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三位教师形象的启示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三中学刘荣华中学课本里有三位典型的教师形象。他们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先生;《藤野先生》里的藤野先生;《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先生。这三位教师在鲁迅和魏巍的笔下各有特点。寿镜吾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  相似文献   

2.
《藤野先生》中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我的老师》中魏巍对蔡老师的爱戴、《最后一课》中小费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敬佩,既是学生对老师高尚人格、综合素养的崇拜,也是老师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感染、熏陶和长远影响。我国自古就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奕庆怡 《现代语文》2001,(10):13-13
读《藤野先生》,我们知道藤野是作特别敬仰的一位老师。章写于1926年,这时的鲁迅,已经是国内名的学家了,以鲁迅的性格和为人,这类回忆录不会是应景之作,也绝不会是一般虚浮的客套章。直到30年代,鲁迅还在关心着自己的老师,不断地向日本朋友打听藤野的下落。1934年底,两位日本翻译家要译他的选集,写信将选目寄给鲁迅并征求他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我上《藤野先生》一课.讲到它的体裁时,我说,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一个同学马上反问:“老师。说它是抒情散文有什么不对呢?归根结蒂,它不是抒发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一腔复杂的爱国热情吗?”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关于现行散文分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鹭焱 《初中生》2007,(4):14-17
《藤野先生》是鲁迅散文中的名篇。藤野严九郎先生是作品中的原型,他是鲁迅先生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这篇散文记载了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医校时和藤野严九郎先生的师生之情。  相似文献   

6.
双全先生     
每到教师节,便不自觉地怀想那些曾给我深深教诲的老师。但多年来,一直疏于动笔。直到不久前与儿子一起读鲁迅的《藤野先生》,大学时孟双全老师的音容突然闪回到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7.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之后,满怀深情地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  相似文献   

8.
鲁迅著名的回忆录《藤野先生》一直作为传统篇目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它滋灌了一代又一代中学生。他们永远忘不了满怀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的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遇到了一位令其最崇敬、最感激的藤野先生,忘不了藤野先生对来自弱国的青年的热诚关心、严格要求,以及他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9.
1.旁敲侧击,比较解疑。鲁迅的作品《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第一次跟学生见面时说:“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教学时如果提问学生:藤野先生第一次上课是怎样自我介绍的?为什么不说我叫藤野严九郎?从侧面迂回,让学生比较两个不同的句子所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不同.学生就会产生钻研课文的兴趣。经过启发、比较、思考。  相似文献   

10.
的确,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到藤野先生,但文中却写到“清国留学生”的辫子以及他们的学跳舞,还写到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以及课堂上看电影,等等。对此,课后的“理解&;#183;分析”中专门设题问道:“这些事情和藤野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是教材里的经典篇目。《藤野先生》篇幅很长,朗读一遍至少15分钟;《藤野先生》很难,半白半文的五四白话语言不好理解;《藤野先生》很散,文中写到的事情较多,头绪比较繁杂,内容偏多。文中,藤野先生仅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普通医学教授,况且鲁迅后来也放弃了从医。如何教好这篇散文呢?如何在45分钟时间里有效完成教学呢?一位老师作了一次长文短教的尝试,设计如下;(一)导入并讨论  相似文献   

12.
打造教师形象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野先生》一文是鲁迅先生对藤野老师的深情回忆,透过那富含真挚情感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人生态度等方面,鲁迅先生都受到了这位老师的深刻影响,以至于“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相似文献   

13.
谢学莲 《湖南教育》2003,(19):54-54
笔者在教学戏剧《雷雨》时,就想能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由他们当老师,来上另外的戏剧课文呢?我就在班上提出,有谁愿意当一回老师,教一教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很快有两位男同学主动请缨。我表扬之后就请他们做准备,并把我自己用的教参借给他们。不久,我发现他们还借了另外几本参考资料,两个人商商量量,劲头很足。  相似文献   

14.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为了纪念正直、伟大、无私的日本学藤野严九郎而作的一篇回忆性散。作在章中记录下了东京与仙台间一处驿站的名称“日暮里”。时隔20余年,作竟然清晰记得,不能不让读掩卷默想。这似乎不经意的一笔,究竟有何深刻内涵?李华年老师的《“日暮里”与“水户”发微》(《语教学之友》2005.1)一作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先列出四位教师及其相关的作者、作品: 寿镜吾先生,鲁迅的老师,“我对他很恭敬,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鲁迅的老师,“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 蔡芸芝先生,魏巍的老师,“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我的老师》) 段泽甫先生,杨如鹏(科普作家)的老师,段先生“讲课生动通彻,板书古雅清丽,昭示出学养的深厚和性格的耿介,深受同学们的敬重。”(《恩师赋》) 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作家…  相似文献   

16.
《藤野先生》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都值得细细品读,教学中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整合并加以深度探析,会带给学生全新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品味和把握文中的两处“尸骨”的微妙意味,会为学生洞察藤野和鲁迅两位先生的心理、加深文本意蕴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我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的,从《三味书屋》到《藤野先生》再到现在的《药》,算算大概也有五六个年头了。以前年纪还太小,不能完全明白文章的韵味,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师说,说当时社会的黑暗,说人性的丑恶。可是,现在自己也真的能够明白那是一个多么黑暗的社会,心中有恨,恨民众的麻木,很人性的冷漠,更恨自己没有生在当时,也同样为医国医民奉献热血与青春。  相似文献   

18.
夏发祥 《教育文汇》2012,(12):34-35
我们教研组有位年轻的胡老师要上公开课。她拿着《藤野先生》课文来问我:“师傅,这课怎么上啊?”我说:“离上课还有几天,你每天把这篇文章看两遍,同时要勾画圈点并作批注;等到你把文章读透、读到烂熟于心时,自然就知道怎么上了。到时候我再和你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9.
蔡云辉 《湖南教育》2002,(16):42-42
温故知识,推陈出新。即用导语作为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我在设计《藤野先生》的导语时,用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我们曾到了鲁迅的《故乡》,结识了闰土和杨二嫂,也看过先生的《社戏》,领略到平桥村纯朴的民风,还到过先生小时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欣赏了百草园的妩媚,聆听了寿镜吾先生的读书声。今天,我再带领大家去结识先生的一位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这样,不但把以前所学鲁迅先生的课文全连起来了,而且还自然地引出了新的内容,学生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并很快进入新的学习状态。讲述故事,激发情趣。有的课文故事情…  相似文献   

20.
本刊2000年第3期刊登了张德勤老师的《藤野先生:凝重的爱国主题》一文,阅后,谈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看法,请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