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件:针对一些学校和教师将学生成绩进行排名公布的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贺铿建议在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增加条款,“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严禁将考试成绩排名公布”。“在美国,学生的成绩属于个人隐私。”贺铿说,“但在我们的一些学校,学生成绩不但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06,(4):14-15
针对一些学校将学生成绩进行排名公布的做法,全国人大代表贺铿建议在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增加条款,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严禁将考试成绩排名公布。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12日,郑州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定”,明确指出,不允许频繁组织考试,不允许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次,并将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列入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严重违犯将面临下岗。无独有偶,前一段时间,重庆一所学校的“教师守则”明令禁止老师批评学生,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上述种种,被誉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践。但笔个人认为这种人性化教育已经走入一种误区。  相似文献   

4.
关于“禁止公布学生成绩排名”这个话题的讨论,历来已久,尤其是2004年上海拟立法规定“教师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这一行动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之而起的是各地对此问题的规定和立法:如重庆市教委在2004年就开始拟订“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处罚老师”的规定;又如《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十项规范》和《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条惩戒》中都明文规定“不得公布考试名次”: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也建议在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增加条款,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严禁将考试成绩排名公布。这一系列的规定和立法当然有它的可行之处,考虑的出发点也主要集中在“减负”这一问题上,认为公布成绩排名给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加重了学业压力,甚至侵犯了学生的隐私。  相似文献   

5.
今年秋季开学,武汉中小学将推广班干部“轮换制”,同时学校不得在全校、全班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不再与升学挂钩。据介绍,武汉市中小学推广班干部轮换制,目的是改变“学而优则当干部”的现状,减少“官本位”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同时,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隐私”。学校不能在全校、全班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学生成绩排队,不得公开发布学生高考成绩排序和录取红榜,不得出喜报、挂横幅公布录取人数、上线人数等信息,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学校,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武汉将扩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  相似文献   

6.
1994年11月10日,国家教委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意见》中曾明确规定:“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因此,对于学生考试成绩的处理方法,在不张榜的前提下,学校采取的做法是:有的教师把成绩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都知道;有的教师让学生们只知道自己的成绩。模糊了成绩的名次。对此,教师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教师觉得成绩还是应该公布.公布了成绩,就少了一一解答家长疑问的麻烦;也有的教师认为,是否公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学生和家长都要知道成绩及名次,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7.
考试快讯     
山西取消初高中毕业会考记者 2 0 0 1年 9月 9日从山西省教育厅获悉 ,山西决定明年取消初、高中毕业会考。与这一决定相应的改革措施还有 :小学一律取消统考、特长生考试和百分制考试 ,学生成绩实行等级加激励性评估制。中学将减少考试次数 ,部分学科将实行开卷考试。考试将重视实验操作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查。初中实行就近免费入学。普通高中将逐步实行学分制。中小学不管哪类考试 ,学校和教师都不能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 ,更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公开排队 :教育行政部门也不能按学生考试成绩对学校予以排队排名。中考招生将改变单纯按文…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2006,(11):42-42
教育部近日要求各地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依法坚持义教阶段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不能采取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不能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相似文献   

9.
巧用成绩名次表四川安岳教师进修学校游光国考试后,教师常常将全体同学的考试成绩排成名次一览表,张贴于显眼处。可谓用心良苦:以期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但是,它能激励的是位次在前面的学生,对落后的学生不是“鞭策”,而是“羞辱”。特别是这样公布多次后.后进生看...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属于学生的隐私,连名带姓地公布其成绩名次是一种侵权行为。而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在现阶段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二者的冲突如何协调?文章从侵犯隐私权的要件分析入手,提出如下对策,即公布不附学生姓名的纯成绩名次。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课程中发展性评价研究活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琳 《中小学电教》2006,(11):38-39
评价与考试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据统计,城乡中小学校经常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次序。其中,城市小学或乡村初中经常在全班公布教育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所占比例达到75%,依此类推,城市高中或乡村高中公布考试成绩的百分比应该更高,这是很严峻的现实。众所周知,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过分地强调甄别与选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作为广州市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中心课题。着重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一是教师的发展,即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能力的提高;二是学生的发展,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它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广州市天河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会和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组在活动之初就充分认识到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将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作为一项行动研究活动。以下是这项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属于学生的隐私,连名带姓地公布其成绩名次是一种侵权行为.而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在现阶段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二者的冲突如何协调?文章从侵犯隐私权的要件分析入手,提出如下对策,即公布不附学生姓名的纯成绩名次.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教育界提得最多、叫得最响的, 莫过于教育的“人本化”,其核心思想就是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然、和谐的成长环境。为体现这种教育思想,各地各校各种措施层出不穷,先是个别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明确提出学生考试成绩不得公布排名,据说是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 紧接着部分学校在教师行为守则中明文规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1月10日,国家教委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意见》中曾明确规定:“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因此,对于学生考试成绩的处理方法,在不张榜的前提下,学校采取的做法是:有的教师把成绩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都知道;有的教师让学生们只知道自己的成绩,模糊了成绩的名次。对此,教师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教师觉得成绩还是应该公布,公布了成绩,就少了一一解答家长疑问的麻烦;也有的教师认为,是否公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学生和家长都要知道成绩及名次,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整体状况。现在,教师对这个敏感的问题怎样看、怎样做的呢?为此,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召开了一次骨干教师座谈会,在教师们畅所欲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不能只是我们老师的声音,还需认真听一听学生们的看法。”这样,就又有了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与学生的一场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考试成绩统计指标,一直是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学校用以导向教师教学重点、教学积极性,以及教学注意力投向的指挥棒。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师教学成绩考核指标主要是班级学生成绩总分平均分指标加分级成绩人数比指标。  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生群体素质和学生个体素质两方面。在这两方面内容中,提高学生的群体素质,是贯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这一教育目标的直接体现,尤其是对于义务教育来说,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体现在数量上,就是“一个都不…  相似文献   

16.
记者获悉,南昌印发了《南昌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其中规定,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今后,也将改革小学生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实行“百分制+等级+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公布学生排名;今后将对中小学和学生进行“绿色评价”,重视学生成长记录.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绍兴县委、县政府日前就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10条意见,其中特别强调“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科学合理确定教师编制,配足配齐各类教师;严格控制学生班额;严格按省定标准控制教师的周课时;逐步控制教师在校工作时间,切实保障教师的休息权利。任何学校不得以考试成绩给教师排名次,也不得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考核教师。”  相似文献   

18.
《广东教育》2010,(7):108-109
自2008年开始,山东省人民政府连续3年下发禁令,强调高考分数是考生的个人隐私,不得以任何形式统计、公布升学率,不得以升学率排名排队和奖惩,不宣传所谓高考状元。同时强调保密,不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考生报名信息、考试成绩以及录取信息。今年高考举行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提出淡化对高考成绩的宣传,并具体提出了高考成绩发布的“十不准”原则,其中包括不准利用考试成绩对学校进行排名,不准宣传炒作高考状元及高考成绩排名等。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也斩钉截铁地表示今年不公布高考状元。对于这些地方的做法,教育部予以大力支持。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我们不赞成对高考状元进行宣传,也不赞成学校为高考状元开展全校范围的庆祝活动。要努力营造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然而,在高考状元被学校、媒体、商家、社会各界热棒的背景下,不公布高考状元,避免高考状元遭炒作,依然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高考成绩排名是政府对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核心指标。教师也习惯用考试成绩排名作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手段。当然,还有不少学生家长也对考试成绩排名感兴趣。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校园上海推出三大学生“减负”措施在新学期,上海市教委推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三大“减负”措施。这三项举措是:一是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市教委将重点抓好全局性的“减负”校长大培训;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素质教育实验校年检的重要指标;抓好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杜绝“考试招生”现象,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要健全区县对学校的评估与督导制度。重点加强对学校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学生课外作业量、学生睡眠时间、集体补课和中小学按学生考试成绩排名与公布名次等问题的督查。三是继续完善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