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在歌唱教学中我引导幼儿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一、营造创编歌词的环境幼儿的创造能力是在他们所生活的具体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时间、场所和材料,保证幼儿自由活动和自由操作的可能性,从而吸引幼儿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来。如在给歌曲《春天》创编歌词前,教师可先带领幼儿去春游并引导幼儿观察春天景物的变化,感受燕子归来,树枝发芽,小草变绿等自然界的变化,让幼儿用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春天的感受并把它按照一定的节奏和旋律创编到歌曲当中。幼儿在这样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就会产生自由创编歌词的欲…  相似文献   

2.
魏红 《教育文汇》2009,(12):30-30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朋友眼里的春天就更美了,在他们看来春天是彩色的。而最让他们感到高兴的就是能脱去厚重的棉衣,到户外去踏青、郊游、放风筝,这些游戏都是他们乐此不疲的。今年的“春天”主题活动怎样开展呢?我们决定让幼儿在户外感受春天的同时,在班级教室的墙饰上来一番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3.
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在科学活动中是通过尝试、探索、发现来进行学习的。在与幼儿生活、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当小班幼儿被好玩的东西吸引时,思维便异常活跃,求知欲特别强。如何组织小班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呢?一、活动内容生活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为他们选择了有趣的、浅显易懂的、能联系他们生活经验的内容,这样既符合了幼儿的实际,又贴近了幼儿的生活。如在“青青的小草”科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把小班幼儿带到春天的大自然中,让他们尽情地在草地上爬啊、滚啊、摸啊、闻啊,自己去探索、寻找、发现小草,运用感官观察小…  相似文献   

4.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万象更新,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我们利用春天神奇、美妙的变化,进行了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分为“神密的春天”、“美丽的春天”、“我爱春天”等三个部分,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审美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思路在孩子的眼中,春天意味着什么?我们怎样让幼儿通过他们自己亲身的体验,来感受春天这个季节所带给他们的变化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春天是温暖的,因为它给我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思想由于大班幼儿认识春季是在小、中班已初步感知春季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就把观察的系统性和认识内容的广泛性作为教学的重点,设计了为期4~5周的认识春天的主题活动。教师带幼儿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去感知,去发现,从而获得真知。但让幼儿自己去感知并不等于教师什么都不教,因为毕竟幼儿的感知缺乏顺序性、系统性和整体性,需要教师有意引导、启发和组织。鉴于此,我们把有关春天的知识以“春姑娘的脚步”来串成一条线,在教师组织的丰富多采的活动中,来达到总的教育、教学目的。二、活动安排(见右页图表)  相似文献   

7.
三看春草     
在春天里,我带着小班的孩子们曾去郊外看春草。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感知春季是逐渐来到的,从而感受到大自然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一看春草:我找到了小草在初春时节,寒意还没有完全消逝,我就带着孩子们来到郊外,告诉他们春天到了,地上长出嫩青草了,我们现在就来找小草,谁找到小草,谁就找到了春天。说着,我带头找到一棵小草,幼儿欢呼起来,要看我手中的小草。我说:你们自己也去找,比一比谁最先找到小草,找到春天。幼儿立即四散去找。一时间,两眼望去,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弯着腰,睁大眼睛寻找着小草。过了一会儿,只看到一个个红扑扑的小脸朝着我喊:“老师快来看呀,我在大树边找到小草了。”“我在石头缝里找到小草了。”孩子们在寻找中,感受到春天已悄悄来临。  相似文献   

8.
幼儿美育教育的方法很多。课堂美育教育固然不可缺少,但是,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萌发美的情感,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室外自由活动时间,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的美。小小幼儿园也是大自然的缩影,有草、有花、有树,随着季节的变化,园内景色也不断变化,让幼儿认识这些美是很有意义的。例如,让孩子们在院子里找“春天”,孩子们观察到桃花开了,小草长高了,杨树、柳树长出了绿叶,会高兴地说:“春  相似文献   

9.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觉得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操作是重要的一环。运用实物、图片等各种材料创设情境,让幼儿置身于这种情境中,既容易帮助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又能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我在组织“磁铁的奥秘”的科学活动时,准备的材料不是人手一份,而是将各种各样的材料,分别放在几张桌子上,让幼儿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摆弄。然后请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这时幼儿争着说有的东西吸起来了,有的东西吸不起来。我就叫幼儿把能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边,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是铁…  相似文献   

10.
2.反复领悟和实践 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的课程中安排了许多让幼儿主动活动的内容,例如:观察、种植、饲养、春游、远足等等。有一周的星期五是大班幼儿远足活动的时间,星期三我有事到了大×班,与幼儿交谈时,我顺便问他们为远足做了哪些准备?几个幼儿茫然地说:“什么时间去远足?”“我们不知道呀!”“准备什么?”我就问班上老师,谁知这位老教师振振有辞地说:“后天才远  相似文献   

11.
一、走进大自然,培养幼儿绘画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本园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认识大自然,培养绘画能力。教师随季节变化,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绚丽。比如,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地下冒出的小草、刚刚发绿的柳条、绿波荡漾的麦田,都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让幼儿去公园数一数桃花有几个花瓣,摸一摸柔软的小草,看一看  相似文献   

12.
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意兴趣的培养,把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游览,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在大自然中陶冶他们的情操。春天,我带他们去春游,让他们饱览家乡山河的美;夏天,我带他们去海边野炊,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秋天,我带他们走进工  相似文献   

13.
让农村幼儿在特定环境中接受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幼儿天天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是由衷的,教师只要稍加留意和引导,就会使孩子们受益无穷。比如“认识春天”,可通过天气、动植物、人的活动等,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观察、体验,让他们由感而发,尽情描绘。农村物产丰富,各种动植物应有尽有,运用...  相似文献   

14.
蒋金芳 《考试周刊》2013,(43):187-187
<正>美术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教师能根据幼儿特点加以有效指导,则定会使幼儿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否则极易使幼儿失去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给幼儿以精心的指导和帮助十分必要。1.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寻找绘画素材教师应满足幼儿的愿望,在美术教学中多给幼儿一些校外活动的机会,带幼儿走进大自然,与他们一起观察周围环境和各种自然现象,指导幼儿看看、摸摸、想想,使幼儿产生"创作"冲动,激励幼儿从中寻觅创作素材。如春天,可以带领幼儿到校外去看花、认花、采花,回到教室指导幼儿画"花"为主题的画;秋季可以带领幼儿到野外去拾树叶,把收集到的绿叶、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才会自觉地做到“我要做”、“我要体验”,而不是被动地“要我做”、“要我体验”,也只有让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数学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贤 《山东教育》2005,(36):26-27
如何让孩子快乐起来?这是我们永远要思考和努力去完成的一件事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幼儿一个“五彩”的空间,才可能让他们快乐起来,才可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幼儿园生活,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来为幼儿创造快乐的“五彩”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才会自觉地做到“我要做”、“我要体验”,而不是被动地“要我做”、“要我体验”,也只有让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数学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各种植物以及琳琅满目的果实总是非常感兴趣。幼儿愿意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根据幼儿的需求及兴趣,我设计了“秋收乐”这一主题系列活动,意在让幼儿观察生活、熟悉生活、尝试生活,激发幼儿探索秋天奥秘的兴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五官找春天     
活动目标:*初步知道世界名画《新的生命》。*结合大班幼儿作品,让幼儿通过看看、说说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根据画面乐意大胆尝试用简单的话来描述春天,体验编讲简单故事的乐趣。活动准备:*在“与大师互动”版面上布置大班幼儿的作品。*轻音乐碟片及录音机。活动目标:*感知世界名画《新的生命》。*表现和表达五官感受到的春天。活动准备:*在“与大师互动”版面上布置大班幼儿的作品。*反映大自然春天特征的音响磁带,录音机,泥土,春天的花朵,等等。专家1:我认为将第一个目标中的“初步知道”改为“感知”更确切一些,“知道”的含义不够清晰。…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应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让他们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奇与美妙的感觉。大自然赋予人们诸多美好的感受与体验,是幼儿探访“春天的南京城”最好的课堂。南京人爱梅、植梅与赏梅自六朝至今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