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推动我省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于2004年3月、6月对枣庄、临沂两市和浙江省温州市的民办教育进行了考察。现结合我对“促进法”和“条例”的学习体会以及考察中的思考,就如何加快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谈几点看法,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2.
各州、市教育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促进法》、《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用〈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发厅〔2004〕2号文件要求,现将我省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德育》2014,(17):6-9
正为规范中小学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促进活动健康发展,保障师生在境外的安全,教育部制定发布了《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日前,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的概念是什么?答:近年来,中小学学生赴境外参加夏(冬)令营等活动日益频繁,形式也日益多样。为更加准确地反映这种情况,《指南》梳理和归纳了新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指南》所称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是指根据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在学期中或者假期以集体旅行和集中住宿方式,组织中小学学生到境外学习语言和其他短期课程、开展文艺演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和国务院法制办举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法制司司长史敏出席了会议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赵博 《湖南教育》2022,(1):38-39
<正>早在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对教育行业而言,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等多项政策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颁布促进了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但是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分析了“一法一例”在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雨 《中国培训》2008,(12):33-33
为进一步促进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文件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8.
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民办教育,对于减轻政府压力,缓解教育投入不足,激活教育竞争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加快我州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促进全州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根据《红河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方针、原则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相继施行,广东省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政策措施,启动了地方民办教育的立法工作,不断推进民办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简称一法一例)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办教育的规范和发展,但是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主要有:立法一概化、立法简单化、立法欠针对性等等。针对这些不足与问题,应采取一些政策性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完善的民办中小学教师结构机制;构建完善的民办中小学教师稳定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民办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险和工资福利待遇机制;建立完善的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进修机制;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师流动机制以及完善立法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以下简称为《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的适用范围和相关规定,民办幼儿教育是指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主要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招收幼儿的幼儿教养机构的总称。即从举办者、经费来源和招生对象三方面鉴定民办幼儿园。其范围包括民营企业、民间团体及个人举办的幼儿园(纯私立的幼儿园);也包括少数国有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政府机构所属的社会团体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儿基会)占有部分产权的,但没有直接或间接利用国家财政性拨款创办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 陈景东)为认真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家校共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近日,省教育厅、省妇女联合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者)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14.
民办职业教育是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它继承厂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良“基因”,另一方面,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形成一种合力,阻碍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民办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凸显。  相似文献   

15.
《民办教育促进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冠以“促进”二字的唯一一部教育法律,其“促进”特色显而易见,如:单列一章名为“扶持与奖励”(见《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中是独一无二的;发展民办教育事业“十六字方针”中的“加强管理”(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四条)改成了“依法管理”(见《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第二款);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六条)改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见《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民办教育促进法》不再提“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举…  相似文献   

16.
传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4,(9):2-2
近年来,中小学学生赴境外参加夏(冬)令营等活动日益频繁.可与此同时,对海外游学“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等的指责也不绝于耳.7月14日,教育部在其官网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强调境外研学旅行要“安全出行”“寓学于游”,并规范了带队教师人数、教学内容占比、协议规定事项、行前培训等具体内容.《指南》明确规定,境外研学旅行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1/2;教学内容要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系统设计。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四个教材管理办法"),重点解决各级各类教材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据《广州日报》2021年6月17日4版报道:近日,民办教育的发展走向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颁布而受到多方关注.该《实施条例》强调了以公益性为主的发展方向,对备受争议的"公参民""集团化办学"等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9.
评析校方责任保险条款的法律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方责任保险是中小学校合理转移责任风险的重要制度。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6月25日发布,以下简称《办法》)第31条规定:“学校有条件的,应当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中小学参加学校责任保险……”该条例出台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十年来,关于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以下简称“办学特色”)问题日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在理论上,主要集中在对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是关于“办出各自的特色”内涵的研究,二是关于“办学特色”创建的研究。但对研究中的有些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