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国际上,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据国外预测,到2010年,世界旅游业将超过石油、汽车工业,全球旅游人数将达到10亿人,比1995年增加1倍;到2000年世界旅游业收入将达4万亿美元,比1990年翻一番。自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中国的国际、国内旅游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前后,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出现了较大的新变化.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下,依照WTO协议和国际惯例进行了政策调整.政策调整对贸易和国际资本利用等方面影响明显.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给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在加强吗?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吗?中国经济吸引国际投资的前景如何?这些问题,会影响到中国继续奉行开放政策的经济效应,也会影响到未来中国实现平衡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体现,而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也是尤为重要的。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内容,它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历史空间。面对国际的新形势,从国情出发,审时度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唯物史观中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原理运用到中国的实际发展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国际政治的多元化,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市场经济,从世界经济整体格局把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发展理论的创新,反映了邓小平时刻把握着时代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日本经济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复苏,此次经济复苏是以出口增长为契机的.日本的此次经济复苏,对于中国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日本由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将有可能恶化中国的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中国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提升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确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明确提出了围绕这一新体制,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毋庸置疑,新经济体制的确立,将重新构置我国的经济框架,其影响是广泛的,涉及到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为适应这种变革,无疑又一个更为严峻的课题同样摆在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作为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教育,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迅猛推进(?)已经明显不适应,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今天,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其深化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必然受到全方位的影响,将利弊并存,但利大于弊。六盘水经济因中国加入WTO后,亦将带来机遇和面临挑战,六盘水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因素,全面促进六盘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虽然中国的农耕用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相当大的福利意味,但仍然无法改变农民收入相对偏低的现状。如何让农民增收仍然是现实存在的迫切问题。土地与农民是农村经济存在的基础和主要构成,因而对土地效益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将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两者关系的解构也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方略、新举措。党中央将生态文明提高到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领域并列的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文明新理念、新措施着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传统现代史划分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这一时期也是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取得成就最大的一个时期,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对当代的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无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二十几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历程,以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两条主线为线索、分析、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进程中遇到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展望加入WTO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将遇到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