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发音验证的方式,证实汉语辅音系统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辅音系统产生了负迁移作用.英语中那些与汉语相似的语音是习得的难点,学生用汉语的语音去代替与英语相似的语音,产生负迁移现象.这种负迁移现象不仅发生在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中,也发生在英语专业的学生中.  相似文献   

2.
音渡不仅仅是一种读音规则和发音技巧,它以其独有的形式连接了语音和意义。本文旨从音节结构角度入手,分析音渡对不同音节结构划分的影响。此外,描述了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音渡特征并且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最后,从音渡角度出发,针对汉语的“负迁移”影响对英语语音教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优选论可以利用普遍的、可违反的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分析、预测并解释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音节首辅音丛sC/sCC的习得.研究发现,学习者对所测辅音丛的习得经历了一个制约条件交互调整、制约条件的序列从汉语的等级排列到英语的等级排列的过渡.对音节首辅音丛的优选论分析表明,中介语音系存在非标记性隐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受试学生英语读音情况分析以及他们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出现的插音类、删音类和替换类等主要错误的优选解释,建立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音节时,受汉语普通话音节制约条件影响而生成的典型的制约条件初级等级序列。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典型的制约条件初级等级序列,随着显性语言形式的不断输入,学生习得英语音节结构经过了标记性制约条件的降级。这种降级模式表明二语习得是一个由错误驱动的、音节结构的制约条件重新排序的、递进式的习得过程。  相似文献   

5.
豫方言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对目标语言的迁移体现在二语习得的方方面面。从地域性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来看,在音节、重音、节奏、元音、辅音等方面,都有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语音教学中更需要重视方言对英语习得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英语音节音位与汉语音节音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语音系统。英语和汉语在音节构成与组合、音位数量与性质等方面都存在异同。汉语音节通常是辅音加元音,英语音节的最大特点是有各种辅音群;英语单元音其音长可造成意义的区别.汉语单元音数量少,每个音要承担较多的功能;英语双元音两音相对独立,汉语双元音浑然一体;发英语三元音时气流为强-弱-强,汉语为弱-强-弱;英语辅音清浊的对立为“区别性特征”,汉语的送气、不送气的对立为“区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敲门砖.不同语言中语音的共性构成了语音正迁移的基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汉语普通话习得之后,英语的学习必然受到母语影响.因此,了解普通话与英语发音之间的共性,矫正普通话语音中存在的问题,对英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具有一定的正迁移作用.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方法论证普通话语音矫正对英语语音习得正迁移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过有效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效应,提高学习者英语发音水平.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对德语和英语来说比较简单,汉语的音节尾辅音只有鼻音n和ng,而德语的音节尾辅音可以多达4个。本文的实验选取了12个代表三种不同德语水平的中国学生作为发音实验对象,还选定了两位德语本族语的发音人作为参考。每位发音人朗读102个带有不同音节尾辅音的德语单词和20句含有较多音节尾辅音的德语句子。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主要采用元音插入(epenthesis)、辅音脱落(deletion)和辅音替换(substitution)的方式处理德语音节尾辅音的发音。有些发音的偏误可以从汉语中寻到原因,有些偏误现象则可以从第一外语英语中找到解释。统计数据表明,随着德语水平从初级、中级到高级递增,学生对音节尾辅音的发音偏误也逐渐减少,这意味着音节尾辅音发音的偏误是可以不断改进甚至完全克服的。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42):74-75
语音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二语习得者在发音过程借助母语语音体系来感知和辨认外语的语音体系,语音迁移现象由此而产生。粤语中大量存在的英语借词现象给母语为粤语的英语学习者造成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促进了语音的迁移。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粤语中高频率英语借词的发音和正确的英语发音,归纳出母语为粤语的学习者在英语发音存在的问题。这些发音问题具体表现在闭塞音、摩擦音、鼻音和舌侧音四类辅音音节及部分元音中,英语教师在语音教学中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减少语音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征作以比较,找出二者在发音方式、音位、音节组合、音调、节奏以及音渡等方面的主要差别,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避开汉语语音的负迁移,习得地道的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11.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作为汉语的一个变体,昆明方言与英语在音系特征上存在着一些异同点。语言的对比特别是语音的对比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尤为重要。将昆明方言语音语调与英语语音语调从音段和超音段两个层次作对比分析,探索到两种语言的音系差异,以克服在英语语音语调学习过程中方言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英语通音/1,r,w,j/和汉语中的/1,r,w,y/在发音方式和发音部位等方面既存在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对比分析假设为指导,详尽叙述英汉两种语言中通音的语音特征和声学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试图解释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可能忽略的问题,希望引起语言学习者和语言教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汉语音节是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读音就是 1个汉语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 3部分构成。普通话音节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规范读音就是 1个普通话音节。它由 2 1个声母、39个韵母和 4类声调组合构成  相似文献   

14.
英汉属于通过两种不同语系,其语音有相同(似)及相异之处,母语为汉语尤其是汉语方言的人对英语语音学习会产生一定的负迁移影响。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取样等方法,可分析广西不同方言区大学生英语语音发音的不同特征,了解广西大学生英语语音发音水平现状:不同方言区的大学生英语语音水平整体不高。高校应加强语音教学,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作为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赣方言的语音结构系统具有自身的特点。文章从语言迁移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赣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了教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作为汉语的一种地域变体.湖州方言具有结构系统上的自身特点。如果以对比语音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着重从元音、辅音、声调等维度探讨湖州方言的语音体系对英语语音子系统习得的负面影响.那么就会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克服方言语音的负向迁移.习得准确的目标语语音系统,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母语对二语学习的影响是深刻的,二语水平较低者在二语学习中常常依赖母语思维。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的影响,如句法层面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在其初级阶段就普遍存在。运用对比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句法层面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解读汉语和英语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也有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母语负迁移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尤其是学习者自身的方言是语音习得的一大主要障碍。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理论支撑,分析了甘肃省河西地区方言的语音特征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只有充分了解了河西地区方言与英语语音的具体差异,才会较大程度的改变该地区英语学习者的语音面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音系硫,结合安徽方言区学生语音状况的实际调查情况,研究安徽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存在的负迁移现象,并针对负迁移的影响提出可行的语音矫正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英汉对比研究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对比分析了解英汉语言在音节构成、音高及重音与语调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对英汉元辅音系统、音位系统、音节结构特点和英汉声调语调等方面的对比,找出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同时介绍山东方言的一些主要语音特征,通过对比说明英汉语音差别对中国学生、特别是山东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影响,从而帮助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