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上海市总工会决定,自2011 年起,每年命名 20 个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十二五"期间共命名 100 个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此后将动态保持在 100个左右。为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管理,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2012 年 6 月 15 日上海市总工会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从体制机制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为劳模创新工作室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漯河供电公司作为河南省电力系统首批创建“劳模工作室”试点之一,成立了以获得漯河市十大优秀青年、省电力公司技术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袁正华命名的“袁正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工作室的特色逐渐显现,服务对象进一步细化,劳模效应不断放大,在队伍培训、科技创新、技术共促、传帮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漯河供电公司作为河南省电力系统首批创建"劳模工作室"试点之一,成立了以获得漯河市十大优秀青年、省电力公司技术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袁正华命名的"袁正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工作室的特色逐渐显现,服务对象进一步细化,劳模效应不断放大,在队伍培训、科技创新、技术共促、传帮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彰显品牌效应,劳模引领作用大"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管理上认真细致,技术上挑得起重担。"这是同志们对袁正华的评价。他负责开发了漯河供  相似文献   

4.
2008年,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了以江苏省劳动模范徐健为首席专家,以控制专业团队为班底的"徐健创新工作室",这是华电集团、也是常州市首家以劳模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3年来,徐健创新工作室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励山东省各地各单位为广大劳模和职工发挥聪明才智搭建有效平台,根据《山东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经层层推荐和评审,山东省总工会决定,命名姜和信创新工作室等16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首批山东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本文介绍的就是全国劳模姜和信和他的创新工作室。  相似文献   

6.
劳动模范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天津电力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放大劳模的作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把充分发挥劳模的引领示范作用与深化职工创新活动有机结合,提升工会工作价值的新探索、新尝试。  相似文献   

7.
《中国职工教育》2015,(3):13-15
<正>在2014年11月26日召开的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上,97个工作室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会议并向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代表颁发证书和奖牌。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国中在讲话中说,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进一步研究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树立一批典型,推出一批经验,对于弘扬劳模精神,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模创新工作室拓展  相似文献   

8.
<正>公司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会、省总工会关于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工作要求,以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为抓手,持续深化公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活力。目前,公司已建成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70家,其中"娄先义工作室"、"汤正汉工作室"分别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能源化学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效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劳动模范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当前,上海电力正处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放大劳模的作用。检修公司工会紧紧极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把充分发挥劳模的引领示范作用与深化职工创新创效活动有机结合,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技术攻关、专利申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中,融入中心,主动作为,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劳动模范彭静,是临沂供电公司营销部电费与营业室一名副主管,先后被授予"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国家电网公司"十佳服务之星"等荣誉称号。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临沂供电公司以彭静为带头人,成功打造了"彭静劳模创新工作室"。2012年该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山东省电力公司授予"创先争优金牌团队",2014年被命名为临沂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瞄准短板,干出来就是亮点。每当临沂公司营销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124-12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五一前夕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必须大力发挥劳模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全国总工会关怀及上海市总工会的推动下,我市各行各业陆续出现了一些以著名劳模名字命名或领衔的创新工作室,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2011年以来,由市总每年命名20个"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有力推动了全市各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发展,促进了劳模培育机制的创新。商贸企  相似文献   

12.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适应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国家需要而产生的,是工人阶级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的伟大创举,对保持和发展劳模先进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活动。全国各地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涌现,呈现出喜人的效果。以上海市为例,截至目前,上海市以劳模或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姓名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发展到228个,对上海市的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澎湃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青岛市总工会探索创新服务发展大局,大力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建劳模创新工作室102家,命名青岛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5家,取得创新成果2600多项,获国家专利790项。青岛市拥有青岛市级以上劳模14000名,2012年,青岛市总工会决定在全市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提出"一年抓典型、两年建百家、三年创品牌"的创建目标,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2013年6月在青岛卷烟厂隆重举行了首批  相似文献   

14.
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分重视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先后在《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关于加强劳动模范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作出具体部署。2013年12月,全总副主席陈豪同志在十六届二次执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全国职工素质工程,加强职工技术技能培训、技能比赛,普遍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选树首席员工、金牌工人、技能带头人等活动。本文试图结合发电厂劳模工作室创建实际工作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创建了李刚劳模创新工作室、铁钢职工创新工作室、轧管职工创新工作室等以劳模领衔、职工参与的职工创新园。该创新园努力搭建劳模创新平台,打造劳模创新团队,推出优秀创新项目,在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破解生产一线瓶颈和难题、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总工会本着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丰富劳模时代内涵,放大劳模品牌效应的原则,为劳模和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发挥作用、展示才能的平台,于2011年在全市开展了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出台创建劳模工作室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了以江苏省劳动模范徐健为首席专家,以控制专业团队为班底的"徐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突出技术创新这一主线,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培养知识技能型复合人才为方向,打造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工作室的创建和运作,完善和健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初步实现了领导认可、企业受益、员工提高的目标,培养和造就出一批德才兼备、业务精通、创新力强、层次较高的创新型人才队伍。2011年"五一"前夕,"徐健创新工作室"喜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大连市总挂牌成立的85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3年来创效2.38亿元。由于看到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巨大潜能,各工作室所在单位少则投入10万元,多则投入80多万元,支持力度远超工会提出的1:1资金配套标准,形成了支持创新热。2011年6月,大连市总出台《关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施意见》,启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随后,2012年12月,大连市总又制定《劳模创新工作室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给每个工作室2万元资金支持,同时要求各工作室所在单位按不低于1:1比例进行配套。  相似文献   

19.
劳动模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民族精英、国家栋梁、社会中坚、人民楷模。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与进步的迫切需要。文章分析了新时期校企合作共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必要性,指出了改进和创新选拔、培养和表彰更多创新型的劳模先进人物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先锋示范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创先争优的热情,2007年以来,镇江市总工会开展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通过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经验交流会,加大创建工作推进力度,目前全市已建成劳模创新工作室50个,完成技术攻关260多项,获国家专利65项,产生经济效益46亿多元,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工作抓手,成为带有感召力、富有创造力、具有凝聚力的有效工作载体,为镇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