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江丽珠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2)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讲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仍应大力提倡文明礼貌。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教育下一代懂文明讲礼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论述了为什么要懂礼仪,怎样才能讲礼仪。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梦萧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4):108-109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轻人,从洛阳到杭州,中途迷失了方向,便向一位老人问路:“老头,到杭州怎么走?还有多少里?”老人回答:“走中间那条路,里程约七八千丈。”年轻人非常奇怪。不解地问:“老头儿,这里人为什么路程讲‘丈’而不讲‘里’?”老人回答:“我们这地方一向讲礼(里),来了一个不讲礼(里)的人后,就再也不讲(礼)里了。”问路人听后,无言以对,十分羞愧。 相似文献
3.
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1):56-57
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等学校已逐步重视对大学生的礼貌礼仪教育。章就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撰辑的著名儿童启蒙读物。它以学规、学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品德修养方面的指导,曾被誉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的读物,对后世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特别其中养成教育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小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40-40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教学的主体。本文通过积极尝试礼貌礼节课程《文明举止》案例教学,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活动来探究旅游接待工作,通过情感来体验旅游接待情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其整体职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虎山镇中学按照《关于在宽甸县中小学生中开展五好小公民"文明美德伴我成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道德文明行为,它体现了一种观念心理文化。语言生活的文明、健康程度,记录着、传递着、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香山是一个侨乡,在语言文明的建构上得天独厚,在祖国大地上比较早的形成了用方言、普通话、外语三语交际的优秀语言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与全国一样,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整个的社会文明一直在持续健康发展着,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和睦景象。中山的社会文明发展可以在语言运用的变化中寻找出端倪。 相似文献
8.
校志编写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53-156
齐齐哈尔百年师范的历史就是一部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的历史。从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保路运动一直到反满抗日运动,师范学校的师生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志士仁人。今天当我们回顾历史、总结百年经验的时候,尤其要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加强礼仪教育提高文明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视礼仪教育,是学生缺少礼仪修养的一个原因。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渴望。提出了搞好礼仪教育的具体方法-即选择合适的授课模式、实行严格考评及开展多项礼仪活动等。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道德文明行为,它体现了一种观念心理文化。语言生活的文明、健康程度,记录着、传递着、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香山是一个侨乡,在语言文明的建构上得天独厚,在祖国大地上比较早的形成了用方言、普通话、外语三语交际的优秀语言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与全国一样,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整个的社会文明一直在持续健康发展着,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和睦景象。中山的社会文明发展可以在语言运用的变化中寻找出端倪。 相似文献
11.
张浩营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2-3
此文着重论述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阐述了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加强学习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引导读者摆正关系,既要正确思维又要创新思维,不仅创新而且稳妥,力求在改革中创新路、保稳定、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华清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2):10-12
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诸方面要素之间的关系,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这些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有着深厚的根底,本文抱着积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态度,进行简要梳理,以资鉴借。 相似文献
13.
<神史>是昭通作家孙世样的长篇小说,在作品的主人公孙天主的身上,时时流露着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光辉,对李白和杜甫的人生命运的观照也因此可以成为理解<神史>的一把钥匙,对<神史>中孙天主形象的审美观照也可以更加深我们对李白和杜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试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因此必须加以大力弘扬和培育。为此,应把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公民遗德建设结合起来;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社会赦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另外还要不断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民族神话与不同的民族文化的本质有着传承性.希腊神话代表了世界神话的非伦理化,具体体现在:一、人本精神;二、命运;三、扬男押女的思想;对神、英雄审美多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王雅梅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6):61-64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推动法律儒家化进程,对儒家伦理进行推广和贯彻便成为封建统治集团法制建设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以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为核心的婚姻礼法率先承担起传承儒家伦理的重任,从缔结婚姻的形式要件到实质要件都严格贯彻儒家伦理道德,最终为儒家化的封建法律秩序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对儒家伦理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违反儒家伦理的行为进行惩治的伦理教化功能可以说是汉代婚姻礼法的主要功能追求。 相似文献
17.
马正学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1(1):16-19
素质教育有其丰富的内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界的一场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目前,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通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利干推行素质教育的内外部机制来逐步加以解决。惟此,方可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8.
易重廉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69-71
文章对《中国传统美德》一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论,认为它具有三大特点:一,紧扣了爱国主义的核心;二认准了培养民族精神的目标;三,把握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肯定它对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必将发生十分积极的作用,是一部切合时宜的道德教育专著。 相似文献
19.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青海精神是激励青海各族人民不断奋进的伟大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新形势下,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弘扬培育青海精神过程中,必须坚持统一与多样的统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内化与外化的统一,使之成为感召和激励青海各族人民的不竭动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程昭星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6(2):30-33
西柏坡精神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章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分析了建国后的反右派运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三次重大失误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和挫折教训,强调全面建设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必须牢记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务必”;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提高党在新时期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