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其理念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近年来,大家都在探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转变的问题,其实无论怎样改变教法和学法,其中心也还是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摆脱"以教师为中心",而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论是对教学理念还是对教学手段都要有更高、更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朝着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正影响着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意义,以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教学为例,探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实践途径,对深入改革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曾庆洋  李波  刘彬  唐华 《教书育人》2012,(36):34-35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探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途径,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将卢梭"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提出以"以儿童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需要、兴趣、主动性等。"儿童中心论"深入人心,在全世界掀起了新教育的浪潮。1952年,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本科教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已在轰轰烈烈普及,无论从教育方式还是教育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独角戏"成为了"学生为主"、"课本为本"的多种形式的创新教学方式,在为提高学生素养而努力。本文重点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与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法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万忠 《教育与职业》2012,(35):104-105
众所周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文章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概念入手,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探索和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蕴含着人才培养理念及其相应行为方式、组织运行机制的变革和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矫正与优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自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程.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听话。"这是现在多数教师的口头语,感觉自己每天累死累活地教,孩子们还是不愿意学,感觉教育很无力,因此就产生了职业倦怠。每天上班,感受不到教育的快乐和成就感,学生也觉得学习累,被家长和老师逼着学。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师还处在师本的教育阶段,没有从师本走向生本,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因此不愿学,家长和老师都为此头痛。而生本教育刚好能帮  相似文献   

9.
<正>全学科展示—精彩碰撞高水准交锋—砥砺智慧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根本,从知识走向生活,从教学走向教育,完整地落实课程目标、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把一切资源整合进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高度关切学生生命,促进学生健全成长。近二十年来,我国课堂教学经历了"教中心"和"学中心"两种倾向的改革实践和争议,对解决教什么  相似文献   

10.
韦小良 《教育与职业》2021,988(12):88-92
新加坡被公认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是其职教发展的最大特色之一,有效体现了职业教育对国家人力资源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发现,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其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体系设计,中观层面的院校优质资源供给,微观层面教师、教材、教法改革,都全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特征.文章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成功办学经验,提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1.
浅议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深入开展对"自主学习"理念的研究,努力构建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对于推动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就自主学习的内涵及主要特征、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等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徐健 《江苏教育》2015,(4):39-40
<正>在求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由"基础教育"向"专业定向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专业选择的不确定性是正常的教育现象。世界各国都有"转专业"的教育机制。在教育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国教育尤其是在专业定向教育阶段,除学生身体原因外却是"绝对"不允许转专业的。不管学生在主观上"喜欢还是不喜欢",客观上"适应还是不适  相似文献   

13.
<正>全学科展示—精彩碰撞高水准交锋—砥砺智慧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根本,从知识走向生活,从教学走向教育,完整地落实课程目标、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把一切资源整合进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高度关切学生生命,促进学生健全成长。近二十年来,我国课堂教学经历了"教中心"和"学中心"两种倾向的改革实践和争议,对解决教什么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大学教师是关键角色。因此,本文基于适应性的组织管理模型,建议高校从组织结构、教育管理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师发展体系,以帮助大学教师适应"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所带来的系列变革。  相似文献   

15.
郑媛媛 《考试周刊》2014,(53):175-176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文章集中分析"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结构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比较两种教育结构的特点,并阐述二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正>全学科展示—精彩碰撞高水准交锋—砥砺智慧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根本,从知识走向生活,从教学走向教育,完整地落实课程目标、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把一切资源整合进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高度关切学生生命,促进学生健全成长。近二十年来,我国课堂教学经历了"教中心"和"学中心"两种倾向的改革实践和争议,对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学什么与怎样学的问题助益颇多,在实现由传统"教中心"到现代"学中心"的跨越上,人们的认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系改革,旨在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理念贯穿落实到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彰显出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功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和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系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大学章程建设、加强学术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健全高校自主权有效行使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李国平 《生活教育》2013,(9):109-113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逾十年,小学教育的面貌有较大改观,但是初中和高中教育的变化并不令人满意,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顽固存在,沉重的课业负担还是像大山那样压得中学生喘不过气来。在学科教学中,语文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最为严重的一门学科,而语文学科的写作教学则受害更深。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外书面作业训练为中心的"四中心"教学剥夺了学生认识生活、快乐生活的权利,侵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中,体育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体能和技能的训练,还是一种心理适应、锻炼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领悟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精神实质,努力摆脱和消除传统模式的障碍羁绊,坚持"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行为习惯和思想情感,从而全面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关于"分层次考核改革问卷"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成才愿望强烈,自我评价良好,改革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设立了对应目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思想,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