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全面解放为旨向、以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为切入点,初步阐发了对共产主义的见解;在《共产党宣言》中,运用唯物史观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深入阐释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路径、革命条件、领导力量及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要求等问题;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过渡时期理论进行进一步论述的同时,首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并明确指出每一阶段的特征和任务。三部著作中阐述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有着递进、深化和拓展的关系。在三部著作中,马克思都是基于所有制、人的自由和解放来考察共产主义的,这是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我们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结果,是对我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最科学概括。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说”列宁毛泽东的关于“社会主义多阶段说”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使这一理论逐步形成。马克思在1875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对资产阶级统治被推翻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作了划分,第一阶段叫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叫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  相似文献   

3.
齐泽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面对当今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四种对抗,我们仍然需要求助于共产主义的理念。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有四个基本维度:首先,齐泽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全球危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共产主义理念的必要性;其次,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是针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乌托邦的批判,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再次,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的革命主体是新型的无产阶级,也就是每一个处于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个体;最后,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提出了一种末世论时间观,认为接受共产主义的理念就要积极地采取行动,站在未来可能发生灾难的立场上积极地干预现在,为现在植入一种新的可能性。与巴迪欧的共产主义理念相比,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显得更为激进,但是却存在着许多模糊性和摇摆性,特别是在共产主义的主体观上,陷入了一种空想,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即“三阶段说”。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即形成了“四阶段说”,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涉及马列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大问题,对此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一、马、列关于过渡时期的原意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的过渡到共产主义,指的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因为就在这一篇著作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的政治关系是什么状况呢?恩格斯在另一篇著作中回答说:无产阶级把生产资料变为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了关于社会产品分配形式,论述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必须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深刻地批判了拉萨尔的“分配决定论”。拉萨尔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贫困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而不是资本主义剥削,只要按照“平等权利”把“不折不扣”的产品分配给社会上的一切成员,这样就可以进入到社会主义。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中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即“三阶段说”。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即形成了“四阶段说”,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人们经常从一些僵化的概念出发,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论述,而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时所运用的科学的方法论,其结果使各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挫折,遇到了困难。因此,为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论述,我们必须首先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时所运用的方法论。一、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研究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通常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作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基本特征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摒弃教条式地预测未  相似文献   

9.
粗陋的共户主义是一个无思想性和反动的共产主义思潮,马克思对此曾进行过严厉的批判。但是这种共产主义到底指哪个具体的派别?人们依照恩格斯的一段论述将巴贝夫主义指认为粗陋的共产主义。本文根据史料,以马克思主义为准绳,对粗陋共产主义与巴贝夫主义进行比较。从其对私有制度本质的批判态度、对个性和文明的充分肯定和对妇女解放的关注等方面论证巴贝夫主义已经超越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是一种具有革命先进性的空想共产主义流派。  相似文献   

10.
财产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问题,它几乎存在于他们各个阶段的作品中。受着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直接指向私有财产所有制,与此相应,提出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共产主义的财产公有制取代财产私有制的针对性方案。然而从德文词汇上来看,与私有制相对而言的财产所有制形式可以用"公有"、"共有"、"公共所有"和"社会所有"等不同方式来表达,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提出了"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概念。对此,我们尝试着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本为阅读基础,在不同表达方式与其所表达的内容上进行关联性认识,并通过这样的认识进一步获得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思想的准确理解,进而对事物本身进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