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目的: 1983年5月由广西区体委、区教育局组织的壮族少年体质研究组,在柳州地区教育局、来宾县教育局、体委的合作下,在来宾县对壮族少年的体质进行了试点调研。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初步探索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少年的体质现状和特点以及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少年儿童体质调研的规律和经  相似文献   

2.
唐新宇 《安徽体育科技》2015,36(3):80-82,87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贵州民族大学体质测试中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远未达到80分的标准要求;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整体身体形态良好,汉族男学生在身高、体重要优于少数民族男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身高要好于汉族大学生;汉族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要优于少数民族学生,汉族女学生身体素质要好于少数民族女学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甘肃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对甘肃省五所高校近三年的1859名藏族、回族、土族、东乡族、裕固族男女少数民族大学生(19y-21y)进行测试与分析。采用实地测试法、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选取10项指标:身高、体重、克莱托指数、BMI、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指数、体前屈、50m、立定跳远进行分析。结论:(1)影响甘肃省男女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是由4个主要因素(共性因子)构成。男大学生为:营养状况因子、心血管机能因子、柔韧因子、爆发力因子,女大学生为:营养状况因子、心血管机能因子、身体素质因子、身高因子。(2)营养状况因子和心血管机能因子是影响甘肃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3)藏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优于回族、土族、东乡族、裕固族,裕固族和东乡族男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较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目前02级3400名男女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追踪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身高和体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已趋于平缓;(2)男、女大学生体质指数分布曲线呈“细峰右尾”型;(3)男、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数)以及身体素质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体质状况,研究以8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法和实验法分别对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体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城市男大学生在在身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肺活量显著性大于农村男大学生(P<0.05~0.01),而引体向上显著性小于农村男大学生(P<0.05);而城市女大学生的身高、50m和仰卧起坐均显著性好于农村女大学生(P<0.05).②独生子女男大学生在在身高、体重、胸围和皮褶厚度显著性好于非独生子女男大学生(P<0.05~0.01),独生子女男大学生的握力显著性好于非独生子女男大学生(P<0.05),而的引体向上和1 000m显著性低于非独生子女男大学生(P<0.05~0.01);独生子女女大学生的身高、胸围、皮褶厚度显著性高于与非独生子女女大学生(P<0.05~0.01),而握力和800m却显著性低于非独生子女女大学生(P<0.01).③农村大学生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显著性高于城市学生(P<0.05~0.01).④独生子女组的在总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敌意因子均显著性低于非独生子女组(P<0.05~0.01).结论:城市生源大学生的体质显著性好于农村生源大学生,但城市生源大学生的皮褶厚度显著性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好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甘肃省高校东乡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测试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省五所高校2006级-2010级的东乡族大学生共366人(男218人,女148人)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选取BMI指数、肺活量、台阶指数、立位体前屈、50m、1000m(男)/800m(女)、立定跳远7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东乡族男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中台阶指数、50m、1000m、立定跳远影响程度较大,而体前屈、肺活量较小.(2)女大学生06、07、08年50m、800m和立定跳远在体质综合评价中影响程度大,肺活量影响程度较小.近两年身体形态在女大学生的体质评定中重要程度有所增加,耐力素质在评价中一直起非常重要作用.(3)东乡族男大学生近5年体质优劣的时间顺序为:2007年>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东乡族女大学生体质优劣排序为: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表明东乡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逐年变差.  相似文献   

7.
采用体质测定法和田野调查法,通过对汉族和彝族大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彝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显著性优于彝族男大学生,彝族男大学生在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指标优于汉族男大学生,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彝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体质测定法和田野调查法,通过对汉族和彝族大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彝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显著性优于彝族男大学生,彝族男大学生在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指标优于汉族男大学生,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彝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探讨印刷品、自主管理和完全运动3种不同类型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印刷品模式开展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肥胖)前后测有显著差异;以自主管理模式开展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男)、1 000 m(男)/800 m(女)、仰卧起坐(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前后测有显著差异;完全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 000 m(男)、仰卧起坐(女)前后测有显著差异。多重比较(Tukeymethod)进一步表明,以印刷品模式开展的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的培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大学生体质因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因子分析法 ,对 1991、 1995年测得的广东省大学生体质指标[1] 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体质因子由体形、身体素质、视力、身高、血压、柔韧、脉搏等因子构成 ;城、乡、男、女大学生各体质因子的贡献率基本相同 ;体脂对体质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4所高校2880名男女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发现男女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率、项目选择、锻炼兴趣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并从生物学差异、社会性别文化、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对高校的课余体育建设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男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多于女生;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因素;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所用时间差距较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男生体育锻炼的项目以篮球为主,女生以健美操为主;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男女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比例偏差大。针对大学生锻炼的现状并作出相应的研究对策,以及对大学生和学院领导在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作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和t检验等方法对不同腰臀比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男女生腰臀比特征呈显著性差异,男生的腰臀比基本正常,仅5.23%的人为臀部型肥胖,而臀部型肥胖与腰部型肥胖女生分别占31.73%与3.07%;不同腰臀比对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会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大学男女生腰臀比与身体素质的相关性也呈显著性差异,男生与身体素质指标均呈显著相关性;而女生仅与握力和握力指数呈显著相关性;不同腰臀比对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会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人群数据的系统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四川省幼儿的体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研究人群,选取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等作为分析指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等人群体质状况进行分析,并与2005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结论:四川省幼儿体质合格率达86.1%,总体呈现性别无差异、城镇明显优于乡村的趋势,综合评价状况属于中上水平;比较2005年监测结果,其总体合格率下降1.3%。四川省幼儿身体形态指标呈现出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的变化趋势,城镇大于乡村,男性大于女性。幼儿身体指数指标表现为城镇幼儿的身体充实度大于乡村幼儿。四川省幼儿素质指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变化趋势,男性在力量、速度、弹跳力、协调与平衡能力方面好于女性,女性的柔韧性好于男性。城镇幼儿的柔韧、速度、弹跳力、力量、协调能力与乡村幼儿无差异,而平衡能力低于乡村幼儿。与2005年监测结果对比10m折返跑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attitudes on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A measure of parental attitude (their sport participation when being young)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he child's behaviour is needed. Using data from the sixth wave of the Taking Part Survey (n =14,002 adults and n =1116 children), a matching estimator analysis is conduct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are substantial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of behaviours, in particular for male adults and male children. Furthermore, while an effect is observed for female adults and male children, female children's sport participation is only marginally influenced by female adult's physical activity when growing up. The results imply that promoting sport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seems to be a fruitful strategy in creating a sporting habit and promoting sport participation when being older. However, there are challenges to be overcome in promoting female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关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力活动概念研究大学生体质、体力活动现状及相互关系。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1所院校共抽取研究对象2 614人,其中男生1 313人,女生1 301人。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力活动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总体良好,男生体质综合得分、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均优于女生;男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为9.5%,女生低体重发生率为24.5%,身体成分不合理对体质健康构成负面影响;大学生大中强度体力活动主要来源于体育课,课余时间体力活动偏少,女生活动比男生少,大学生每天静坐时间较长;每周有规律地参加大中强度体力活动,尤其是大强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大学生包括心理因素在内的体质指标所作的因子结构研究,揭示了大学生体质指标线性组合的规律性和逻辑性,以及男、女性别间在体质因子结构上存在差异的显著特点,从而为我国大学生体质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闽南师范大学“阳光体育”工程开展的效益,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10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年份体质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不同身体素质间的相关性分析.数据来源闽南师范大学2010年和2013年两次体测数据.结果显示:2010级男女大学生在不同年分的身高体重、呼吸机能和速度素质等方面成绩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力量素质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表明2010级男女大学生通过大学三年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运动和身体指标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可知道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大学身体素质的影响不明显,部分身体指标甚至呈下降趋势.建议高校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和监管,并注重大学生的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六、七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身体自尊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初中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男生与女生的身体自尊具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身体自尊的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具有显著作用;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对身体自尊的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四个维度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频率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量对身体自尊的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22名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专家问卷法从45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28项复选指标,并对22名运动员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确定能有效反映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男运动员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及女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并采用百分位法制定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男、女运动员体能各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