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国不少地区和系统、单位对“知识经济”进行了相当广泛深入地讨论。可以预料“知识经济时代”虽然在我国还没有完全到来,仅仅是个“初见端倪”。但是,这场全球性的知识革命(包括高新科学技术、信息高速公路、软件开发等等)已经波及世界各地,任...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经济正在向我们走来1.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鲁普、伯拉特和贝尔在60年代提出的。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括正在全球兴起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后,很快,“知识经济”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在我国知识界产生反响。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相对于以物质投入为基础的物质经济而言的,这里讲的知识,是指高技术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高技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其中最…  相似文献   

3.
所谓知识经济,简言之即以知识为主要发展动力的经济。那么什么是知识呢?一般解释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①或“指对事物的认识”,②或“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③笔者以为,上述解释都较为粗疏,起码不适用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其内涵主要应指的是科学,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应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自然科学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有目共睹,相对比较容易物化,所以已经和正在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重视。许多人士也侧重于从“智力资源”、“脑力劳…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什么是知识经济,它的内涵是什么;它对我国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对普教来说是否要及早绸缪;应该怎样绸缪。这是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不得不积极思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分述于下。一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一词出自对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认识。在今天经济紧密地依赖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事实已经非常明显。在传统经济概念中,生产取决于所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江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知识经济”将是今后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怎样理解知识经济 ,又怎样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是我们教育界共同面临的最紧迫问题。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经济时代 ,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上的经济。简言之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解释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包括四大类 :事…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含义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仓库型人才不能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的要求。知识价值体现在它是资源、是资本、是财富,衡量知识经济的尺度只能是知识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1.知识经济的产生及其内涵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贮、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1962年,美国弗里兹·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教授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布》中提出了知识产业论,指出:“在美国存在着知识产业群,包括主要从事生产知识,接收、处理和传播知识及其工具的组织.知识的生产指新知识的创造,知识的传播指向更多的人传播已有的知识.知识产业集团包括教育、研究与开发、艺术创造与交流、传播媒介、信息服务及信息设备等.教育是知识产业中最大的集团.”  相似文献   

8.
人类正步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被认炒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从我国全加整体经济来看仍然处于工业化时期快速发展阶段,但在个别部门或区域已经出现了知识经济的萌芽,或许我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是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且以工业经济为主,但知识经常肯定离我们不远了。我们应该努力实现观念的转变,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使我国能站在下个世纪世界知识经济的前列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说法,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经济”首次给予了明确的定义,这份报告认为,一个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开始兴起,即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世界上不少经济学家估计2010年左右高新产业将彻底战胜传统产业,而我国学者吴季楹认为在2030年前后将全面实现。一、知识经济的特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经济。与传统的…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来高素质的人才在人类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是建立在对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是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信息科学知识,也应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等许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因为经济不是孤立的现象,不只是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问题,而且包括改变人的经济交往关系和发展人本身的问题,尤其是知识经济,它与政治、文化、教育、环境有更加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从事经济的人不仅要有科学知识,而且要…  相似文献   

11.
从教育知识实在化看教育知识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知识实在化是指教育知识向教育实在化的过程。教育知识实在化要求教育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如内容上客观真实,范围上要求有时间跨度,表述上要清晰、严谨和明确,生产态度上要认真严肃。并且教育知识实在化要求建立一定的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知识价值观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知识价值的探索从古至今一直都不曾中断过 ,但对知识价值观的系统研究却寥寥无几。该文介绍了知识素质论提出的有关知识价值观的观点 ,还介绍了从心理学角度对知识价值观进行的实证研究。同时指出了对知识价值观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知识史观:一种新的社会历史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史观认为应从知识总体性发展历程中考察知识生产方式的内在动力,考察知识与个人的关系以及划分知识类型的历史转变问题。主张只有把知识划分为社会知识和个人知识才能解决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社会化和知识创造个人性”的主要矛盾;才能形成作为未来社会价值观雏型的新知识评价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新个人。  相似文献   

14.
知识观的转型必然导致知识之各维度上相应变化的发生,或者知识之各维度上的变化必然带来知识观的转型。因此,对知识的本质、表征以及有效阈等三个维度之转型特征的揭示,必将有助于我们对知识观及其转型的理解。而且这种揭示与理解对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改善还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一是知识的相似性使得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转化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有限度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知识本质观否定了教育评价的唯一性;三是边缘有效阈的界定使得课程设置的交叉性和边缘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Bereiter's concept of problem-centred knowledge is criticized on two grounds. First, associating knowledge with particular problem types limits the use of that knowledge to those problem types, causing rather than curing mindlessness. Second, interesting problems are not independent of our knowledge but arise within particular knowledge structures. Hence, problems must be indexed by the knowledge structures they are relevant to, rather than the other way around. It is suggested that a mor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carries some of the same pedagogical potential as the concept of problem-centred knowledge without sharing its inherent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16.
知识既有自然的力量,也有自觉的力量;既有能力的力量,也有伦理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很容易把人的全部力量缩小为能力的力量而缩小人的力量的范围和作用,把人的能力当作人的所有力量而扩大能力的范围和作用。知识伦理性和知识能力性本身结构关系和形成的复杂性、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及其产生的巨大和无穷力量、效能和作用就是知核力。知核力研究和教育教学、社会管理应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与品德复杂关系的研究;更加注重知识转化为强大能力和良好品德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让知识充分尽性尽情挥发德性的光辉和智慧的核力!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新世纪的一道曙光。在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再是一般劳动力和资本,而是知识。谁能拥有并合理运用知识,谁就掌握了这个时代的真正主动权。通过阐述知识管理的几大特征来说明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现代的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采用知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个人知识是当代知识理论的一大发现,对其研究分析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新研究领域。基于此,文章从个人知识入手,分析个人知识来源、个人知识特点,提出知识转型期改进个人知识结构的方法,以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知识观的形成是伴随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反省思维能力的增长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个体知识活动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交织的结果。个体知识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前意识、萌芽到确立并走向定型的发展阶段。学生知识观的培养对于其学习、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专业化和社会模式的定型化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分裂。二者的不合理割裂引发了个体发展的片面性。反思两种文化的本质和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人的主体作用参与下,实现专业化背景下的知识融合是个体知识合理建构的重要内容。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素质将成为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