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以下简称"动感课堂")是从长期教学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教学智慧。它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追求,一种教学理念,一种课堂形态。"对话—分享"是教与学的策略,"动感课堂"是教与学的追求。一、"对话—分享"的内涵与实施策略"动感课堂"基于儿童的天性和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理论,提出了"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已经融入到中学的课堂之中。尤其是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生本教育"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职德育教师们应该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课堂中始终贯彻"生本教育"原则,做到教学一体,先教后学。  相似文献   

3.
他人在听自己课后给予的评价;听他人课时结合自己的课堂引发的思考;学生课堂上的发言;备课活动时教师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都是教学反思的出发点。教师只有强化教学反思,才能主动地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技能,从而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4.
"尊重学情,顺势而导"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已经被广大教师们所认可,一致认为如果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践,那么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民主性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呈现出和谐的课堂教学局面。但是,理念归理念,操作归操作,有了理念不等于就会操作。那么,到底该怎样在这样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去进行实际操作呢?前提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堂应变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否具备,是检验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试金石。下面,笔者就自己的课例,谈谈"顺势而导"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2):28-29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地与渠道。在课堂中,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其教育理念、对教育现状的思考都会反映在课堂教学中,要如何将知识更加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小学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提出了通过在课堂中有效施行"活""趣""实"的教学理念,力求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师生互动"的原型,说明我国的古代教育家就已经用"师生互动"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虽然该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老师们依旧用此理念指导着自己的教学,且实践表明,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等的形成。我作为一个音乐老师也一直在自己的课堂贯彻此理念,下面简单说说我在实践中获得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课改以来,"关注学生,研究学生,以学生为本"已经成为教育一线的共识。教育的阵地是课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学生的关注不仅仅是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要去深入的"研究学生",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一位教育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效率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了解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课堂教育作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应该只是注重对于知识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本文首先分析了"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其次,就高中数学课堂如何进行"交流-互动"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一种教学思路或者教学操作范式,为了提高教学效益,英语教师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摸索出一个具有自己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为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初中英语"体验—发  相似文献   

10.
石清飒 《小学生》2011,(3):34-35
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要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观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今天,应该说这种理念也已经耳熟能详,在职的教师没有一个不知道的。然而我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去问题教学,并不是教师们不愿意把新课程理念付诸实践,而是不知如何实施。那么怎样让课堂充满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时代,传统"教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很多教师强调"以学定教"新教学理念的践行,以期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以学定教"思想的践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审美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正确明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国培计划"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师培训内容,探讨专家学者们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中所传递出的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审视、明确清晰的学科自觉以及极具开放思维的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反思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正>我经常会思考:我们的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师生喜欢的,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的高品质教学。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也都有自己的教学主张。而构建"悦课堂",就是我坚定不移的教育梦想和教学主张。一、"悦课堂"的结构观教师对"悦课堂"的把握,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自发到自觉、从表层到深刻,不断探索、不断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践行“成功教育”理念?我常对教师们说:在课堂上要装得“傻”一点,装得像一点!教师们很诧异地问:为什么?我说:第一,教师装得“傻”一点,学生就觉得自己很聪明,就有提问和思考的冲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对某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再发现和再解决的思维过程,而且在这个问题解决的活动中,相关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正>1.建立美好愿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理想课堂到底是怎样的,教师们运用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从不同角度阐述着心中理想课堂的雏形,教师们认为"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力","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夯实学生的学力"……在课程领导理念指引下,广大教师逐步建立起了"精致课堂"的美好愿景。2.叩问精致课堂精致课堂是一种有效而精彩、简约而灵动、智慧与审美和谐统一的课堂。在这里,"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我们以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贯彻“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变“灌输”为“启发”,实现教学双赢.本文,就自己对“少教多学”这一理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置,蕴含、折射着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蕴、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在我们以为"错误"和"正常"的地方,在我们忽略和漠视的地方,常常隐藏着非教育和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在我们以为不经意的地方,往往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高超的智慧。每位授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突发事件"。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关系到教师的育人效果。如能及时、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将有助于教学过程的继续进行和课堂秩序的维护。  相似文献   

18.
<正>静待花开是"生本教育"的一种美,是对"生本课堂"一种教学境界的追求。"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说过:"莳之若子,置之若弃,静待花开。"什么是静待花开的"生本课堂"?又如何静待花开呢?下面,谈谈我对"生本课堂"的点滴认识。一、静待花开使"生本教育"彻底颠覆了"传统教育"的陈旧理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往的传统课堂,强调的是教师的传授。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教会学生,这就是教师最大的责任和成就。课堂上,不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教师们已逐渐学会使用教育信息技术,并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们已经感受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想观念已经不适应如今的教学实际。为此,教师们也在慢慢改变自己,甚至有的老师已经尝试用翻转课堂优化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翻转课堂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言语的艺术,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师的"讲解"——"教学言语活动"也是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当下,许多学校在评价一堂课时,不同程度地为教师的"讲"框定了时间,说是"体现新课程精讲多练的理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于是,老师们在课堂上开始"谈讲色变",特别是遇到执教公开课,大家个个"沉默是金"。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语文教学到底"讲不讲","讲什么","怎么讲"?静心悟读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言语活动,不难发觉其"讲"心独运的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