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一、就“易”一名三义论“乾坤”中的辩证法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易便是变易的易”,是《易经》中三个基本观念(易、象、辞)之一。这显然把:“易”简单化了,一个“易”字本身就是辩证法。郑玄作《易赞》及《易论》提出“易”一名而含“易简”、“变易”、“不易”三义的说法(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  相似文献   

2.
黄杰 《寻根》2008,(2):85-92
罗敷是谁?以《汉语大辞典》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罗敷:古代美女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壬家令……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歌》以自明焉。…或谓“罗敷”为女子常用之名,不必实有其人。如《孔雀东南飞》即有“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然“罗敷”这个名字,究竟有些别样,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张崇琛 《寻根》2003,(1):40-41
古有元日饮屠苏酒之风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其俗至宋时犹存,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陆游《除夜雪》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皆咏其俗。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屠苏”原为房屋之名,字本作“”。《广雅》:“,庵也。”《广韵》:“,草庵也。”《太平御览》卷一八一引汉服虔《通俗文》:“屋平曰。”后径写作“屠苏”。如《三国志·曹真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云:“(李胜)为尹,岁除,厅事前屠苏坏,令人更治之…  相似文献   

4.
王振平 《世界文化》2008,(11):37-39
为庆祝出刊1000期,美国《娱乐周刊》推出了一份“新经典”榜单,在1983—2008年这25年间出品的电影、图书、电视和音乐等多种文化娱乐产品中,分别选出了100部最佳作品(产品)。百部最佳图书之首为科马克·麦卡锡的《路》、第二和第三名分别为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和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其实早在2006年,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乾隆皇帝弘历执政之初,国势强盛,弘历本人酷爱绘画,尤重视对古代书画的收集。当时皇宫中收藏的古代书画盛况空前,蔚为大观。乾隆收到王羲之《快雪时晴贴》、王献之《中秋贴》、王蔚《伯远帖》等珍贵墨迹,认为是三件稀世之物,庆幸之极,乃名其室合为“三希堂”。  相似文献   

6.
吉霞 《寻根》2006,(6):102-103
北,《说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唐兰在《释四方之名》里也说:“北由二人相背。引申有二义:一为人体之背,一为北方。”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也说:“北,甲骨文写作,与小篆同,象二人相背之形。北就是背的初文。”  相似文献   

7.
曾格格: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为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乐研究会会员;中国敦煌艺术剧院特邀演奏家;“华韵九芳”演奏家之一。曾格格:因演奏敦煌《伊州》、《箫韵》等古曲,获“千年玉笛第一人”美称。其录制演奏的《洵阳遗韵》被中央电视台评为“经典之作”。因出色表演,在澳门敦煌艺术节上受到澳督赞誉并被接见。曾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第二名。在奥地利金色大厅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等曲目大受欢迎。江泽民主席为她亲笔题辞:“笛声言志,精益求精。”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相似文献   

8.
戎装雅芳     
个人艺术档案雅芳,浙江宜兴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文工团女高音歌唱演员。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1991年获全国“天才杯”声乐大赛银奖;1992年获全国“华声杯”演唱大赛金奖;1996年获中央电视台全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总政治部第一届“军神杯”MTV军歌大赛银奖;1997年获全国武警歌手大赛第一名;曾参加中央电视台建党73周年晚会;“心连心艺术团”赴延安慰问演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春节歌舞晚会等。演唱曲目有:《我爱橄榄绿》、《黄河壶口》、《我是中国人》、《大三峡》等。业内人士都说:她是唱大歌的。素描…  相似文献   

9.
襄王云雨辨     
吴宗海 《寻根》2006,(4):108-108
自从宋玉《高唐赋》面世后,“巫山神女”、“云雨”、“阳台”等词,常见于古诗词曲,小说中更多。例如李白《清平调三章》之二:“云雨巫山枉断肠”、李商隐《无题》:“神女生涯元是梦”等。但关于这场男女欢会的男主角,有人却说是楚襄王,如李白《襄阳歌》:“襄王云雨今安在?”还有多人,暂不举。  相似文献   

10.
京剧是综合艺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多种成份,而以歌舞为主。在中国戏曲中,京剧的表现手段是比较丰富的,但从具体剧目来看,则有不同的类型:有的唱、念、做、打俱全,如《龙凤呈祥》、《空城计)等;有的以唱为主,称为“唱功戏”,如《玉堂春》、住进宫》等;有的以表演为主,称为“做功戏”,如《拾玉镯》、《审头刺汤》等;有的以武打为主,称为“武戏”,如《三岔口》、(闹天宫》等;有的载歌载舞,如粮妃醉酒》。《洛神》等。京剧的舞台,过去没有大幕,一般只有~张带“桌围”的桌子,两把带“椅披”的椅子,称…  相似文献   

11.
炎帝八世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帝八世考□何光岳一世炎帝神农氏。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易·疏》作“任巳”,《北堂书钞》二十三引“佳巳感神龙,而生神农”,“佳”即“任”之误)。有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游华山之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常羊(《易·...  相似文献   

12.
“龟兹”读音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兹”读音辨正冯洁轩一龟兹和龟兹乐“龟兹”是西域国名的对音,龟兹国地约当今之新疆库车。译为“龟兹”,最初见於《汉书)},但《汉书》所记有两处“龟兹”:一见於《西域传》,是为龟兹国;一见於《地理志》,则为龟兹县,地当今陕北榆林,与龟兹国相距甚远,乃是...  相似文献   

13.
王宇信 《寻根》2008,(4):125-129
前不久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页地名“宁”字条下说:“宁,商周地名。春秋为晋邑,即今河南获嘉县。《左传》:文公五年(前622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杜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韩诗外传》卷三,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秦置修武县于此。”  相似文献   

14.
人参琐谈     
石云涛 《寻根》2002,(6):61-63
中国人早就发现了人参的价值。“参”古作“葠”,又作“葠”。在中国,至迟在汉代的文献中已有人参的记载,如《春秋运斗枢》、《礼斗威仪》、《异苑》等。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中称为“人微”,有人认为“微”乃“葠”字之讹。所以叫“人参”者,李时珍在他著名的《本草纲目》一书中说:“年深渐浸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葠、神草。”他说:葠“亦浸渐之义,葠即浸字,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从简便尔。  相似文献   

15.
陈玮 《寻根》2006,(5):129-135
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和夏朝初期,古蜀族就在今川西地区建立了酋邦政权。扬雄《蜀王本纪》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日柏漫,又次者名日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古蜀国第一代先王蚕丛乃帝颛顼之后,与夏、楚同系。蚕丛所统领的部落称蚕丛氏,乃古蜀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氏族系统,兴起于岷江上游河谷。《蜀都赋》章樵注引《先蜀记》载:“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其地在今四川茂县的叠溪。  相似文献   

16.
清明节考源     
清明节考源杨琳“清明”一词作为节气之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现。如《逸周书·时训》:“清明之日,桐始华。”《管子·幼官》:“十二,清明,发禁。”但节气并不等于节日。节气只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节日则要有一定的庆祝纪念活动及相应的仪式习俗。那么清明节气是怎...  相似文献   

17.
北宋司马光《古孝经指解》所据经是目前传世最早的《古孝经》,南宋以来凡谈《古孝经》都依本于此。清鲍廷博还将“指解本”经提出来,冠以“宋本古孝经”之名刻入《知不足斋丛书》之中,《四库全书》也照样收录。今人还用传世“指解本”与日本传《古孝经》相比较,认为“日本传本比‘指解本’时代更早、内容也更可靠”。本通过考察传世“指解本”《孝经》和大足石刻范祖禹书《古孝经》,发现今传《古孝经指解》并非司马光的原本,而是经过后人改编,将其与范祖禹《古孝经说》、唐玄宗《今孝经注》相合并,在经上已有很大改动,已不再是司马光作《指解》时的原本了。后人根据传本《指解》经来考察《孝经》的今古问题是非常靠不住的。本认为,为了恢复司马光原书的旧貌,应以大足石刻本“古”对传世《指解》进行重新整理和校正.  相似文献   

18.
李金坤 《寻根》2003,(6):40-41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古代,人们以《诗经》作为教化人的范本,称为“诗教”。《诗经》内容丰富,自古迄今人们多喜欢从《诗经》文本中取名。人们取名于《诗经》,一般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是直接采用句中之成词。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见《小雅·信南山》:“祀事孔明。”孔明,意谓完备周详也,此正是诸葛亮为人处事的性格特征的体现。我国原外交部部长钱其琛,其名出自《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琛,珍宝。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邦国,名字出于《鲁颂·宫》:“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邦国,即国家。当代著名诗人贺…  相似文献   

19.
再谈女祸诗     
本刊上期所载拙文《谈女祸诗》中,笔者引用了唐人崔道融、杜牧、韦庄,以及清人赵翼等人的诗;而且指出这些诗的题旨,都可归结为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说的:“女宠虽自古为患,其过终在男子。”顾义思名,应把那些诗称为“反女祸诗”才对。历史唯物论昭示我们: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占统治地位。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反女祸诗只出于少数正直清醒的文人墨客笔下,占主导地位的,还是那些强词夺理的以女姓为祸水的诗篇。我们披展两首如下:  相似文献   

20.
顾关元 《寻根》2002,(5):108-109
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发明是古代的一件大事,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说》日:“车,舆轮之总名也。”段注:“车,以人所居,故《考工记》日:‘舆人为车。’‘车,舍也,行所处若屋舍也。”传说,车最初为黄帝所造,少吴时用牛来牵引,至禹时才开始由奚仲改用马来牵引。《吕氏春秋》及《山海经》等古籍又有车是由夏代的奚仲父子发明之说,其实奚仲父子只是对原来的车作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