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作为我国魏晋时期两大主要社会思潮的玄学和佛学,以其“玄虚”的思想内容和抽象的思辨形式,曾经在当时的意识形态领域,各树一帜,并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过久远的影响。但是,究竟如何正确地认识魏晋玄学与佛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佛学从属于玄学,或者说就是玄学的“变相”和“发展阶段”,还是佛学从当时的需要出发,融合改造了玄学,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笔者拟从分析道安佛教哲学思想的形成入手,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从魏晋时期的社会主导思想入手,分析其对体育发展的影响。在魏晋时期的主导社会思想中,玄学和道教对体育发展的影响较为深远,在其熏染下,围棋、投壶和养生项目有了较为突出的发展,影响了这一时期的体育风尚,形成了"重娱乐""尚养生"的风气。认为,社会主导思想是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所具有的时代特点也受社会主导思想的影响,对体育的发展有着比宣传或者政策更为持久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陈俊早 《美育学刊》2021,(5):98-104
基于魏晋六朝时期社会环境和精神世界的动荡和改变,宗教信仰和思想对以“神”为重要范畴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以重“神”为核心的人物品藻和艺术品评系统;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以“形神关系”为主线的审美理论;在民间信仰的背景下,产生了以《搜神记》为代表的神怪小说和文人神话。从这几个方面看,“神”这一概念中的审美自觉性、超越性、个体性、民间性、世俗化等特点日益显著,也进一步影响了魏晋六朝时期社会的审美心理和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4.
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及玄学盛行 ,在此二者的互动下产生了魏晋时期特有的审美风尚———魏晋风度。王羲之《兰亭序》最具体地反映了晋人“哲学的美” ,是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王羲之书风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有时表现为后人对他的艺术精神的把握与宏扬 ,有时则表现为后人对他的技法的临摹学习 ,前者的影响是积极的 ,后者的影响却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5.
魏晋时代,是玄学唱主旋律的时代,是高扬人性的时代。玄学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思潮,在二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对中国美学的勃兴和繁荣,提供了理论的基石和心灵的土壤,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催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魏晋以来,“有无(动静)”之辩长期成为天道观上论争的中心。盛行的玄学和佛学唯心主义都以“虚静”为世界第一原理;虽然不断遭到唯物主义者的批判,但都未能真正驳倒它们。向秀、郭象提出了有无统一的思想,却陷入了相对主义。柳宗元、刘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以和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我国传统养生学基本理论时,学术界有“以动养生”、“以静养生”两种观点曾引起广泛的讨论。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未能概括和全面反映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实际。其实,历代各派养生家在“和”这一意义上达到了共同的看法。本文以具体的事实论证:“以和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道法自然”观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在这一认识前提下派生出的顺从自然、恬淡修身的生命理论,包括:“贵身”、“惜身”的生命意识观;“名与利”、“得与亡”,、“荣与辱”对立统一的生命价值观;“上善若水”内外兼修的养生境界观以及“守中”的合理健身观。老子的生命观对现代学校健康教育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积极参与健身养生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郭象的《庄子注》把魏晋玄学推向新的阶段,促进了儒道合流、各家互融的发展趋势。《庄子注》提出了具有调和色彩的“独化论”想思,改造和综合了当时有、无两派的基本哲学观点;在表达这一思想的过程中,又形成他的一套完整的独具风格的范畴体系。这是郭象哲学想思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郭象注释《庄子》一书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庄子注》的哲学范畴,在内容上非常丰富,在形式上又非常新颖。郭象无拘于原旨,按照魏晋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融会先秦以来儒道二家之所长,综括魏晋  相似文献   

10.
在玄学思潮兴起的社会背景下,王弼背离汉易象数易传统,自标新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得意忘言的文本观,并对易学诠释维度和方法进行了全面革新,从而建立起了魏晋时期经典诠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王弼完成了中国传统诠释学史上的一次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