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估计方程(组)的近似解是近几年中考出现的一类新颖试题.学生通过沟通函数与方程(组)的探索活动,感受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让学生通过由图像求方程(组)的近似解的探索活动.体验数学中无限逼近的思想和方法.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的方法.下面撷取几例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下文简称为二分法),是新课标新补充的内容,通过二分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算法这一数学思想以及逐渐逼近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形结  相似文献   

3.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是高中《数学》必修I中出现的内容.“二分法”的思想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不仅体现了算法思想.而且体现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是运用函数观点解决方程近似解问题的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蕴含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我们只有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好新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用于生活实际.初中数学知识中“方程解法与应用”占据了“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份额.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应用实际解决问题,并在应用中体会丰富的数学思想.本文将就转化思想、整体思想、换元法三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应用作浅显的例谈.  相似文献   

5.
笛卡尔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程模式”,是通过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或参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抽象语言(符号语言)转化为方程(组),使问题获解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的学习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新课程中已删去《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但方程思想始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本文探讨三角问题的方程视角,即灵活运用知识,建立方程(组)或用方程的观点去处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以下简称教科书)第3.1.2小节讲述了“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精确度”和“精确到”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近似数时使用的都是“精确到”,  相似文献   

7.
三角问题的方程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笛卡尔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程模式”,是通过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或参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抽象语言(符号语言)转化为方程(组),使问题获解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的学习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新课程中已删去《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但方程思想始终是高考考察的重点之一.本文探讨三角问题的方程解法,即灵活运用知识,建立方程或用方程的观点去处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属人教A版数学选修2-2教材中的“探究与发现”内容,是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渗透着数学知识螺旋上升的新课程理念.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理解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方法,体会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感悟数学逼近思想,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陈萍 《课外阅读》2011,(8):183-184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中,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解题的步骤一般为(1)审题;(2)寻找等量关系;(3)列方程(组);(4)解方程(组);(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在教学中最难的就是寻找等量关系,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为如何突破难点,煞费苦心,但造成的局面足学生听的懂,但做不对。究其原因是“寻找等量关系”中的“寻找”足一个隐性的经验。因此,如果把隐性的经验显性化、程序化,就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解决有关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所谓“方程思想”,就是把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通过方程(组)沟通其内在联系,使问题获得解决.方程思想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举例介绍如何利用“方程思想”搭建解题平台.  相似文献   

11.
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出发.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方程,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获解.  相似文献   

12.
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将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适当设元建立起方程(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从中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逼近思想;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通过具体实例的探究,归纳概括所发现的结论或规律,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4.
背景“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人教A版教材在必修1中引入该节内容.本节教师应为“二分法”的引入和使用搭建问题平台、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途径.整个教学过程应为教师“引”,学生“动”,  相似文献   

15.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值是无法弄得完全准确的,但往往有许多数值是不必弄得完全准确的.所以,需要考虑它们的大概的数值,这就是近似数(或近似值,在方程中常称为近似解),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而“有效数字”、“精确度”和“精确到”等是最常用的三种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方程,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方程思想是数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而利用“方程解满足方程”解题,则是解决方程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利用方程的解巧解习题,会起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作用。通过巧解习题引导学生学会“巧学、巧算、巧解、巧用”,可使学生逐步掌握认识过程和认知规律,掌握知识间的连带关系和互相转化,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善  相似文献   

17.
方程的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组)或不等式(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它是高中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从2007年的数学高考题看,几乎每套题的圆锥曲线问题,都涉及到这一思想方法.下面从2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卷中,渗透课标理念,贴近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的应用性试题越来越多.其中“最优化”问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这类问题旨在考察学生运用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等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数学”的新课标理念.现举几例,略谈解此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湘徕 《初中生》2010,(5):26-28
在解数学题时,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组),从而使问题获解.这就是方程思想.由于方程清晰地反映了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可使解题过程简单化、特殊问题一般化.因此,方程思想在解数学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华师大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的实践和探索(1),在学生熟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知识不难,难点在于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新的问题情景,设计学生活动,使学生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