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赤峰如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与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赤峰经济发展中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国内承接产业转移趋势入手,阐述了赤峰市承接转移转移所面临着机遇,深入分析了赤峰承接产业转移条件与制约因素,根据赤峰现有产业基础和特点,探讨了赤峰不同行业选择不同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及重点产业。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飞仁  栾贵勤 《科技与管理》2011,13(3):20-22,26
产业转移对于促进江西在中部崛起有重大意义,通过偏离——份额分析发现目前江西产业结构不合理、区位优势不强,另外,江西的环境污染主要由第二产业引起,第三产业影响不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江西应结合现有主导产业、注重发挥要素的聚集效应、保护现实环境、结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进行转移和承接。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承接东部工业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重庆市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分析重庆市承接东部工业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承接顺序;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重庆市承接东部工业产业转移的具体方案并分别对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理论替代与理论修正,实验方法在该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在产业发展情况、区域发展带动能力、软硬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现状,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承接产业转移可按照"一核、两带、三圈、四群、五轴"的布局进行有序转移,充分将与当地资源优势结合,进行有选择的承接,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作为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缓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论文用区域产业聚集指数确定了东部五省一市(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上海)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用单位企业工业产值确定了重庆具有区位优势的产业,提出了重庆继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建议以及重庆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关注的自身问题。  相似文献   

6.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毅 《科技广场》2003,(2):24-25
中共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江西要成为“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定位和发展思路。这是推进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科学正确的战略选择。在“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建设中,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承接产业转移使江西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结构进一步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态势,就是正在向世界主要的制造业产地和出口基地方向加速发展,即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基本条件,在江西都有潜在的或现实的优…  相似文献   

7.
为使兰州新区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本文利用SWOT方法详细系统地分析了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外部环境,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数模型,从产业集聚的视角下对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采用2004—2009年兰州工业数据,对其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根据计算结果对兰州各个产业的集聚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兰州新区重点承接产业的选择和承接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在促进中部崛起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态势的调查,分析了河南省承接转移过程中的行业选择与人力资源关系,并结合河南省实际,提出促进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从转移产业的产业类型视角对集群式转移企业与承接地政府的"转-承"行为进行理论及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低产值-低利润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演化均衡为{不转移,不承接};高产值-高利润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演化均衡为{转移,承接};低产值-高利润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演化均衡为{转移,不承接};对于高产值-低利润产业集群式转移,如果能在集群式转移企业与承接地政府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则可以促使均衡从{不转移,不承接}走向{转移,承接}。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有效地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在分析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以加快实现承接产业国际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