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际法上是国际之间进行合作的形态,其建设能够助力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能源运输通道顺利建设,并且能够在维护运输通道安全的同时,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区域能源合作。目前双边和区域合作法律制度是能源合作与发展的主要依据,多边合作法律制度为辅。本文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能源合作与发展的法律现状,综合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构建相关法律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多极化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范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合作推进代之以多边合作共同推进。近年来中国在多边外交的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多边合作也给予了更大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多边合作组织和机制的研究,为增强我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经验积累和能力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省部科技合作是指中央各部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了有效执行科技政策所形成的互动合作机制,一般通过签订政府间协议、成立联合机构、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建立省部之间稳定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关系。其兴起具有理论和实践背景。省部科技合作实质上是一种中央与地方府际科技合作。它的产生对于我国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房敏 《内江科技》2008,29(1):27-27,37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粤闽赣客家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在新的形势下,粤闽赣客家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其必要性,也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以开发客家文化资源为突破口,可以推动粤闽赣客家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住居全国前列。自2003年共同签署〈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以来,两省一市加快了科技合作的步伐,在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实现科技资源共享、跨区域产学研合作、人才开发一体、加强知识产权协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但是,在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科技合作的制度安排以及科技合作的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指示精神下,两省一市正在加快科技合作与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开展面向东盟的技术培训,为广西乃至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合作渠道,建立起合作人脉网络,将有效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更深层次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文章结合实例,阐述了开展面向东盟的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对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和中国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998-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数据,研究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加速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专家工作通讯》2002,(10):32-32
自1992年由中国、巴基斯坦、泰国政府在北京发起的亚太空间技术与应用多边合作动议以来,在亚太地区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亚太空间多边合作稳步前进,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994年至2001年,分别在泰国、巴基斯坦、韩国、巴林、伊朗和中国召开了六届亚太空间多边合作大会。  相似文献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历来重视拓展和深化与国外科学基金组织及国家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20年来,我委已经与世界科技强国和科技大国的主要科学基金组织建立了双/多边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科学基金国际合  相似文献   

10.
CYTED-D(科技发展-500周年)计划是伊比利亚美洲国家多边合作的创举,其组织、内容和成就证明了这种创新性科学技术合作形式的实用性和相关性。科技合作是国际协作的一个领域,不论在政府间还是在公司间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发达国家间的科学合作既是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系统扩大的原因也是其结果,这些合作构成了经济向全球化迈进的基  相似文献   

11.
冯丽娟  姚予龙 《资源科学》2014,36(8):1600-1607
以国际视野角度,从资源稀缺度、经贸紧密度、产业契合度、运输可达度、战略合作度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总体框架,并进一步分解为12个指标,建立主要石油进口国与俄罗斯石油贸易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选取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亚太地区及欧洲、独联体等共15个国家,利用Delphi和层次分析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定量计算与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相对其他石油进口国家而言,中国是与俄罗斯未来石油贸易合作潜力最大的国家;2中国在资源稀缺度、经贸紧密度、运输可达度、战略合作度等方面具备明显的合作优势;3中国在石油产业技术和设备方面不及日本等国家,技术支撑合作潜力受到制约;4中国应明确本国相对其他国家所具有的优势,弥补劣势,从而使本国在与俄罗斯长期石油合作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2.
熊琛然  王礼茂  张超  屈秋实  向宁 《资源科学》2019,41(9):1665-1674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油气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逐渐成为中国和日本油气资源主要进口国之一。本文通过构建能源地缘经济关系评价模型,以俄罗斯远东—太平洋原油管道为切入点,对该管道建设中的1995—2016年俄罗斯与中日两国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指数由1995年的0.079不断攀升至2016年的0.693,日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指数由1995年的0.992下降至2016年的0.266,两条指数变化曲线交汇于2012年并呈现“剪刀差”状。②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演变轨迹呈现出波浪式平稳(1995—2002年)、斜“N”型上升(2003—2008年)和快速上升的变化趋势(2009—2016年),2008年后,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期的日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演变轨迹呈现出波浪式平稳、快速下降和梯级下降的变化态势,当前日本仅为占俄罗斯原油出口量份额极少的一个出口目的国。未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推进,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将继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安辉  赵清 《预测》2012,31(3):1-7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人们对区域货币合作的高度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即以清迈倡议(CMI)为代表的区域救助机制,而此次危机后形成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则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本文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东亚地区过去30年和近10年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差异,以考察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基础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小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一直很高,并继续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的显著提高,因而为东亚更深层次的货币合作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认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应适时调整为以"亚洲共同繁荣"为目标,由过去的"危机推动型"合作转向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推动型"合作。  相似文献   

14.
杨洋  董锁成  李泽红 《资源科学》2018,40(2):237-249
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意义重大的地缘战略合作。自1996年中俄能源合作拉开序幕以来,虽几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且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规划实施,中俄能源合作迎来新机遇。基于此,本文回顾了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进展,从供求关系、能源政策、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区域发展政策、国际地缘环境变迁等角度全面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内在契合因素和外部推动因素,指出中俄利益诉求的内在契合性是中俄开展能源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外部推动因素则加速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进程。虽目前中俄能源合作态势良好,但仍面临合作体制机制欠缺、国际地缘环境变迁等诸多挑战,在国际地缘环境日益复杂的新时期,中俄应增强互信,深化中俄能源的地缘战略合作;抓住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政策契机,拓宽合作模式与合作领域;制定中俄能源战略长期合作规划,完善中俄能源合作机制;兼顾周边地区,创建区域性能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能源地缘政治战略及中俄能源合作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郎一环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07,29(5):201-206
罗斯石油天然气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能源出口已成为俄罗斯经济复兴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主要源泉,也是俄罗斯作为重振大国地位、"复兴国家"的重要武器和工具。从近年来俄罗斯能源地缘战略走势来看,主要有以下特征:①从政治关系出发,调整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政策;②"重回欧洲"大国目标出发,以"能源杠杆"制衡欧盟;③从国家经济利益出发,与欧佩克国家竞争多于合作;④从油气出口多元化出发,调整能源出口结构,向亚太国家倾斜;⑤以能源合作调剂与美国的关系。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俄双方都很重要。为此中方应做到:①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和能源投资环境的综合考察和研究;②认真研究俄罗斯国情,充分认识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多民族大国的复杂性;③充分发挥中俄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能源经济合作;④严格按照国际法规和国际通行原则,规范中俄能源合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柳云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1):64-65,76
随着2006年和2007年中俄两国互相举办"国家年",两国经贸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进一步发展。在分析近10年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两国在经贸合作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对双方经贸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俄科技潜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文栋 《科学学研究》2005,23(2):220-224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中俄科技潜力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意识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俄科技合作有助于俄罗斯科技发展走出困境及加速中国科技潜力提高,文章深入讨论了未来中俄科技合作的方向和领域,并就促进中俄科技合作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柬水资源合作以技术援助、试点示范、水文信息共享和产能合作为主,但总体上合作水平层次还不高,合作范围还有较大的扩展空间。在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的双边合作历史机遇和新型的澜湄多边合作框架下,未来如何深入推进中柬水资源合作?本文通过构建跨境河流合作“动因—阶段”分析框架,在系统梳理柬埔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旱灾害防治、水能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合作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中柬水资源合作行动清单,并依据其实现的整体收益目标、利益分配方式和制度保障条件,按单方援助、协调合作、协同合作、联合行动4个阶段将行动清单结构化为一幅合作路径的蓝图。 同时,中柬水资源合作虽然显现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逐步发展,高水平合作向下兼容低水平合作的基本特性,但当澜湄流域面临不断涌现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时,中柬水资源合作会在某些领域呈现跨阶段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武兰芬  余翔  周莹 《科研管理》2010,31(6):80-90
摘要:专利领域的区域协作已经成为21世纪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推动区域科技、经贸发展的重要趋势。美日欧中韩等主要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推动专利审查达成多边或双边的合作计划。在海峡两岸日益友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开展专利审查合作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海峡两岸可以采取持续推进的模式发展专利审查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