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薛涌 《良师》2011,(12):49-49
美国的公车是怎样用的呢?对这个问题,我在美国住了十五年,居然没有一点线索。 我教书的大学在波士顿市中心,上班时都从国会山的庭院中穿过,再从其地下停车场的出口前走过,不知道无意中挡过多少次议员们的车辆。  相似文献   

2.
忽略     
去年秋天,我作为第二批支教青年教师落脚在一个苏北的小镇。这里没有超市没有公车没有网络.加上方言的隔阂.开头的几天和学生的沟通也不太顺畅.心里颇有些失落。  相似文献   

3.
朋友的母亲     
我的家,在遥远的新疆。那是一座只有几十万人的小城——石河子、大二的寒假,一直没有回过家的我,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从北京回家。火车误点到达,冬夜的小城街灯冷清,已经没有公车可以送我。再三犹豫,我决定去附近一位维族朋友家。我想,看我这一身的尘土,大不了睡地板,也比睡外面强多了。  相似文献   

4.
云崽子  万嵩 《音乐世界》2014,(15):120-123
你曾经有过暗恋别人的经历吗? 江语晨.曾经有暗恋过一个学长,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们都一个学校,还每天搭同一部公车,但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话,连认识一下都没有。 你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像电影里女追男的成功率会高吗?  相似文献   

5.
宗守云 《学语文》2005,(3):43-43
“公汽”、“公车”、“巴士”,都可以用来指公共汽车,它们都是“公共汽车”这个概念在向双音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它们有时候可以互相替换,如“我喜欢在公车上看风景或想事情……”“公车”如果换成“公汽”或“巴士”.都是可以说得通的。这样看来。“公汽”、“公车”和“巴士”这三个词语应该是完全等义的,是绝对等义词。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事业单位的各项改革,公车改革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遇到了阻碍和瓶颈。尤其是生产经营类和公益类事业单位中的公车改革问题,由于没有明文规定改革标准,使得公车改革在事业单位中进展缓慢,由此导致整体改革效率低下。从民主、管理、协同等角度分析公车改革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建立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分类模型,探索公车改革在事业单位分类情形下的路径选择,这将为减少新一轮车轮腐败以及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提供更加细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学习期问,只要哪天没有课.我就会和几位同伴相约到附近的学校参观。目的是实地观摩教学.也全面游览校园,感受美国学校与中国学校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徐灿 《语文天地》2010,(10):34-34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挤”这个字列出了3个主要义项。 第一种也就是最本义的解释是:“(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我想,在当今社会中,对这个解释最典型的例词就是“挤公车”。中国人不说乘公交车是“乘公车”或“搭公车”.那是因为搭乘公车的人实在太多了.车外面挤着上车,到了车上就仿佛进了沙丁鱼罐头,满满一车的“沙丁鱼”.让你除了“挤”这个动作外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9.
刘墉 《教师博览》2007,(8):50-51
傍晚,我在台北办公大楼的门前,看见一辆公共汽车驶过,有个黑人正从后排的车窗向外张望,我突然兴起一种感伤,想起多年前在纽约公车上见到的一幕:一个黑人妈妈带着不过四五岁的小女儿上车,不用票的孩子自己跑到前排坐下,黑人妈妈丁零当啷地丢下硬币。但是,才往车里走,就被司机喊住:“喂!不要走.你少给了一毛钱!”  相似文献   

10.
长沙有些地方的地名很好听。比如说,桃子湖。桃子可爱,湖也可爱。粉嫩的.一掐还汪汪的出果汁。那里是沿江风光带上的一个小站,人很少。我总是透过公车的玻璃看到附近中学的小鸳鸯在那鬼鬼祟祟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夏天我是在新英格兰度过的。在新英格兰夏夜的草地上,可以看到许多萤火虫飞舞,突然想起,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到萤火虫了。近年来我长期生活的地方.是没有萤火虫的:北京的市区固然不必说,南加州的郊外也见不到萤火虫的踪迹。实际上,由于未知的原因,美国自堪萨斯州以西的地区.萤火虫就难得一见了。  相似文献   

12.
一天晚上,我爸终于决定为儿子而腐败——开公车送我上学。他是一家宾馆的总经理,在江湖上公事公办出了名。活该我不顺,我爸开公车送我上学只送一天,因为当天下午,也就是九月十二日,我爸所在系统公布了新一届干部  相似文献   

13.
冬至联想     
我始终觉得,我是一个善于联想的人。 冬至这天,一辆公车平稳地行驶在城市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当它循规蹈矩地奔跑时,紧挨着的右前方,一辆本田轿车突然启动,若无其事地横在了公车面前。  相似文献   

14.
俊荣 《良师》2011,(12):14-15
下午放学后,杰克独自一个人坐在学校旁空地上看书的时候,一只燕子挥舞着翅膀吧嗒吧嗒地停在杰克面前。 杰克放下手中的书本,看着低头整理羽毛的燕子说:“燕子啊,我好羡慕你有对翅膀,可以飞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我就不行了,如果没有交通工具,没有公车,没有火车,我哪里都去不成。你知道吗?我到现在还没搭过飞机呢。”  相似文献   

15.
我在还没有读完小学时.就跟着父亲举家搬迁到了美国。进入中学后,我开始叛逆,然后就变成了一个让老师头痛的孩子:调皮、厌学、爱做白日梦.每天憧憬的就是变成一个像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上海生活的四年里.身边的朋友一个接一个地抵挡不住诱惑,投降给了私家车。从前,他们都走路、乘公车、骑自行车,或者叫出租车。但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开着车去上班、开会.然后去加油。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私家车?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回答说.喜欢这种自由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光荣的疤     
从我记事时起.我的脸上就有一块疤。对我来说,这块疤在我上小学前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时,我甚至忘记了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再谈早期阅读(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放 《山东教育》2005,(18):22-23
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美国获得的一些教育信息和教学经验。我从北师大教育系本科毕业.去美国修了硕士和博士课程.博士学位是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我觉得自己最值得一提、也最值得骄傲的经历是我在中国和美国前前后后做了十多年的幼教工作。特别是在美国,在学生时代我是半工半读.在幼儿园里教学;到当了大学教授以后有好几年是兼做学校实验幼儿园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3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到的朋友好心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相似文献   

20.
绿野书屋     
暑假,我去舅舅家。下了公车,还要走十二里的土路。我是个没有方向感的家伙,下了车就找不到东南西北。不过,路两旁的芦苇刷刷地响着,附近还有鱼塘,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我也就觉得这样走着也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