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试论新体育课程的交往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660-661
体育教学改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而教学观念的更新是保证体育课程改革成功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前提和关键.当前,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体育课程改革,其中体现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观念,主要之一是交往观.根据有关交往的理论探讨了体育教学中的交往观的含义、特点、意义,以及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作用,有助于深化对体育教学过程本质属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刘德佩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1999,(3)
本文以文献法研究了新中国体育50年的发展史实,基本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写实的笔法对构成体育事业的各个侧面进行回顾性描述,指出了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与关怀和全国几代体育工作者对祖国的忠诚和奉献,展示了50年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刘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5):157-158
登州海道,是指从山东半岛北端的古登州港(今蓬莱),通过庙岛群岛岛链,链接辽东半岛,转至朝鲜半岛、日本群岛的古代海上航线。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至隋唐时期,登州海道成为古代中国与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重要路线,日本先后有多批遣隋使、遣唐使经由此至登州登陆,朝鲜半岛各国的朝贡使团更是频繁往来于这条航线。由此看出,登州海道在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实体主义的二元结构分析入手,认为造成这些质疑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体育外交陷入了“结构困境”之中,因此,通过引入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试图对二元结构进行超越,指出体育外交存在去语境困境、行动逻辑困境和行动成效困境,认为可以从场域结构关系、资本和习性3个维度予以超越。最后从3个方面提出路径突破:一是积极推动国际场域结构变革,充分利用场域位置和国际社会资本为中国赢得优势场域位置;二是打造中国处于优势位置的体育交往场域,推动合作共赢的体育命运共同体;三是充分利用中国的先赋资源,加强自致资源的投入,推进资本再生产机制建设,促进体育外交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建国60年来我国村落体育展示出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将新中国60年村落体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建国初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国家政策、农民生活、农民体育活动和体育意识等的研究,再现新中国60年村落体育的变迁,指出国家政权是村落体育变迁的主导力量,发展村落体育要走适合村落体育特点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王晓东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107-108
交往教学论是用整体交往观来建构理想的教学交往活动的一种理论。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边立体教学交往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交往教学论对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60年工业化的演进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保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新中国60年来,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29年和改革开放31年的演进。其演进特征是:路径由一元向二元的转变,推动因素由单一因素向多元因素的转变,结构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变,环境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针对中国工业化的约束因素,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任务要由初次工业化向初次工业化与再次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方式要由资源和资本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路径要由规模扩张型向效率提高型转型,型式要由传统工业化向现代新型工业化转型,途径要由二元工业化向一元工业化转型,模式要从外生型工业化模式向内生型工业化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8.
罗时铭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6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就体育对外关系学科创建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研究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体育交往的频繁,体育已经成功地走向了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前台,并不断扮演和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作用.因此,构建一门新的体育对外关系学科,符合时代要求并具备初步的条件.本研究主要就学科创建的名称和研究对象,学科的性质和构建的基础与特点,以及研究体育对外关系学的意义和要求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曹俊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6):47-55
为了明确新时代体育对外援助的政策目标、构建规划体系及优化实现机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体育对外援助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体育对外援助有利于促进体育人文交流、体育公共外交和体育产业合作,有助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时代中国需要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体育对外援助政策规划体系,包括型塑政策目标明确的综合规划、合作需求导向的国别规划、产业发展导向的分散型专项规划。提出新时代中国体育对外援助目标实现机制的优化方案:提升中国体育对外援助的制度保障;优化中国体育对外援助的职能协同;拓展中国体育对外援助的参与维度;创新中国体育对外援助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体育教学思想发展的6个阶段做了粗线条的描述。展望新世纪,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仍将主宰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上和体育彩票销售上落后于广东,在大型赛事运作上和体育经纪业务上又逊色于上海,与伦敦相比,北京体育年产值、人均体育消费等均低于伦敦.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经济发展迅速,历史文化悠久,举办2008奥运的契机、体育场馆设施齐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云集以及各区县的高度热情使北京具有发展体育产业的独特优势和潜力.要实现这些潜力需要完善体育产业经济政策;把发展体育产业有机地融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工作之,把提供娱乐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把提供娱乐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群众体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火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国发展体育确立了"普及"的方针,建立各级群众体育组织和体育主管部门、培养体育干部和积极分子、加强体育宣传教育工作、推行易于开展又有利于增强体质的体育活动、通过组织运动竞赛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是这一时期我国发展群众体育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德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1):33-37
从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组织实施、成果使用和推广等方面对国外体育人口结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认为国外政府主导的体育人口结构研究具有注重调查数据的及时性,注重结合运动强度、频次以及时间对居民体育参与水平进行精细划分,注重对不同区域或人群类型进行针对性调查,注重调查手段的多样性以及数据的开放性,强调调查数据为政府体育决策服务等共性特点。国外学者自发开展的体育人口结构研究具有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族等多维度探析体育人口结构,注重研究对象选取的精细化,注重从实证角度对体育人口结构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强调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等共性特点。基于这些共性特点,对我国政府、学者更好地开展体育人口结构研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外体育经纪人及体育经纪活动的立法管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体育经纪人和体育经纪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体育的必然产物.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对发达国家体育经纪人及体育经纪活动的管理机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研究,旨为我国体育经纪人和体育经纪活动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孙彩虹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1):28-32,66
文章在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在体育事业和体育法治建设上所取得的发展与成绩的基础上,展示了70年中国特色体育法治的发展历程与特点,认为:在体育法治理念上,经历了从\"体育法制\"走向\"体育法治\"的过程;在体育法治任务上,始终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为中心;在体育法治功能上,实现了从政治功能为主向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功能的拓展;在体育法治价值上,坚定了\"体育人权\"与\"体育权利\"的价值追求。展望未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体的新时代,我国体育法治建设需实现\"依法治体\"与\"以德治体\"的有机结合,确立和保障群众体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加速体育产业发展的立法推动,建构体育权利体系和权利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16.
周术槐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70-77
新中国60年,贵州普通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高校数量有所增多,教师职称结构大为改善,高校办学规模有所扩大,而且高校办学层次大为提升,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人才。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贵州高校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得益于贵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总结历史的经验,一方面,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教育必须“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发展贵州的高等教育,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功能,为推动贵州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及其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以体育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制度、体育思想为切入点,探析近代以后在中国区域范围内,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问题以及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并对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俞大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4):12-17+25
作为首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苏联向社会主义阵营提供了大量的体育援助。新中国在接受苏联的体育援助下,奠定了新体育建设的重要基础,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渐入正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历史研究等方法,以苏联对新中国的体育援助为研究对象。提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其发生的详细过程,审视其带来的历史影响。研究结论:1)苏联对新中国体育援助的动机是出于冷战格局的现实需要;2)新中国接受体育援助的动机是根据自身需要主动提出的;3)"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为新中国接受苏联体育援助提供了基础和保障;4)体育援助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5)体育援助的时间虽然较短,却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同时也产生了利与弊共存的深远影响。研究价值:旨在追溯历史、产生启发,达除弊兴利、科学发展之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主要对边际产业扩张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论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另外,对于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最后提出了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何〓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2):115-118
以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西方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四要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应实现由增强体质教育向完善人格教育转化,注重体育人文关怀;在课程设置上,应由课程需求向“以生为本”转化,凸显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由偏技能学习向多元化、一体化转向,注重技能学习与文化传承;在课程组织形式与方法上,应由分支发展向传统与现代融合转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组织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