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过程中,通识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中,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通识教育理念,这就导致相关课程体系比较混乱、缺乏条理,师资队伍建设未能得到较好重视,学生在认识方面也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本文主要是通过强化通识教育理念,建立较为全面的通识教育体系,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精品通识课程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中最核心的思路,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追求。分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关于校企合作评价指标,高职院校应坚持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采取多种途径深化合作,开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互利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3.
如何构建科学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体系,提升职业素质,增强敬业精神,是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环。在当代"95后"大学生和高职生成为职场新就业主力军的时代,引导高职学生加强团队合作和抗挫折能力,培养高职学生当前相对缺乏的"软素质",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证书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国内高职院校广泛应用,在现有教育评价体系和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得与其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无疑是检验学校教育成果和获得所学职业就业资格的最规范的要求。因此,实施"多证书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学生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扩展就业方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学生就业难度日渐增强,反映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后还需经过相当一段时期的锻炼和学习才能适应实际工作,而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对增强校企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实施"订单"培养是实现企业与学校"无缝对接"、学生"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是我国很早就提出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政策意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顶岗实习,它除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外,还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的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以"厚德、尚能、笃学、致用"的办学宗旨,实施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完成两年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后,学生参加一年以企业为主的顶岗实习。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定岗实践教学中,依据汽修行业的特点不断进行变革,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安排不合理、信息沟通阻碍等问题,如何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依旧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长期课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既要以创业拉动就业,促进职业技能教育的效率,又要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使就业趋于稳定。这也就给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才素质这个因素,并将其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创业教育课程理念,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生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覃翠爱 《科教文汇》2014,(34):217-218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既要以创业拉动就业,促进职业技能教育的效率,又要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使就业趋于稳定。这也就给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才素质这个因素,并将其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创业教育课程理念,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生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了"走出去、请进来"的专业调研与论证机制;与行业企业合作创建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建构体系;各专业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校企合作创新"三统一、多样化"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精湛技能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及高职教育作为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各行各业合格职业人的重要来源。合格的职业人不仅是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人",还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社会人"。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1.
通用职业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备现代职业人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并渗透到专业教学、实践训练、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等领域,让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职业核心能力。体验式创业训练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校内职业活动,通过创设职业环境、构建职业任务对学生进行"准职业人"教育与训练,推动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高职生就业具有战略性意义,创新教育是职业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现阶段,国内外高职院校都十分注重培养高职生的创新能力,希望通过改进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还做得远远不够。本文正视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竞赛为平台,探索适合当代高职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阶段处于弱势,为了使我国技工机构教育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技工院校应该探寻新的发展方向。不过目前我国校企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对技工教育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技工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出发,分析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名亮 《科技风》2023,(14):93-95
高职教育中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这种开发技术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改善学校的招生、就业和教学改革。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名班”“订单班”人才培养,积极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积极提升校企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技能,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高学历员工培训方法的背景和案例,表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成功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李欣 《内江科技》2019,(8):125-126
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涵目标。本文在对校企合作视域下职业素养教育内涵理解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健全职业素养培育机制、建立职业素养质量反馈机制、加强教师自身水平等面探索了促进职业素养养成的培育路径,以增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1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热门话题,既反映出教育决策者对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清醒、敏锐和理性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成效上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从整体上看还缺乏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实际现状及经验,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学院紧紧围绕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体系。文章提出了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零距离"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建设以弘扬职业价值为特征的校园文化等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韩雪 《中国科技信息》2012,(22):179+184
"技能型创新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当今高度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应着重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五年制高职教育尤其应该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更应该注重"能力"和"素质"教育。本文根据目前高职软件人才培养,尤其是5年一贯制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为不断满足信息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所需软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玉梅 《大众科技》2013,(12):201-203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路径,而基于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现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零过渡,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订单式培养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高职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出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主要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系为例,从校企合作的实践入手,结合该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分析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行业。这种新的改变一方面对目前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还为发展职业金融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因此,根据当前就业市场及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互联网时代相融合成为当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所急需面对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时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改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师资团队建设,以达到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