。不久,又建成第一家机器织布厂。机器工业作为划时代的先进生产力迅速显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英国最大的手工业部门——手工棉纺织业在机器工业冲击下迅速崩溃。1838年,英国机器织布厂排挤手工织工的过程已经结束。法、德等西欧国家和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受到冲击,迅速卷入到工业革命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5.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到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它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二战后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续至今,它无论从规模、速度和影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两次.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12—1814年英美战争之后。英美战争爆发后两国的贸易大大受到限制,英国的商品输入几乎断绝,工业品全靠自己制造。从此,美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开始了工业革命。到南北战争前夕,美国在棉纺、毛织、制铁、面粉、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业部门建立起使用机器的近代化工厂。这时,美国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已初步建立起来,工业革命也取得初步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1.注重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切入点不偏不怪。就考查内容与所占分值看,中国古代史约36分,中国近现代史约28分,世界近现代史约36分,主要考查了五行相生、北宋文化传播、晚清贸易、辛亥革命、重庆谈判、中法关系、法国工业化进程、英国工业革命、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珍珠港事件、跨国公司、明清商品经济、早期维新思想、工业革命的影响和隋唐政治中心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对所涉及的历史概念从内涵到外延有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德国都是当今世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它们的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工业产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项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美国和德国的高度发达是以近代工业化为基础的,而近代工业化的实现又取决于两国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德两国的近代工业革命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规律,又具有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探讨美、德两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不仅仅属于世界历史领域的研究范畴,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英国相比,近代美国、德国的工业革命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且成就突出。德国工业革命从19世…  相似文献   

9.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它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奠定了近代物质文明的基础,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关于这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开始和它的标志,有人认为,动力革新是工业革命的标志,瓦特万能蒸汽机的发明应当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十七世纪末工场手工业时期发明的一直存在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那种蒸汽机,并没有引起工业革命.相反地,正是由于制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  相似文献   

10.
【整体构思】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近代英国诞生了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巨匠,最早开始了工业革命,这离不开英国在民主追求中的不懈努力。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应加强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发挥历史学科塑造人...  相似文献   

11.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这场革命不仅开辟了英国新的致富之路,而且也掀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历史表明,教育不仅是开启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而且一直引领着整个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2.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在西方资产阶级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实现由手工劳动向机械生产的过渡。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状况、爆发于英国的原因、对英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当今超级经济大国,在世界资本主义舞台上后来居上。当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它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但是,独立战争以后,特别是内战以后,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186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仅居世界第四位,但到1894年便跃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一册第 13 3页 :“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明确指出法国先于美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 66页却指出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法国一些纺织企业已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 ,其他工业部门也逐渐效仿。”第 67页明确指出 :“18世纪晚期 ,美国纺织业首先引进英国技术 ,建立工厂。”按历史时期一般的划分 ,应是一个世纪分为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显然美国先于法国而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高中与初中课本说法不一 ,让教师和学生怎么办呢 ?刘衤乍昌教授编著的《世界史》—…  相似文献   

15.
张晓鹏 《上海教育》2007,(5B):37-39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这场革命不仅开辟了英国新的致富之路,而且也掀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历史表明,教育不仅是开启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而且一直引领着整个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6.
虽然城市现代化进程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但其准备阶段却可前溯到工业革命前的两个多世纪.从1500年到1 750年,英国城市开始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即越来越具有现代品质.从中世纪过来的老城市,向经济商业化、开放化、专门化等方向转型;17世纪中叶后兴起的新城市,从一诞生就具有诸多现代品质.老城市的转型和新城市的兴起,构成了英国城市现代化准备阶段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才最后完成,耗费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比之法国、德国、俄国和美国等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展速度都慢,其主要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它受到了当时国内人口急剧膨胀的严重拖累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启蒙运动影响的不断深入,圈地运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下,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崭露头角。这一时期在以农牧业为主的英国,乡村生活是英国风土人情的集中体现。由于工业革命对乡村地区影响甚微,那里的人们仍然过着自给自足,恬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在这一历史大背景的前提下,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这一时期生活在乡村的英国普通百姓,通过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来了解真实的英国社会。  相似文献   

19.
韩文景 《课外阅读》2011,(11):256-256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叶,英美出现资产阶级宪法。17世纪的英国“权利法案”等法律确定了英国立宪君主制的重要内容,成为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确立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原则。早期的资产阶级宪法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先后推动英美两国完成两次工业革命,使得两国先后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19世纪70年代后,垄断资本主义出现,此后资产阶级宪法开始走向反动。资产阶级宪法最终被社会主义宪法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开始调整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政策。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后,继续对印度进行殖民主义改造。维多利亚时代前期(1837—1857)英国对印度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1853年法案,以及根据法案精神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上。英国政府继续进行殖民主义改造,实现了英国工业资本对印度的剥削。但是与此同时,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出现了危机。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既是这种危机的一种极端表现,又成了英国对印殖民统治历史的大界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