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析《非乐》篇可知,墨子主张功利性和审美性的统一,非常重视人的物质生存需要在审美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在这种实用精神的贯穿之下,墨文的《非攻》《尚贤》《兼爱》等篇承认人对“利”的需要,追求人的平等、自由。墨子的主张丰富了人性美的思想,在人性美的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文山 《天中学刊》2006,21(3):64-66
在《论语》的自我管理思想中,主要涉及自我修养管理、自我形象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等三个层面,而与此相对应的思想基础则是《论语》的重自省、正己身和讲诚信三种主张。透视《论语》的自我管理思想,可以看出它极力主张个体通过自我管理,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实现个人的发展,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黄遵宪先后出使清政府驻英、美、新加坡等国的外交使节,长达十四五年之久,对华侨的历史和侨民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的诗作《番客篇》、《逐客篇》和《新加坡杂诗十二首》等,叙述了华侨的苦难,慨叹国势衰微,疾呼保护华侨权益,维护民族尊严,并主张发展华侨教育,提高侨民文化素质。表现出黄遵宪爱国爱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任登波 《教书育人》2005,(12):63-64
清代前期的蒙学教材,主要还是用《三字经》、《百家姓》、《干字经》、《女儿经》等。学童稍为识字以后,就读《四书》。用儒家思想来教育年轻一代,是封建社会一贯的教学主张。此外,清代的学人,根据当时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还编选了一些蒙学的教本。兹择其要者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晚清词坛,创作繁荣,理论活跃,诞生了陈廷焯、况周颐、王国维等一批著名的词人,产生了《白雨斋词话》、《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等词学理论名著。他们各自提出了“沉郁顿挫”、“重拙大”、“境界”等鲜明的词学主张,并以之指导词学批评实践,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分析高等教育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以及《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统计方法、优化方法、计算机应用等课程的区别和联系,主张在远程开放教育数学专业(本科)中设置《数学实验》课程,并且阐述了《数学实验》课程实施及其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田照军 《天中学刊》2011,26(6):113-115
《三略》是汉代一部著名的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它兼采儒、道、墨、法等家思想,全面论述了经国理军的政治策略和军事谋略。在战争观上,《三略》认为,用兵的目的是诛暴讨乱,不得随意发动战争,民众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主张收揽民心;在治军思想上,《三略》主张举贤任能、崇礼重禄、严明赏罚;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三略》主张知彼知己、因敌而胜,柔弱刚强、兼而制宜。  相似文献   

8.
梁天保 《现代语文》2014,(2):130-131
一、先秦诸子散文写作特征浅议 先秦诸子散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厉代学子认识人生、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历代学者景仰、学习的对象。《论语》中孔子主要彰显其“仁”的思想,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等。《孟子》主张“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民贵君轻”等。《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老子》《庄子》主张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时缺乏期货市场背景,许多内容与期货交易的发展不相适应。本文从分析期货交易的法律特征入手,对现行《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刑法》与期货交易发展不相适应的规定进行了系统的剖析。主张对《民法通则》关于“限制合同转让”和“代理”的规定,以及《经济合同法》关于经济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的规定作适当的修改。同时,作者认为,传统刑法理论和实践对投机行为存在错误的认识,主张重新认定期货交易中的投机行为,取消投机倒把罪。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文化运动。这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以一九一五年《新青年》的出版为其开端。当时,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鲁迅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鲜明地树立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展开勇猛的进攻。他们反对袁世凯之流推行的政治专制和思想文化专制,主张政治民主和思想文化民主;反对对封建文化传统的迷信、屈从,主张解放思想,尊重科学,对文化传统进行重新评价;反对保守复古,主张革新创新,从而掀起了我国“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是以一串同心圆来组织和结构其编写体例的。这种编纂法也反映了许慎的哲学思想。许慎采用了以小篆为代表的古文字作为研究素材,但在思想方法上却与汉代流行的今文经学学派毫无二致。本文分析了许慎的语言哲学,为重新认识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价值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毕沅在《夏小正考注》中依据《说文》辨别正俗,这种笃信《说文》、以《说文》为正统的规范汉字理念,实际是对北宋张有《复古编》以《说文》字形为规范汉字依据的传承。毕沅这种以《说文》为规范汉字依据,但又不极力反对其他俗别用字的做法,不仅有助于人们对文献的正确理解,也有利于考察异体字的传承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舒杨 《科教导刊》2020,(2):35-37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环境下,古典文献的外译值得翻译界更多关注。《水浒传》[1]的翻译,尤其是沙博理译本Outlaws of the Marsh[2]是我国文化外宣的成功之作。本文以"武松打虎"回合为例,分析了沙博理译本展现的翻译素质和技巧以及文化背景,力求为古典文献翻译工作者提供借鉴,为我国文化外宣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安乐哲、郝大维所译《道德经》为例,阐释哲学视域下的典籍英译研究. 首先,把《道德经》置于中国自然宇宙观的大背景中,以德与道的点域理论来解读道家的关联宇宙观,以把握哲学性典籍的本质属性. 其次,从关联宇宙观和过程哲学角度解读《道德经》的文本,并对其关键术语英译进行阐释,诸如"道""德""天""无为"等. 最后基于译文文本揭示安乐哲的典籍英译观,包括"语言群"概念的提出,动名词的运用、类比在哲学和文化翻译中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5.
胡秉虔的《说文管见》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中的重要著作,传布较广,影响深远。书中重视《说文解字》体例的阐发;重视汉字的孳乳分化;运用多种方法对词义进行考释;全面地对《说文系传》进行了研究。胡氏所论,多发前人所未发。  相似文献   

16.
汉字信息处理技术是用计算机对汉字进行转换、传输、存贮、分析等加工的科学。汉字信息处理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关键和基础 ,其难点是汉字编码问题。汉字编码方案的设计要体现易学性、快速性、兼容性等指标的要求。汉字部件规范必须符合汉字构成规律 ,符合信息处理的实际需要 ,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汉字信息处理的研究成果已开始在许多方面得到推广和应用。汉字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周易自然哲学具有数理的客观基础,王介南发现洛书数字模式正是“自然数的自发自组织结构”,李曙华将其中两个定理修正推广为“消减归元术”与“乘方增长术”,说明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之源在周易,而其关键正是吴文俊所提出的中国数学的基本特征——机械化算法体系。从而进一步证明中国数学不属于公理化演绎体系的西方代数、几何,而是中国的数字算法与数字图像的统一。随着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数学的优越性日益明显,吴文俊正是直接继承中国数学传统,一举突破计算机机器证明问题,为中国数学开辟了自主创新之道。王介南先生《洛书.终极理论——一个单独的公式》一书发掘并发展了河洛、周易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仅为我们理解中国数学之渊源,而且为解决当代科学问题提供了独到思路与启发。  相似文献   

18.
谈《说文解字》“同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意"是许慎《说文解字》的说解用语之一,它既沟通了造字意图相同的汉字,也解释了有相同参构意图的部件。"同意"对后人分析汉字字形有较大的影响,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同意"做了必要的阐释与补正。  相似文献   

19.
国学是近年的学术界、文化界和广大民众都十分关注的话题,但"国学热"自上世纪90年代形成以来,一直存在着某些误区,如对"国学"的内内涵与外延认识不清,轻易地给自己或别人加上"国学大师"的头衔,以及对国学与"五四运动"的关系认识模糊、混淆国学精华与封建糟粕的界线、对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功用定位不准确、国学研究与当代传承脱钩等等,对这些问题,均应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3-4):144-148
The questions which Mr. Qiu Ling raised in his essay "Cong jianti zi xiang qide" [Some Thoughts about Simplified Characters — selection 18, above] deserve attention. Cao Bohan has already replied to them in his essay "Guanyu xiuzheng Hanzi jianhua fangan de wenti" [The Problem of Revising the Plan for the Simplif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appeared in the August issue of this journal,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is essay and Mr. Qiu Ling's arguments, and some of them are worth pursu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