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清代内阁大库保存有大量珍贵档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之际,朝政极度腐败,漠视档案管理,致使该库由于年久失修曾经发生两次库墙坍塌,严重威胁其馆藏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档案管理的历史渊源流长。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自古以来便得到重视,重"史"的理念使得档案的保存和整理工作从未间断。我国从汉朝就开始设置档案保存机构,如兰台、东观、石渠,唐设史馆,宋、元为架阁库,明为皇史宬、古今通集库,清为内阁大库。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历朝历代的档案管理工作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正>由刘铮云所著《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一书,2017年6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华学人丛书》之一种。刘铮云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长期负责史语所藏内阁大库档案整理工作,负责建置了内阁大库文件数据库,将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三个清代档案典藏机构的数据库整合到一个检索平台上,使研究者可以同时检索三个数据库的内容,并得工作之便,从事清代政治与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17,(4):106-106
由刘铮云所著《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一书,2017年6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华学人丛书》之一种。刘铮云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长期负责史语所藏内阁大库档案整理工作,负责建置了内阁大库文件数据库,将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三个清代档案典藏机构的数据库整合到一个检索平台上,使研究者可以同时检索三个数据库的内容,并得工作之便,从事清代政治与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仅沟通了君臣上下的联系,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削弱了内阁权力,强化了皇权统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清代军机处档案管理制度呈现出专业性的特色,提高了档案的调阅效率,创新了档案的保存方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在史料发现上有四大收获: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六朝隋唐卷轴及内阁大库所藏元明及清代文书档案。其中内阁大库档案不为一般人所熟悉,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历经磨难,多有散佚,现存多处。大连图书馆即藏有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大清一统志馆是清廷特开的修史机构之一,在清初塑造大一统历史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成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负责纂修首部《大清一统志》。徐乾学、韩菼等先后主持馆务。大清一统志馆还与苏州志局、内阁、翰林院、六部、武英殿修书处等合作修志。乾隆十五年(1750年)二月,大清一统志馆相关纂修活动结束,退出历史舞台。本文利用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庋藏的清代内阁大库档案,并结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内阁起居注册等清代档案,对一统志馆尘封已久的历史作较完整的揭示。  相似文献   

8.
<正>明清档案是中国现存数量最大也最为完整系统的古代王朝档案,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20世纪初,当久存皇宫的明清档案一向社会公开,即与殷墟甲骨、敦煌写经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大发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然而,明清档案的辗转留存却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这里拟对清内阁大库档案在清末民初历经的损毁与流失略作概述。一何为内阁大库档案内阁始设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后,下令废中书省,分立六部秉政。由于皇帝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所限,永乐时期开始设立内阁。内阁"批答本章,撰拟谕旨"~(1),渐  相似文献   

9.
大清一统志馆是清廷特开的修史机构之一,在清初塑造大一统历史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成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负责纂修首部《大清一统志》。徐乾学、韩菼等先后主持馆务。大清一统志馆还与苏州志局、内阁、翰林院、六部、武英殿修书处等合作修志。乾隆十五年(1750年)二月,大清一统志馆相关纂修活动结束,退出历史舞台。本文利用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庋藏的清代内阁大库档案,并结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内阁起居注册等清代档案,对一统志馆尘封已久的历史作较完整的揭示。  相似文献   

10.
由张伟仁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言所”)出版,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印行的《明清档案》史料汇编丛书,已陆续出版发行,与读者见面。 此套丛书系将“史言所”现存的全部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缩影印行,故名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存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简称《明清档案》,以别于该所此前排版刊印数量较小之《明清史料》一书。 该套丛书第1册于1986年元月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1.
李晖 《兰台世界》2023,(S1):204-205
<正>“档案是决策、行动、记忆的记录。档案是代代相传的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遗产。”档案从远古洞穴结绳记事开始,载体从甲骨金石、竹简木牍发展到纸墨文书,机构从周朝的天府;汉朝的石渠、兰台、东观;魏晋的东宫台殿;隋唐的史馆;宋朝的架阁库;明朝的黄册库、后湖黄册库;清代的内阁大库;民国的国史馆;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纵横交错的档案馆网。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一个政府的档案的核心内容就是“国计民生”。档案不仅仅是“官府文书”、帝王将相言行的记载,档案中同样囊括了丰富的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生态环境、人文地理、文化习俗等关系人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档案房是清代盛京内务府管理的一个主要负责文书档案管理的机构,在清代文书档案保存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文书档案管理外,其在物品管理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黑图档·档案房》中涉及的汉文档案内容以及满文档案目录,探究档案房在笔墨管理、对米豆差粮的管理、对迎接皇室档案所需物品的管理、宫殿附近柴薪与花炮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努力开发图书档案信息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古代,档案与图书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的档案管理机构就是文书、图书、编史与档案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机构。第一个皇帝档秦图书馆,是11世纪即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建立的龙图阁,主要收储宋太宗的档案图书。这说明档案与图书的管理构成了一个共同的机构。到明代相继出现了专门管理档秦的机构,如后湖黄册库和古今通集库等。但是,大本堂、内阁大库,仍然是专门保管档案图籍的机构。所以,当时的王朝档案库,又是图书和史料的编纂库。如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就是利用兰台档案资料编纂成书的,利用档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  相似文献   

15.
赵彦昌:故宫内阁大库档案、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被称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四大发现”。对于故宫内阁大库档案目前争议不是太大.对于后三大发现目前还有争议.争议的焦点是“甲骨文、简牍以及敦煌遗书是不是档案?”  相似文献   

16.
一、内阁大库档案概况及其流转 内阁大库档案由明档、盛京旧档和清档三部分组成.明档是清统治者修纂<明史>时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资料,包括明代各朝档案,以天启、崇祯朝最多.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中央政府所形成的档案(包括皇家档案)主要保存在北京之内阁大库、皇史宬等处.但除此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档案材料保存在当时的陪都——盛京宫殿中.这部分档案材料是现存清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介绍,使世人能够更多的了解它、利用它.本文试将清盛京皇宫档案的一些基本情况介绍给读者,愿这部分档案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清盛京皇宫档案的由来清盛京皇宫是清入关前的旧宫.清入关后,盛京被尊为留都,盛京皇宫仍具有较尊崇的地位,并因此而得以收贮一些清代的重要档案.总的说来,清盛京皇宫档案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1.盛京旧档.清人自建立政权之初,即从太祖努尔哈赤始,就很重视档案,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  相似文献   

18.
胡琦 《兰台世界》2016,(24):59-61
符合建馆条件的高校不设立档案馆,仍以综合档案室的形式"挂靠"学校办公室,这种行政隶属关系是影响档案管理机构高效运作的主要障碍,有碍档案工作的开展和档案服务社会化、档案信息化,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急需采取对策,包括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改变传统观念、校长履行规定的职责、将档案工作纳入高校建设评估体系、探讨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建设模式等,才有可能按《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机构",使其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  相似文献   

20.
鲁迅有一句名言,说是“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并引申出“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这段话出自一篇有名的杂文《谈所谓“大内档案”》,发表于年月,谈的正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事件。然而,这一事件当时并没有完结,而且断断续续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年。所谓“大内档案”,是指存放在紫禁城内阁大库的档案。清代内阁,在雍、乾之前,为国家庶政中枢;雍、乾之后,虽军政大权旁落军机处,但仍为清帝承宣谕旨、进呈题奏、举行典礼及收藏档案文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