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引言 梁啓超(1873-1929)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選編的《節本明儒學案》一書,可能因爲是"節本"之故,一向少被研究梁啓超生平和思想者所注意,也未受到研究《明儒學案》者所研究.但從書本的內容以及著作目的等處看,此書與梁氏同年所著的《德育鑒》一書,其實與他在逃亡國外時期的政治志業有着莫大關係,而《明儒學案》原書正是他致力於維新運動時的主要思想源泉.本文從《節本明儒學案》的著述背景及內容特色的研究,探論梁氏對清末中國政治前途的感想和主張,對同志的期待以及對中國文化的體會等事.  相似文献   

2.
周步 《寻根》2015,(2):56-57
周小泉就是明朝出生于甘肃山丹、后来定居于秦州(今天水)的一代理学宗师周蕙。周蕙,字廷芳,自号小泉。关于周蕙的文字记载,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清代哲学家黄宗羲编纂的《明儒学案》,大概是最早记述周小泉的文本文献了。《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上)有周小泉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著名学者、启蒙思想家,与同时代的王夫之、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家。黄宗羲早年参加明末东林党人反对阉党的政治斗争。明亡后,组织世忠营,固守四明山,抵抗清兵南下。抗清斗争失败后,返回故里,讲学著述,撰写学术思想史著作,并开始对有关政治制度的研究探讨。康熙十七年,坚辞博学鸿儒之召,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气节。其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孟子师说》、《南雷文定》、《明夷待访录》等。其中《明夷待访录》集中反映了黄宗羲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论节俭为人类之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节俭为人类之美德阎文以儒、道、墨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特别强调"节俭",认为这是人类美德善政的具体表现。尽管各家学派在此问题上的出发点、侧重点与归结点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最先提出节俭是人类美德这一命题的是墨家学派。在《墨子》书中有《节用》、《...  相似文献   

5.
一文征明《雨余春树》的问题石守谦先生在讨论文征明(1470-1559)的书作《雨余春树》时说:"虽在书题上未见与送別有关,实际上却是出自那个转变时的一幅送別图。"石守谦承认此画从主题上与送别未必有关,表面上"只是一幅充满古意、清雅的山水图。"并且,《雨余春树》"不仅仅是对某一状况下、某一苏州地区风景外形的描绘而已",这种山水"与画家对吴地山水的感觉有关","还有深厚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李翱的思想倾向与韩愈基本相同,但在政治主张与哲学思想方面却有自身的特色。他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对现实政治与民生疾苦表现出强烈的关怀,同时致力于儒学理论的创新。他对佛、道二教的批评比同时代人更为理性,善于吸取其中的理论精华,丰富了传统儒学的内容。李翱于儒家众多的经典中,着重表彰《中庸》、《大学》、《易传》、《论语》、《孟子》。其《复性书》以儒为主,综合佛、道二家(特别是佛教)的思想,加以创造性的熔铸,形成一种较为系统的心性理论,补充和完善了儒学在心性论方面的不足,丰富了儒家思想,开启了宋明新儒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性自命出》与《乐记》是反映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两篇重要文献,其中《性自命出》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中的儒家文献,“郭店一号楚墓竹简儒书各篇,与今存传世文献相比,在思想、内容、文字上,与《礼记》最为接近”(陈来:《史料困境的突破与儒家系谱的重建---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研究》,收入氏著《简帛与简帛研究》,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页)。而《乐记》也正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所以二者在思想上的交集可以更加丰富地反映当时儒家思想的面貌。本文拟以两篇历史文献为基础,探讨先秦时期儒家的乐教思想。  相似文献   

8.
以佛解老佛老融通──论马一浮的《老子注》李明友马一浮先生(1883-1967年),名浮,号湛翁,浙江上虞人,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他博古通今,糅合百家.以儒为宗,融通释老,卓然成一家之言。近些年来学界对马一浮"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的儒学观及以佛证儒,儒佛会...  相似文献   

9.
正各位朋友、来宾们:大家好!我争取在15分钟左右讲一个大题目的要点。这个题目是:《17世纪清朝初期中国学术史上的两大家:东南的黄宗羲与关中的李颙》。请大家指正。在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学术史上,群星璀璨,其中东南的黄宗羲与关中的李颙,特色独具,在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一、黄宗羲的《明儒学案》黄宗羲(1617—1695年),其父黄尊素是明末  相似文献   

10.
《一千零一夜》琐谈邑夫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做过一次题为《一千零一夜》的演讲,非常有趣。《一千零一夜》原本是他酷爱的一部书,由他编辑的《通天图书馆》里,就收有此书的两种版本。另外在他所著《永远的历史》一书里,有一篇题为《(一千零一夜)的译者们》的评...  相似文献   

11.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万建中台湾张起钧教授著《烹调原理》一书,他在序言中说:"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论,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的文化)可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从宏观而言,这一判断是有道理的。因文化传统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凡尔纳的《巴黎在20世纪》──一部被埋没131年的科普杰作正文编译儒勒·凡尔纳(1828-1905)1863年岁暮,儒勒·凡尔纳(JulesVenne)收到出版商皮埃尔·朱尔·赫泽尔退回的一部手稿及一封退稿信。信中写道:"我不期望十全十美的作品……但...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在文本上具有政治与文化的双重结构,它表露了梁启超对中国文化历史与现状的隐忧,以及他在日美欧强势文化迫力下的精神反抗。正是由于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因素的复杂影响,小说的写作进程被中断。《新中国未来记》作为政治与文化文本,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一种新小说的范式,更在于体现了作家自身的政治与文化观念,由此提供了一个透析作家自身政治、文化困境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老子“以奇用兵”与企业制胜谋略葛荣晋"以奇用兵"(《老子》第五十七章》),是道家谋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以奇用兵",即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采用"奇术"("绝招")制胜敌人。道家提出的"以奇用兵"之策,为中国历代兵家所推崇与发挥,诸如"三十六计","...  相似文献   

15.
单洁 《华夏文化》2013,(2):47-49
庄子的思想是唯美的、动人的,他用自由无疆的思想境界带给了我们别样的精神享受。在动人的思想境界里和有理有据的诉说中,我们还深深感受到他思想中的哲学性,尤其是"无己"观念。本文以其代表作《逍遥游》为例探究他的哲学思想与理念。一、《逍遥游》文本特点与结构作为《庄子》(《南华经》)的开篇,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说自己十五岁便有志于学问。这学问就是以礼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孔子生长于鲁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在政治上虽不是强国,但在文化上却是东部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因为鲁国保存着西周的礼乐文明,当时的人认为"鲁不弃周礼"(《左传》闵公元年),"周礼尽在鲁"(《左传》昭公二年)。孔子批判职业性的"师儒",又将师儒传播的文化遗产进行改造和提升,创立儒学。  相似文献   

17.
刘咸炘先生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刘咸(1896.11.29-1932.8.9)是四川省近现代卓有成就的一位重要学者,所著《推十书》凡231种,计475卷,涉及哲学、史学、文艺学、校目录学等诸多领域,创意甚多,惜英年早逝(只36岁),而其著作又刊印得不全、不多,以致鲜为人知。1995年本刊曾介绍其中一种《三国志》知意。现值对成折先生百年诞辰,成都古籍书店影印出版了他的《推十书》。发掘、研究巴蜀文化遗产和有价值的学术著述,是本刊的一个任务,在此特选刊了肖父教授为《推十书》影印本所写的序言,希望对刘威诉先生的研究有所促进。标题为编者所加。《推十书》,…  相似文献   

18.
快乐神仙书     
快乐神仙书──序李绍昆博士《弥尔敦与中国智慧》[美]罗拔·德基博士天下之乐,莫过于研究儒、释、道三家不同的悦乐哲学,并将它们融为一炉而合成一个大和谐。-吴经熊-(见《中国哲学之悦乐》)亲爱的读者,李绍昆著《弥尔敦与中国智慧》即将问世,作者问序于我,拜...  相似文献   

19.
陈拙 《华夏文化》2000,(1):62-64
梁启超之所以为清末民初学术界的卓然大家和新史学奠基人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对学术史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回顾梁启超对学术史研究的成败得失并对其研究方法及成果进行科学评介,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以下仅就梁启超所著《近世之学术》和《清代学术概论》这两部学术史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20.
林夏 《寻根》2009,(5):98-99
《寻根》2009年第2期《“宙合方圆”:客家土楼的生命世界》(韩振华、赵娟)谈及圆土楼与方土楼孰先孰后,使我想到也曾触及这一问题的林嘉书的大作《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林先生是客家学研究专家,对土楼研究取得了尤为卓著的成果。这部书与他的《客家土楼与客家文化》、《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