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燕 《山东档案》2014,(6):30-33
泰山石刻档案堪称国宝级稀有档案,石刻档案的历史悠久,年代连续,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泰山上下,从山麓到极顶,从涧壑到绝壁,泰山石刻有2500余处,其中崖刻1000余处,碑刻800余块。泰山石刻种类繁多,有石碣、石阙、碑刻、墓志、经幢、摩崖碑刻、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十余种类。石刻档案内容宽泛、书体高雅、构思巧妙、风格万千。  相似文献   

2.
刘绯 《山东档案》2013,(1):29-30
泰山,古称东岳,为五岳之首。它东望黄海,西襟黄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济南,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可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历史上以泰山为中心形成了大量珍贵档案,这些档案记载了泰山的地质、地貌和生物资源,泰山的宗教、民俗和文化底蕴,以及历代名人讴歌泰山的文学、艺术、典籍及石刻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重要的保存、研究和利用价值,做好收集、抢救泰山档案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燕 《档案管理》2021,(4):105-106
档案文献、文献档案、档案馆文献、图书文献、图书馆文献、文献图书是档案学、图书馆学最常用的术语.这些术语不仅在法定性上存在差异,在法律中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明确档案文献、文献档案、档案馆文献、图书文献、图书馆文献、文献图书的法定性,提高这些术语在法律体系和标准中的使用频率,是档案文献研究与图书馆文献研究的当务之急,更是档案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王茜 《档案管理》2021,(1):127-128
本文通过对地方档案和地方文献关系的分析,总结出地方档案在地方文献整理发掘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理挖掘地方档案的价值、档案人员参与地方文献整理、利用档案整理方法发掘地方文献的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满族的发源地,有清一代形成了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虽然这些满文档案文献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不少,却也还有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保留了下来.我国虽是满文档案的主要收藏地,但也有部分满文档案文献流失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6.
一、档案文献编研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一)档案文献编研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有效方法.档案文献的提供利用,一般是采取利用者登门查阅的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汉代档案文献整理、汉代文献中记载的档案文献、居延汉简档案文献出土及汉石经档案文献公布论述了汉代档案文献编纂规模、内容及作用,指出汉代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有利于强化统治,对今天的档案编纂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8日,我国第一批48件(组)珍贵档案文献,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审定,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对于档案文献的管理正迈向新的阶段.在公布登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48件(组)档案文献中,我省申报的《1915年云南护国首义档案文献》、《抗战时期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档案文献》、《纳西族东巴古籍》等3件档案文献榜上有名.3件珍贵文献除《纳西族东巴古籍》外,其余两件均为云南省档案馆珍贵馆藏.  相似文献   

9.
泰山"申遗档案"有点少存于泰安市档案馆有关"泰山双遗产"的档案有两卷共25件,主要内容包括泰山申遗文本、申遗组织方案、申遗简报等。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88)教科全字符001号《关于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事》全文如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87年12月中旬召开了第11届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10.
档案文献编纂的社会价值,系指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人类整个文化事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编纂成品要有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从而使全社会肯定档案文献编纂事业存在的必要,肯定它能够发挥出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动力量.尘封在档案库房中的档案,处于封闭、静态的状况.但是,经过编纂者的学术性劳动,使档案成为档案文献,它所承含的信息已经处于开放、动态的状况,这样的信息必然具有社会性,也就决定了档案文献编纂具备的社会价值.其道理在于,在信息社会,任何可以公之于众的信息,它们之间均处于相互流通、交换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新旧更替、吐故纳新,档案信息亦要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实践活动,而随时调整、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必须要生产出适应信息社会各种需要的档案文献,以体现档案文献编纂自身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胡适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体现于对档案文献价值的认识、档案史料收集、整理、鉴辨及编纂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正确看待胡适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笛 《北京档案》2018,(7):17-20
身份认同是自档案记忆之后档案界又一个关注点和研究点.身份认同为认识档案文献编纂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赋予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新的价值与意义.身份认同视角下,档案文献编纂具有记忆建构功能、话语媒介功能以及文化宣扬功能,身份认同建构下档案文献编纂功能的发挥,一方面要求编纂工作转向开放参与,另一方面要求编纂的叙事方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3.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也是我国专制统治发展的最高峰.在清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发展.本文以清代档案文献编纂为视角,对清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研究,总结其中的思想精华以及存在的缺陷,为我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浅论新时期档案文献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昱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3):79-80,88
本文探讨新时期对档案文献管理工作的创新,提出将档案管理职能向文献管理领域延伸、将档案文献的服务工作渐趋扩大化、将档案文献管理模式向多元化发展的对策,使档案文献管理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5.
档案文献编纂规模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编纂公布档案文献的总量,它在总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档案文献编纂公布的状况.编纂规模的构成从编纂单位看,既包括档案界内部(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编纂公布的档案文献,也包括档案系统之外的社会上其它部门和个人如中央文献研究室、各级党史部门、军事部门、历史研究部门、经济部门、科技部门、博物馆、纪念馆、高等学校等编纂公布的档案文献;从编纂公布形式和途径上看,既包括出版部门出版的传统的书籍形式的档案文献,也包括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途径公布的单篇、组合档案文献及声像档案文献等.  相似文献   

16.
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于2010年2月22日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在现有的巴县档案分类中并没有专门的民俗类档案,有关的民风民俗材料夹杂在各大类档案中,以司法类为最.巴县档案数量庞大,以全部巴县档案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难度太大,所以申报工作开展之初,四川省档案局就决定以专题作为项目来逐一申报.先是选择将"巴县档案中的土地租佃档案"作为项目申报,很快被否;接着选择了民风民俗专题,在巴县档案中共找到相关档案287件,2002年初以《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为题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笔者也于那时起与之结缘近十年.对于民俗这个大课题和巴县民俗档案这个小课题,笔者均无精深的研究,但十年频繁的接触,巴县那些民俗档案和档案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倒也时常浮现脑际,亲切如故旧.  相似文献   

17.
赵正  龚阔英 《编辑学报》2018,30(1):43-44
近年来档案文献引用量迅速增加,但大多数期刊著录档案文献时并未严格执行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本文分析档案文献的著录原则和著录格式,并建议馆藏档案采用如下著录格式:[序号]责任者.题名:档号[A].(原件日期)[引用日期].收藏地:收藏单位.  相似文献   

18.
2015年,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审定,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列入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荣获了这一中国珍贵档案文献的最高荣誉.这批足以彰显近现代国内传统制造业璀璨历史的珍贵样本档案资源,终于让更多人得以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具有悠久的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历史.但是现在的大多数档案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仍是围绕如何保管好所藏的档案文献,而让这些档案文献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意识不强.档案部门只有将档案纳入社会服务实践,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积极作用.档案社会服务功能的转变是档案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它体现着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开展各种档案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20.
继2002年3月公布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后,国家档案局又组织了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工作.2003年10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会上从第二批申报的近百件(组)档案文献中精选出3 5件(组)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