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末民初,在屈指可数的可为女子选择的职业中,教师是最为契合女性身心发展特征的职业。走出校门后。以从事教师职业为生存前提的女性群体在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轨迹。这种独特性在浙江的女性教师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一群体的形成、实践、思想状况、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可以展现出浙江女性教师群体的独特风貌。并从还原的历史现象中挖掘这一群体的存在与发展对浙江教育、女性、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汉语音韵学界多年来有不少学者认为反切的发明是受了佛教东传的影响。本文考察了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的状况,以及当时译经的方法,认为反切的产生与佛教东传无关。这一点通过对比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的程度及沈约,周顒与佛教的接触过程也可以得到证明。反切是由汉代的训诂大师在运用譬况、直音注音法的基础上,受天然反切语的启发,利用双声叠韵的关系发明创造的。  相似文献   

3.
瑜伽与佛教发源于印度,而佛教又是以瑜伽禅定为基础而创立,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本分从佛教起源、瑜伽禁戒和佛教五戒以及慈悲心来阐述瑜伽与佛教的渊源。这对我们更好的理解印度文化、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内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代佛教的世俗化是唐代佛教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佛教世俗化对唐代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形成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是择偶打破世俗门第观念,相信婚姻缔结乃系缘分;二是违背封建家庭伦理,死后不与丈夫合葬;三是出家为尼,不忘家庭责任,且与本家保持密切联系;四是居家事父母,以持戒祈福为行孝方式等。这些影响既含有增强唐代女性自主独立意识的积极方面;同时也存在着以宿命论制约女性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能力的消极方面。  相似文献   

5.
老年群体后职业发展,是老年群体参与社会劳动或社会活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注重老年群体后职业发展,对社会发展以及老年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连云港市城区退休老年人后职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了解老年群体后职业发展意愿、主要方式和原因,并进一步分析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与老年群体后职业发展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佛经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女性形象,譬喻经是独具特色的一类佛典内容,其中的女性形象除了前人论述的孝女、妒妇等之外,还有丑女、贫女和天女三类较典型的女性形象。佛经通过有关女性形象的故事,来诠释和宣扬佛教思想,这对广大信众,特别是女性信众而言,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蒙汉文学关系的研究,第一手资料的跨语言比较和考证是关键。对古代蒙古文小说《娜仁格日勒的故事》与明代戏曲《葵花记》进行逐字逐句的跨语言比较,证明《娜仁格日勒的故事》就是明代戏曲《葵花记》完整的蒙古文译本。蒙古人主要翻译了《葵花记》的对白部分,省略了词曲,并在结尾部分增加了佛教本生故事内容,从而把戏曲《葵花记》转换成了小说。  相似文献   

8.
从佛典文学看佛教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的女性观不仅涉及佛教队伍中大量的女尼问题,还反映了佛教如何看待整个社会的妇女问题.早期佛教悲观厌世,以生活为牢笼,以涅槃为解脱,提倡"无生",视性欲和性行为为大罪,将其列为一切戒条之前列.而作为生育和生命力象征的妇女,就被当成"性"和"欲"的化身,淫逸、放荡的源泉和邪恶的标志.小乘佛教认为"为女人不得作佛".大乘佛教虽也在一定程度继承了小乘佛教的女性观,经典在与日俱增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思想洪流的猛烈冲击下,给女性相当高的地位,即使女性为淫逸之源,但只要接受佛教之开化,照样可以悟道成佛.这种抬高女性地位的观念除了与男女平等思想有关外,又与天竺原始生殖崇拜文化的巨大惯性,有着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明代史学不同与前朝,官方史学日渐衰落,私家史学异军突起。私人史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官方史学的不足,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私家史学何以在这一时期如此兴盛,明代私人史家群体有何特别之处,本文从明代私人史家群体的组成结构、著述目的和史籍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进而发掘明代私人史家史籍和史学理论中的时代特征和史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两制关系,两制关系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内容,研究两制关系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文献,并且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来阐述这一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同时,这一思想也为处理和缓解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实现彼此之间的和谐共处和永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在《瑞普·凡·温克尔》小说中,通过对瑞普及其妻——克尔太太这两个象征性人物的戏剧式描写,实际上向人们展示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社会状况,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怀旧的文学倾向以及保守的思想态度。  相似文献   

12.
从女性主义角度来分析安吉拉·卡特的《与狼为伴》中穿插的四个故事,可以揭示作者是有意穿插进这四个故事的,并且,故事的排列顺序也不是随意的。它是同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相一致的。此外,通过解读四个故事中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可以说明女性主义的发展过程.并且指出卡特心中的男性、女性关系是一个双方和谐相处、雌雄同体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隋唐是中国佛学的构成时期,玄奘是这一时期探究佛理的一位高僧,他对中国的佛教发展,乃至对与世界佛教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玄奘宗教思想来阐述其对唯识宗的创立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中国佛教、世界佛教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慈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新作。本文试图借助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来解读小说,探讨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在蓄奴制和父权制的规训下,艰辛地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这对我们研究黑人女性文学和妇女解放运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萌 《职大学报》2005,(1):46-47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女性作家群体写作中呈现出来的特异现象的勾画与分析,来展现女性写作中对女性存在本质和女性生存方式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探询,继而表明一个女性可以高扬自我、自由写作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6.
网络穿越小说作为网络小说的奇特分支,以其特殊的创作角度而在广大女性读者群体中产生了剧烈反响。这种偏向于女性写作的大众通俗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打破现代社会传统男权制度的文学世界。而这些建立在故事主角自身之上的现代社会价值观与古代传统道德基准的碰撞反映了当代女性对于事业与爱情的美好愿望。同时,这也是一种基于女权意识之上的女性话语权解放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这一政策使大学生群体的基数不断扩大。基数增大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家庭幸福的重大课题,应引起社会、政府、学校、个人的高度重视。论文从大学生就业的含义入手,论述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根据当前的就业状况,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并针对不同的行为主体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唐佛教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壁画、塑像等造型艺术和中唐诗歌代表人物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比较,来展开这些艺术形式与白居易诗歌的深层关系,说明白居易诗歌的独特的一面,与这种特点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以艺术化的手法塑造了一批极具感染力的妒妇形象,她们的故事展示出古代女子温婉贤淑的另一面,同时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女性在家庭婚姻生活中的生存状况及其情感需求。打破读者的固有印象的同时,提供给读者另一种视角来了解古代女性的情感生活,引人注目。本文以这些妒妇为研究对象,从其言行举止来分析探讨其产生的背景原因。  相似文献   

20.
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使得体育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女性教师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但女性教师由其特殊的生理状况使得她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面对各种压力而表现出焦虑、烦躁甚至是抑郁的情绪,不仅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也影响自身心理健康素质状况。基于此,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分析了影响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相关因素,了解女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状况,从而促进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