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国十条"),提出了京津冀地区2017年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25%,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μg/m3左右的目标。"大气国十条"实施以来,北京、天津和河北相继出台了对应的行动计划,分别从"控煤"、"控车"、"控尘"、"控工业污染"和"控新建项目污染"等方面部署了防治措施。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研究团队从观测和模拟的角度对该区域控制措施的实际效果开展了评估,以期为后续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与2013年相比,京津冀2014年SO2和NO2大气平均浓度下降约20%,PM2.5大气平均浓度下降约10%;其中河北SO2、NO2和PM2.5的下降幅度最显著。上述污染物浓度在冬季比夏季降低更显著。与2013年冬季相比,京津冀2014年冬季PM2.5中硫酸盐的比例略有下降,硝酸盐的比例略有增加。模式模拟表明,2013年和2014年该区域气象场无明显变化,由于控制措施的实施导致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变化,进而导致2014年冬季京津冀PM2.5浓度下降,但对夏季PM2.5浓度无有利影响,并存在臭氧污染的潜在风险,与观测结果吻合。在实施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过程中,控制重点应向河北倾斜。  相似文献   

2.
使用三套新型便携式气悬颗粒物监测仪,分别从季节性变化和污染水平两个方面对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多环芳烃(PAHs)这两种污染物进行了实时监测和分析,并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初步结果已表明:①大同城市PM10平均日值浓度均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②大同城市空气污染采暖期最重,非采暖期较轻;一天中08时和19时左右污染严重,15时和02时左右污染较轻;③近市中心区点(红旗广场)空气污染相对重些,远离市区点(果树场)空气污染相对轻些。④影响大同城市空气污染浓度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温度、风速和风向。  相似文献   

3.
选用2007年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站PM10监测数据以及几种常规气象因子,分析了PM10年内变化特征及各气象因子在不同季节对PM10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拉萨城区2007年内PM10质量浓度变化成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四季里PM10质量浓度与日平均相对湿度都呈负相关;在冬季PM10质量浓度与日平均风速呈负相关性较好,除夏季PM10质量浓度与日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外,其它季节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地球静止卫星上的GOCI(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在研究短时间尺度内大气PM2.5浓度时空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根据GOCI影像的波段特征,利用2011-2013年实测PM2.5浓度、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与气象因子数据,分别进行了GOCI PM2.5浓度单变量和多变量反演建模研究,并结合2013年12月6日的GOCI AOD数据,实现了单日杭州市PM25浓度遥感反演与时空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变量模型中,分季节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最高值28.11%比年度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34.04%低,分季节模型精度优于年度模型;单变量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34.04%比多变量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48.96%低,单变量模型精度优于多变量模型;把单变量冬季模型应用于杭州GOCI AOD数据,得出逐时大气PM2.5的空间分布,并计算了PM2.5浓度的变异系数,发现杭州各区县变异系数大都在0.5以下,东部和北部的数值较高,中西部地区的值较低.  相似文献   

5.
以郑州市2017年空气质量数据及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颗粒污染物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郑州市不同季节各污染物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郑州市PM2.5、PM10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PM2.5和PM10浓度呈现出双峰型分布且峰值出现时间与交通早晚高峰时间基本重合;3)各污染物在不同季节与不同的气象要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杨聃  尹浩  李云  张莹  许金萍 《科技通报》2021,37(6):14-18
以湖州市安吉县的PM2.5为研究对象,利用安吉城东大气成分监测站的PM2.5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2015年1月2日~2018年9月30日安吉地区的PM2.5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吉地区PM2.5日平均浓度频率分布呈指数衰减,PM2.5日平均浓度的年变化呈现明显周期特征,并且冬季PM2.5日平均浓度超标日数要多于夏季.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安吉县100 m高度下气流后向轨迹,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5次中度到重度污染过程.结果表明,安吉地区PM2.5污染主要受华北和华中影响,通过西北和偏西路径进行中远距离传输,对安吉地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宿州市主城区三个监测点PM2.5的数据,分析PM2.5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宿州市PM2.5的季相浓度基本呈现冬季最高,春季次之,夏秋季最低;三监测点的月变化曲线呈现波浪型分布,1月份最高,6月、10月也出现了浓度峰值,4月、7月浓度较低;而PM2.5日变化曲线呈现双峰型,分别在10:00和23:00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青岛市主城区大气自动监测站实时发布的数据,统计分析颗粒物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对PM2.5与其它颗粒物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2.5颗粒物质量浓度在1月份达到最高为68.8μg/m~3,8月份是全年最低为17.8μg/m~3;冬、春季PM2.5浓度较高,而夏、秋季PM2.5颗粒物浓度相对较低;从空间分布特征情况分析发现仰口站PM2.5年均浓度为23.59μg/m~3,为青岛市区最低,李沧区子站和黄岛区子站PM2.5年均浓度较高分别为44.13μg/m3和48.66μg/m~3;根据PM2.5颗粒物与其它颗粒物之间的相关曲线看,PM2.5与SO_2、NO_2、O_3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SO_2、NO_2、O_3浓度的升高都会引起PM2.5颗粒物浓度增大,其来源相同或相关。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规划提出"绿色发展"后,上海市实施了一系列的大气治理措施,为了研究其成效,应用2015年~2018年的大气污染物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研究了上海市的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上海市的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M2.5、PM10、NO2三项;②污染物在月尺度上呈"U"型分布;季节尺度上有明显季节倾向,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年尺度上,PM2.5、PM10、NO2近四年均在改善,但其超标依然严重,尤其是PM2.5;③PM2.5、PM10、NO2与除与气压呈正相关外,与其他因素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略有差异,另外不同季节影响大小也略有不同,总体上上海市大气污染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长春市城区6个监测子站2007年1月至12月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了长春市大气污染物季节变化规律,及各功能区间的空气质量差异.结合2001年以来的大气监测教据分析了长春市空气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长春市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采暖期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增高,首要污染物是PM100历年数据显示PM10变化不明显,但SO2和NO2有略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作者以大气中的PM10 和PM2.5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冬季在北京市范围内设立了5个功能区(9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 和PM2.5污染比较严重,不同区域的PM10 和PM2.5的污染程度为:交通干道区>工业区,郊区>商业区>居民区,且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同于PM10;气象条件稳定时,PM10 和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时间变化的特征主要取决于所在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变化情况;PM10 和PM2.5的污染程度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风力的增强而降低,随逆温层的生成及增强而增高。  相似文献   

12.
太原地区冬春季PM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TEOM系列1400A大气粒子(PM2.5)监测仪于2005年12月17日至2006年3月28日对太原地区PM2.5质量浓度进行在线观测。对观测期间2417个PM2.5小时平均浓度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小时平均浓度的平均值是247.6µg/m3(193.7 µg/m3)。在50-100µg/m3之间的PM2.5浓度出现的频率最高,PM2.5小时平均浓度小于400 µg/m3的频率为84.1%。PM2.5浓度日变化为双峰双谷型。太原市区PM2.5浓度与风速、能见度和气压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通过3d 后向轨迹分析了影响太原地区气团的主要传输路径,结果表明,100 m高度上空的后向轨迹可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其中第3类轨迹对应的PM2.5浓度值为342.6 µg/m3,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这类轨迹主要是来自太原的西南方向;而来自东边方向的第1类轨迹对应的PM2.5浓度为261.1 µg/m3,也比来自西北方向的2、4类轨迹PM2.5浓度高。观测结果表明在沙尘暴影响严重的日期,太原地区PM2.5浓度会极大地增加,从而对大气环境形成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9)
本文利用在天津市跃进路(E117°20',N39.09')设置的站点对天津机场区域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监测,结合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实时报文,应用R语言和广义加性模型(GAM),针对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世界时)的空气质量数据,对天津机场区域大气进行大气污染特征和大气污染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飞机起降与飞行对周围环境大气贡献较大的主要污染物为:SO_2、NO_2、PM2.5、CO。决定主要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的影响因子是气象因素。飞机起降与飞行对SO_2、PM10、NO_2、CO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探讨冬季兰州城市大气中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于2011年12月5—12日采集兰州城市大气PM2.5样品,利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量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浓度.结果显示:EC和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48μg/m3和22.71μg/m3.降雪是EC和OC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EC和OC的相关系数达到0.98,表明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来源相对简单且基本相同.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是3.26μg/m3,仅占OC含量的14.4%,揭示出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OC的主要来源是直接污染源.对碳气溶胶8种组分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有最主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春夏季气体及PM2.5中水溶性组分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3月22日至9月22日,使用Mini-vol便携式气溶胶采样仪,在西安市高新区进行大气气溶胶(PM2.5)观测研究,并用被动式采样器Ogawa采集NH3样品,使用离子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获得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和NH3的浓度变化,结合大气SO2、NO2浓度数据,对西安市春、夏季气体及PM2.5中水溶性组分的特征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分析显示,西安市春、夏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由SO42-、NO3-和NH4+组成,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21.68%、7.52%和5.62%;PM2.5整体偏酸性;NH3与水溶性NH4+, SO2与水溶性SO42-,NO2与水溶性NO3-的相关系数都不高,西安大气中硫酸盐,硝酸盐以及铵盐气溶胶的形成受到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人工和自动能见度对比观测时段能见度资料、日平均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记录以及大气环境监测气溶胶PM10和PM2.5质量浓度数据,对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了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德令哈地区人工与自动能见度的日平均和各定时均呈正相关,均能通过95%的可信度检验。日平均相关系数为0.78;能见度日平均人工观测结果均大于自动观测结果,平均对比差值达16.9,差值较大,平均相对对比差达37.5%;通过比较两种数据的各项统计指标发现,能见度仪数据序列离散度、精密度及精确度都要高于人工观测值;大气能见度受空气中的大气气溶胶PM10及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明显,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67;其次是水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业务运行的CMAQ模式输出的PM2.5浓度预报资料,结合HYSPLIT4模式,根据Poirot的输送概率场定义输送强度,对2012年12月—2013年3月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PM2.5区域输送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输送强度与PM2.5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输送强度的计算较为合理;广州番禺地区的PM2.5主要受外来源输送的影响,本地贡献率仅为31%;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贡献率为73%,珠三角以外贡献率为27%;输送通道有3条,分别为北路、东北路和沿海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13年南昌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了南昌市PM2.5、PM10污染情况。结果表明,PM10年均浓度为115.1μg/m3,PM2.5年均浓度为69.3μg/m3,均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SO2及NO2的年均浓度达到或接近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南昌市城市大气污染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013年全年达标优良率为60.8%,南昌城市空气质量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2005年呼和浩特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进行年月均值及各时期日变化规律的统计分析得出:①年月均值变化呈采暖期污染最重(因沙尘影响4月份PM10污染浓度值最高),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次为SO2,NO2污染最经;②冬季、采暖期和全年小时均值变化曲线PM10和NO2是双峰双谷型,SO2呈现三峰三谷型,其他时期日内小时均值变化曲线稍有不同;③全年污染最重的是冬季采暖期,污染最重的两个时段是7:00~13:00和20:00~24:00;针对上述规律提出三个新的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这方面又以PM_(2.5)热度最高。文章结合2013年全年某市六个常规大气环境监测站的污染因子、气象因子数据,重点从统计角度研究分析某市PM_(2.5)浓度的数据分布、时空变化特点及其与大气污染浓度变化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同时结合站点布局分析其与PM_(2.5)监测数据的联系,进一步提出优化常规大气环境监测点布局选址方案的模式。通过站点布局优化形成相互联系的监测网络,将为环境监测提供更为可靠的代表数据,为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