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早期赫尔墨斯主义与科学史的关系为两个问题所困扰,一是事实性的:能否认为《赫尔墨斯文集》与卡巴拉等思想通过激励隐秘科学的发展而促成了新科学观念与态度的诞生,并且通过进入更加宽泛的宗教与政治语境而塑造了作为新科学产生背景的文化与思想;二是概念性的:能否把"赫尔墨斯主义"看作一种可以明确界定的、有确定思想载体与传人的学说,以至于可以清晰明确地谈论一种"赫尔墨斯主义传统"。通过对过去赫尔墨斯主义编史思路的考察,本文认为,一方面"赫尔墨斯主义"这一概念的使用需要经过改造以适应科学史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应逐步将"赫尔墨斯主义传统"的历史叙事纳入对"秘传学说"这一更具包容性的概念的使用之下。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史家、宗教哲学家埃德温·阿瑟·伯特(Edwin Arthur Burtt)的《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Modern Physical Science)是关于近代科学革命的重要著作,也是科学思想史的经典文献。在关于近代早期科学与中世纪科学是连续还是断裂的争论中,它最早采取了"相对非连续"的立场,而且罕见地揭示了近代早期科学与哲学的错综复杂的关联,从而对柯瓦雷(Alexandre Koyré)等科学史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然而,这部著作并不易读,而且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荷兰科学史家H·弗洛里斯·科恩(H.Floris Cohen)在其《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1994)的第2、3、4节,pp.88-97中扼要精当地概括了此书在科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本书以及科学思想史的魅力,我们将其译出以飨读者。原文中的注释均已略去。张卜天译。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任职清华国学院导师期间,完成著作并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他首次确立"自然科学史"的地位,明确"自然科学史"与中国文化专史、学术思想史以及哲学史、史学史、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层级关系,沟通科学、技术与新史学的内在联系.在明清学术史研究中,梁启超初步梳理中国科学技术史,从社会、文化的意义上检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现状.他力求通过促进科学文化传播,实现建构中国"学术社会"的理想.这构成其科学文化学术实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杰弗里·罗依得(JefreRoyed),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院长、李约瑟东亚科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古典哲学系教授,著有《解文化气质:文化比较的一个误区》、《对抗与权威:中国古代科学与希腊古代科学的比较研究》等。因在思想史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1997年伊丽...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商务印书馆本套科学史译丛,内容涵盖西方神秘学、炼金术史、科学思想史、经典物理科学、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及西方科学的起源等问题。译者张卜天教授通过引介西方经典著作,向学界展示西方科学的发展及其思想背景,令人们对西方政治、社会、文化、伦理角度的现代性产生反思,从而扩展了学术视野,促进搭建起科学史研究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史是大学通识教育常设课程之一,在课程安排上,包括科学史、技术史和STS,然而其学科归属却是科学史。这种课程内容和学科归属的不对称源于"科学"概念之内涵的扩展,从古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到近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定义,再到二战后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学内涵从与技术分离转变为和技术合体,最后变为同一个概念"科学技术",而整个转变和发展的过程总是依循科学的历史发展和其社会建制形式的转变,故科学技术史是广义的科学史。  相似文献   

7.
秦敏 《大众科技》2011,(4):185-186
文章认为,科学史的首要任务是整理完善一部特殊类型的人类文明史,是以科学和技术为主要元素的来解释历史,科学史研究的意义在于教化作用和有助于科学的发展,科学史作为科学与人文的桥梁而存在,沟通着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5月定价:88元本书是《数学·历史·社会》(数学史论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的姊妹篇,是作者杜石然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方面的一部自选论文集,分古代科技与社会、中国近代科技史、中外科技交流、科技人物研究、附录等部分,内容包括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科技潮起潮落,略论两汉科技与两汉社会等。本书探讨了 "通史"所应该特别关切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也包含了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相关的内容,概括出科学史家杜石然后半生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科学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科学史与哲学的关系则是科学史与相关学科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史与哲学的关系实质上主要体现在科学思想史与哲学的关系上。文章从历时性、共时性、互动性多个层面全面、系统、深入地揭示了科学思想史与哲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具有密切关系的原因和依据,并凸显了二者关系研究的意义,以引起学术界同仁对此问题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0.
刘晓 《科学文化评论》2004,1(5):115-125
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这两大学科有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以默顿为代表的传统科学社会学,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体制,主张对科学体制进行社会学考察。科学史中则产生了旷日持久的思想史与社会史之争,主流观点认为思想史是主体,社会史是补充。两大学科的共同特点是,都把社会对科学的影响看作是一种弱影响,只分析社会如何为科学提供动力,没有对社会如何影响科学知识本身做出评价。而且,在已有的框架下,科学知识与科学体制、思想史与社会史之间,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