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教研活动目标缺乏可行性 教研目标是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预示着教研活动的行动路线。教研目标不仅要体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反映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更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幼儿园的教研目标空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没能得到改变,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低,教育环境受到限制;深化课题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实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有赖于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全程参与某县多所学校的有效校本教研活动评审的过程中,笔者收集了一些典型的教研活动案例。本文以教研活动典型案例和反思的形式展现和分析了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实施有效校本教研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常规教研活动材料中简化共性的繁琐程序记录,体现个性思维的内容和交互作用的对话过程,让每一份思想都得到尊重,教研活动将成为日趋厚重的思维画卷而不再是缩水的饼干;教研,不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而是一个触动教育观念和引导思维不断发展的恳谈;为提高自身教育实践的准备性学习也成为教研活动必不可缺的环节,校本教研这才具有真实的意义,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学科名师为发展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必然形成以名师为启动中心的教研方式。  相似文献   

4.
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简称教研活动。在科学研究的思想、规范、方法引入之前,只能算做经验型教研,可以称为常规教研,基本形式为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科学研究引入教研活动后,常被称为教育科研,基本程序为选题、假设、开题、实施、结题、鉴定。于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再是狭义的只包括常规教研的教研活动,而是在内容上、程度上都得到深化提高,既包括较低层次水平的常规教研,又包括较高层次水平的教育科研的广义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共存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统一体中,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取代不了谁。常规教研的侧…  相似文献   

5.
目前幼儿园的教研现状不容乐观,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让教师在教研中体验快乐,从而提高教研实效,是幼教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必须让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真正的主人。为此笔者做了相关调查,从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规范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教研活动要不断推陈出新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研活动主要包括:市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县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和校级组织的教研活动等。实际上.对一线教师来说,参加市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县级和校级教研活动是组织和开展得最为普遍的两种形式。就实践操作来看,它们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传统教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传统教研活动主要包括:市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县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和校级组织的教研活动等,实际上,对一线教师来说,参加市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县级和校级教研活动是组织和开展得最为普遍的两种形式。就实践操作采看,它们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多元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存在的教研机构职能转变不彻底、教研活动质量不高的现实问题,幼儿园应重新考虑教研活动开展的思路,实现工作方式、研究内容及工作条件的多元化,以提高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科学性与研究性。  相似文献   

9.
教研员可充分利用“862”教学资源,精心组织专题系列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区级教研活动在当前区域性发展中越来越凸现出它的价值,回顾我区教研活动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注重解决对教研活动的认识、规范工作、建立制度、探究教研工作方法。第二个阶段,注重教研活动的计划性,关注教研活动的内容来源、注重活动形式。第三个阶段,注重培育研究状态,关注参与教研活动主体的需要、注熏在对话中激活参与者生命个体,让教研活动充满生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经常可以发现姗姗来迟、交头接耳、精神萎靡等现象。虽有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但不少教师心不在焉,思维总游离于教研活动之外,教研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在认真分析、细究原因的基础上,试着从顺应教师的心理需要出发,选择教研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2.
肖海林 《云南教育》2005,(23):46-47
学校对教师的教育科研缺乏统一指导,教研活动基本上由各教研组长自行安排;由于教研组长在教研方法与技能方面没有进行过专门培训,而又缺乏有效的专家指导,教研活动始终上不了档次。另外,教师的课题研究也得不到必要和有效的指导,不能真正解决教师自身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校本教研得不到深化。  相似文献   

13.
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明晰乡镇教研人员的工作思路,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前不久,我们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乡镇教研员培训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专家讲座、沙龙研讨、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形式。然而,我们担心仅限于口头与书面的研讨还不足以提高学员的实践性知识水平,结合具体的教研场景的探讨或许会更有针对性,思考会更为深入,于是便有了利用培训现场进行教研活动情境模拟的设想。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一新的培训形式的尝试,能让处在“类真实”场景中的教研员,对有效教研的涵义有更深的体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一、转变观念,为创新营造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创造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通过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研环境,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我们采用的方法有:  一是“尊重”。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注意尊重每一位教师,相信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对每位教师的创新能力都满怀希望和期待,积极鼓励每个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参与”。鼓励、支持每位教师参与到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新才能。  …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教研活动灵活丰富的形式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当下学校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教研模式有录播模式、直播模式等,随着网络教研的深入开展,未来各校还需在资源挖掘、质量把关、互动功能各方面多加探索,以助力教研活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彬 《早期教育》2006,(4):30-30
我园以往的教研工作,内容单一。活动形式单调。教师缺乏积极的参与态度,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园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努力寻求有自身特色的园本教研之路。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要取得实效,必须立足园本实际,构建园本教研管理体系,形成园本教研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8.
很多农村初级中学都提出了“教研兴校”的理念,但是,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理论水平不高,教学水平偏低,加之没有正确理解教研活动的涵义,开展教研活动非常困难。本文针对这一困难,以初中数学为例,介绍教研活动的涵义、如何从微观细致的角度研究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掌握新课程体系,从而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对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教研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校自2002年开始开展校本教研,当时的教研活动主要限于校内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由于缺少高层次的专业引领,教师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囿于同等水平的反复,因此教师的教研热情很快就冷下来了。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从校外聘请了一些专业教研人员带领本校教师共同搞教研。但是,由于这些专业人员的时间有限,不可能经常参与具体的教研活动,因此学校的教研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一、传统教研的“弊端” 传统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是教学研究的“弊端”之一。通过调研发现,这种“弊端”的根源在于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一是依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和安排;二是学校管理的教研思路狭窄;三是没有充分激发起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其教研内容往往脱离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缺乏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针对性。由于教研活动内容大都局限于统一听课、评课等,而不是基于教师教学的内在需求上,导致教研内容的一般化,从而使教研活动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教研形式单一,缺少互动过程,教研活动对研讨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采取“开会式”或“告诉式”的活动形式,教研人员之间缺少互动和争鸣,教师的困惑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相关的信息不能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