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高考》2007,(10)
有这样一个反应:2NO_2(g)N_2O_4(g),它在化学平衡习题中出现频率高、考查方式多,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堪称化学平衡中的"明星"反应。现将该反应常见的考查方式归纳如下,并将其中有关转化率的规律予以拓展,以求举一反三,触类  相似文献   

2.
用N_2O_4-NO_2体系做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 的演示实验,已发表多篇文章,有的意见还 值得商榷。 一、影响体系颜色的因素 ΔG_f~o(千焦/摩)98.29 51.84 ΔH_f~o(千焦/摩)9.66 33.85 N_2O_4解离是吸热反应,在25℃时吸热为58.04千焦耳。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生成NO_2的方向移动,当温度达140℃时,N_2O_4完全解离,体系呈褐色。当温度降低时,化学平衡向生成N_2O_4的方向移动。当N_2O_4和NO_2分压之和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反应:2NO2(g)←→N2O4(g),它在化学平衡习题中出现频率高、考查方式多,堪称化学平衡中的“明星”反应.相关习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现将该反应常见的考查方式归纳如下,并将其中有关转化率的规律予以拓展,以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 N_2O_4—NO_2平衡体系的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讨论,给出了一种能够较好地证实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函数的图像可以简化解题过程,对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均是有益处的。下面介绍用作图像的方法在解化学题中的应用一例: 例: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_2O_42NO_2达到了化学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时,试将N_2O_4、NO_2的平衡浓度  相似文献   

6.
例1 在同温同体积的两个容器a、b中,a中充入1molN_2O_4(g),b中充入2molN_2O_4(g),发生同一反应:N_2O_4(g)(?)2NO_2,到达平衡时,哪个容器中N_2O_4的分解率大?解析:初次接触这个问题,学生总是左思右想,模棱两可。确实,从一般的正面入手,很难想通这个问题。但如果变  相似文献   

7.
压缩N_(2)O_(4)和NO_(2)混合气体是一个用以揭示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规律的经典实验。本文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侧重从理论上证明了教材上所描述的“实验现象”不可能存在,对产生错误认识和该实验长期为化学教学工作者所接受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化学教材上摒弃这个演示实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用N_2O_4(?)2NO_2反应体系说明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中,就外拉活塞时体系颜色的变化,本文提出了新的看法,并由此阐明该反应体系不适宜说明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第一册 1.压力对2NO_2(?)N_2O_4平衡体系的影响如果是用针筒做实验,应弄清下面二个问题: (1)25℃时,如将平衡体系的总压增至原来的3倍,并假定增压后体系暂时不发生平衡的移动,则体系中NO_2和N_2O_4的分压或浓度都为原来的3倍,当体系发生平衡移动而再次达平衡时,N_2O_4的分压或浓度应为原来的3.51倍,NO_2的分压或浓度为原来的1.87倍(以上根据P~2_(NO2)/P_(N2O4)=0.141算出)。也就是说当总压增大后,混和气体中虽有  相似文献   

10.
唐纪轩 《新高考》2007,(10):24-26
有这样一个反应:2NO2(g)→←N2O4(g),它在化学平衡习题中出现频率高、考查方式多,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堪称化学平衡中的“明星”反应。现将该反应常见的考查方式归纳如下,并将其中有关转化率的规律予以拓展,以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1.
<正>【误区1】氮有+1、+2、+3、+4、+5价五种正化合价,故有五种氧化物。评析:NO_2分子间可相互化合成N_2O_4(2NO_2幑幐N_2O_4),故氮虽有5种正化合价,但有6种氧化物,分别是N_2O、NO、N_2O_3、NO_2、N_2O_4、N_2O_5。【误区2】因为存在反应3NO_2+H_2O  相似文献   

12.
下列计算题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已知N_2O_4可部分分解为NO_2,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在0℃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38倍,问此混合气体中N_2O_4和NO_2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法一: 设N_2O_4的起始摩尔数为A,平衡时有x摩尔的NO_2分解。  相似文献   

13.
通常所谓NO_2气体在室温下实际上系NO_2—N_2O_4的混和气。例如在27℃时混和气中NO_2和N_2O_4的体积比约为1:2。NO_2和N_2O_4在室温下与水发生如下的反应: 3NO_2 H_2O=2HNO_3 NO……① 3N_2O_4 2H_2O=4HNO_3 2NO……②由①、②两式可知.NO_2与NO的体积比为3:1.N_2O_4与NO的体积比为3:2,故NO_2气体在室温下与水反应时,反应前后的气体的体积比在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学习者往往会特别留心那些不能根据一般规律类推的特殊知识点.为了加深理解,帮助同学们矫正“以偏概全”的错误.现将《氮和磷》一章中的一般与特殊归如下(括号内为反例).1.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混和物.(白磷和红磷;O_2和O_3)2.能与水作用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酐.(NO_2)3.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H_4Cl)  相似文献   

15.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同学们在解有关化学式的习题时,若能根据题给信息进行巧妙转换,可化隐为显,化难为易。达到简洁、准确的解题目的。现以近年中考题为例介绍几种转换化学式的常用技巧。1 放大 例1 在NO、NO_2、N_2O、N_2O_3、N_2O_5中,与等质量的氮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 解析:将五种化学式进行放大转变为“N_2O_n”型,即为N_2O_2、N_2O_4、N_2O、N_2O_3、N_2O_5,显然氧元素的质  相似文献   

16.
勒沙特列原理是“化学平衡”一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它在今年各地区高考化学试题中都已频频出现。2005年高考化学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查勒沙特列原理。一、考查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例1(全国理综卷Ⅱ)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以下简称《化学》)和一些中学化学复习资料、习题集里,关于压强对NO_2和N_2O_4混和气体颜色的影响,都认为压缩NO_2(气)和N_2O_4(气)的平衡体系时,在新的平衡状态建立后,体系中的气体颜色变浅,相反过程,颜色变深。  相似文献   

18.
做好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有关实验,对于帮助学生正确形成、理解和掌握化学平衡中的重要变化规律和基本原理,是十分重要的。部编高中化学第一册在给学生讲授无机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化学平衡中,选编了一个在注射器内吸入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和气体,进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演示实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个实验有不足之处,在其他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这就是当把注射器反复推、拉时,首先会出现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相违背的现象,即推后,注射器管内先出现颜色变深而过一会儿才再变淡的现象。拉则相反。当然应该指出这个实验本身并没有错,现象也是可以得到解释的。(见部编化学高一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下册P116)但是实验加压后最先出现颜色变深,由于先入为主,这样就往往会使一部分学生根据实验现象作出错误的判断结论:在2NO_2 (棕色)(?)N_2O_4 (无色)平衡体系中,增加压强会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于是老师为了纠正由上述实验现象所造成的错误结论并解释现象,就得费一番功夫,增加了教学中的困难。为了克服该实验中的一些缺陷,我曾尝试对此  相似文献   

19.
历年的中考选择题中都有相当数量的计算型选择题,由于化学考试的题量大,时间短,这就要求同学们掌握一套解决这类问题的技巧、方法,本文通过例题,系统介绍九种方法,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变换化学式法 例1 在N_2O、NO、NO_2、N_2O_3、N_2O_5五种氧化物中,与等质量氮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相似文献   

20.
例2. 求下列极限:(1)(?)e~x~2+x~2-1/x~4 (2)(?)x+sinx/x-cosx解:(1)易判定这是“0/0”型未定式极限,若用初等方法求解是比较困难的.用洛必达法则,有原式=(?)(e~n~2+x~2-1)~(?)/x~4=(?)2xe~x~2-2x~(0/0)/4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