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事件】2014年下半年,高考改革已在上海和浙江两地实行。根据上海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高考不分文理科,高校录取的依据是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三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新高考风向标的指引下,家长和学生有的担心尖子生"吃亏",有的不知如何选科,于是"门门都补";中学更加青睐"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准备不足的高校或将"招不到人"……【网友言论】蓝月亮:针对高考改革,大家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高中的教育和大学的衔接,还有待探讨具体的途径。中学  相似文献   

2.
<正>在近日召开的高考综合改革与福建教育新征程论坛上,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2021年起,福建省新高考将实行"3+3"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不再分文理科;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今后,福建还将减少高招录取批次,适时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7,(Z2)
加拿大:以高中三年成绩为主KADE:加拿大的学生没有高考,只有一个有点儿类似于我们国家毕业考的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三门,英语、数学、科学,但这个考试和进大学几乎没关系,所以学生不会像中国学生那样这么重视。大学录取之前,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2013年12月公布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又被一些媒体称为考试招生“总纲”,它包含了从初中到博士生招生的整个考试招生系统的改革,其中有关高考的内容更为具体: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相似文献   

5.
高峰 《河北教育》2011,(7):36-37
澳大利亚:改变一考定终生 澳大利亚首都区10年前取消了会考制度(相当中国的高考),改为以学生高中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的“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大学录取分,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标准。这样就避免了偶然性,突出了平时学习的重要性,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6.
高中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其使命不仅仅是要为大学培养预科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高考改革应兼顾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高校招生的专业性需求,对高中教育进行科学引领,使高中教育真正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在考试内容方面,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增加开放性创造性内容;在考试方式上,完善各省考试方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组织考试的权利;在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上,逐步扩大"学生综合素质"等评价指标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稳步推行学生申请上大学的方式。随着"幕课"等学习方式的出现,部分高校可以探索将学生网络学习的经历和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今后上海市高考将不再以升学考试成绩作为惟一录取标准 ,而将尝试参考学生成长记录、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等其他资料 ,综合考量后进行录取的做法。据了解 ,该市高中将发放《上海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并将制作学生档案电子文本 ,供普通高校录取时参考。新手册中提出 ,除考试或测验外 ,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 ,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 ,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对于上海此次高考录取标准的改革 ,社会上也有质疑的声…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出台文件1.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3.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综合改革沪、浙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 015年分类考试通过分类考试录取学生占高职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统一命题试卷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考试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自主招生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9.
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使高校招生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得以顺利推进,这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推动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近日,《扬子晚报》以"高考改革要看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发现九成学生素质都打A"为题,将目光聚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据了解,在现行的高考录取政策中,学生高考成绩中已包含综合素质评价,但此项综评成绩由中学负责判定,虽然高考报名表上注明"凡得A等第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录,否则,视为无效"这一条,但实际90%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视角下的高考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改革的关键是切实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点并贯穿高考命题的始终.高考命题应以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必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试卷内容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合理设置试题的难度;在考试形式上宜采用以统一考试为主体、多元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选拔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强学生在高考科目和试题上自主选择的空间;在评价和录取标准上,应采用多元评价、综合评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对主要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韩国、芬兰等)的大学入学考试及招生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发达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特点,即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多元、高校享有招生录取的自主权、考试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弹性、考试命题侧重对学生基础学力或能力的考查等。发达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有以下启示:应赋予高校一定的考试评价权和招生录取的自主权;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探索高考部分科目的社会化考试运作模式;改革高考成绩分数制,实行等级制;增强高考制度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  相似文献   

12.
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使高校招生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得以顺利推进,这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推动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近日,《扬子晚报》以"高考改革要看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发现九成学生素质都打A"为题,将目光聚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据了解,在现行的高考录取政策中,学生高考成绩中已包含综合素质评价,但此项综评成绩由中学负责判定,虽然高考报名表上注明"凡得A等第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录,否则,视为无效"这一条,但实际90%以上的学生都能拿到A等。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考试的操作者,会更多地从操作层面来思考高考问题。我们现行的高考缺乏有效的证据,没有达到科学性的要求,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录取大学新生是不合理的。美国的大学招生所依据的,三分之一是中学成绩,三分之一是标准考试,三分之一是工作经历。招生最主要的依据是中学的成绩,尤其重视高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成绩评定。  相似文献   

14.
人性化的澳大利亚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澳大利亚,作为大学录取依据的考试,虽然各州在称呼和具体操作有所不同,但是,一个普遍的特点是灵活、多样,个性化强,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考试;大学在录取时,不仅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同时也将平时成绩作为录取依据。灵活的高考对中学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使高校招生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得以顺利推进,这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推动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
  近日,《扬子晚报》以“高考改革要看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发现九成学生素质都打A”为题,将目光聚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据了解,在现行的高考录取政策中,学生高考成绩中已包含综合素质评价,但此项综评成绩由中学负责判定,虽然高考报名表上注明“凡得A等第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录,否则,视为无效”这一条,但实际90%以上的学生都能拿到A等。面对综合素质评价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特别是在推进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更好地使用评价结果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熊丙奇 《云南教育》2014,(15):45-45
上海交通大学近日宣布,率先使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学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的综合平价录取改革。其中,高考成绩占6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参加录取改革的考生自愿提出申请并进行志愿填报,学校将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在提前批次进行录取。  相似文献   

17.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先行课改实验省陆续出台了高考改革的新方案,有的省经过了一至二轮的实践.各省基本的理论共识是:探索建立国家 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相互配合的促进人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制度体系,从而改变以高考成绩为唯一录取依据的管理制度,贯 彻公平竞争、科学选拔、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为高校构建多元化选拔学生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2012,(12):25-25
答:将来,高考将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高中3年的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目前的会考)成绩和高考成绩一起,将共同成为高考录取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国家及地区教育改革中,考试改革往往是首当其冲。中国是考试的发源地,考试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中,但每一步都举步维艰,足见涉及考试改革的问题极为复杂。高考是改变普通人命运的机会,其高风险性极易引发教育及社会问题。中国大陆目前正在推进的高考综合改革,探索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进行高校招生录取,其中综合素质评价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考核内容,也有学业水平即平时学习成绩的考量(在香港地区称为校本评核)。将校本评核成绩计入公开考试成绩内,在一些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也曾受香港地区的推崇.  相似文献   

20.
2014年9月1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从2017年开始,"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为此,2017年1月6日,浙江省正式发布《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对今后统一高考招生分类、计划公布方式、志愿设置、分段办法、投档规则和录取流程作出了具体规定,彰显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扩大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选择权,平稳接轨高考综合改革愿景,为最终实现高考改革的决战决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