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宝山记     
石宝山顾名思义,其妙在石。果然,剑川县志称其得名由来,乃因"石相可宝"。剑川民间则形象地称其"会开花的石头"。只听说千年的铁树开花,没想到亿年的石头也能开花。就凭这一点,远在云南的石宝山便让人悠然神往。与参加中国报纸副刊年会的多数同行相比,我对石宝山的向往要早好些年。多年前撰写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丹霞》的时候,目光便曾久久地在石宝山的画页上流连。中国内地已发现的800多处丹霞地貌中,如石宝山这样大面积岩面龟裂的仅有3处。另2处,一是江西石城的通天寨,一是云南丽江的千龟山。海拔不过500米的通天寨,其石之奇已让我目瞪口呆了;海拔高达3000米的石  相似文献   

2.
猴啸宝相寺     
远远的那一声啸叫,让我的心轻轻地一颤。剑川宝相寺路口的千级台阶与猴子们聚集的通明阁,尚有500多米的距离,然而,猴子已经蹿到箐口公路边迎接我们了。石宝山的  相似文献   

3.
弥渡探幽     
天生桥 祥云县城到弥渡天生桥所用的时间,只是一盏茶的光景. 水烧开,茶泡好,待茶香四溢的时候,我已经站在了天生桥的广场上.那株浓荫蔽日的大青树一如既往欢迎着我的到来,成为最美的迎宾使者. "天下无双境,人间第一桥".山门两侧的这副楹联成为我的游兴之所在.才刚踏进山门,就置身在清幽静谧的世界.通往山顶的石阶傍山而建,大部分被绿树拥入怀中,青灰色的石阶在葱郁的绿植间若隐若现,勾引着我一探隐秘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童年,我是在剑川度过的,曾多次登上石宝山.山中的绿树流云、小花小草、猴啼鸟鸣,曾深深地留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特别是那巨型蘑菇一样的石头,石头上像刀刻般的裂缝;还有那悬空的寺庙,崖洞里的一尊尊石佛,曾使我十分地好奇:是谁的巨手造就了这般美景呢?是的,孩提时读石宝山,就如启蒙时背诵唐诗,虽能倒背如流,但却不懂.  相似文献   

5.
巍宝仙踪     
刘傅森 《大理文化》2010,(10):67-71
寻觅仙踪一个美好的清晨,驱车奔出巍山古城,我上了巍宝山。在巍宝山山门前我下了车。仰望山门,蓝天白云之下,牌楼耸立,琉璃瓦上跳跃着金色的灿烂阳光,愈显出它的巍峨、庄严、肃穆。山门正方横匾上,镌刻着"巍  相似文献   

6.
正鹤庆石宝山是玉龙雪山向东南延伸的支脉,属县境内第二座大山。素有"大理有名三塔寺,鹤庆有名石宝山"的民谣广为流传。这皆因大自然的崇高、卓越而美丽,它煞费心机,创造万物,创造了人间奇迹,特别安排了这样一处胜境。登上石宝山巅,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意境,这绝对是非常惬意,非常豪迈的。石宝山,典籍记载为"石石缶山",古称峰顶山,以主峰高耸入云而得  相似文献   

7.
“阿央白”与佛教密宗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有个剑川,剑川有个石宝山,石宝山有个石钟寺。石钟寺最出名的,是我国十大洞窟艺术中的“石钟山石窟”,石窟中最出名的,则是在精美的佛教石雕群中突兀而出的女性生殖器石雕——“阿央白”。“阿央白”位于石钟寺石窟的第八窟。窟分上下两层,上层四龛,下层五龛,似为佛像、天王像  相似文献   

8.
铁栗 《大理文化》2012,(7):73-75
一个闲暇的日子,我们到无为寺去看风景。无为寺曾是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我们还没进入山门,就觉出了浓浓的禅意。山门是一个叫张建春的人建造的,这个张建春用一道山门把世界分成两边,上边是明丽的山水,下边是嘈杂的市井。或许是因为阳光的衬托,山门放射着光晕,一种物质生命的灵气让我们心思柔软。  相似文献   

9.
正从甸南下高速,不久,车子就上了盘山公路,清一色的云南松,清风拂面,松涛阵阵。去往沙溪的这条线属于省道,行道树、喜树、桉树、杨树,一株挨着一株。入冬,已被养护段工作人员拾掇得整洁精神,地面以上一米,全刷上石灰,行走在这样的路上,让我仿佛回到八十年代。石宝山岔路口刚过,沙溪坝子就在眼前,过了秋收,沙溪,除了静美就是一坝的阳光。  相似文献   

10.
小鹏 《大理文化》2010,(10):79-81
剑川的群山中,最值得称道的无疑要首推石宝山。石宝一山,范围不算大,约25平方公里,可它凭着奇丽万状的自然风光和扑朔迷离的人文景观,接二连三地摘取了一顶顶炫人的桂冠。先是在1961年,山  相似文献   

11.
剑川的山     
剑川多山,剑川是山的故乡. 在剑川,你始终走不出山的怀抱.可你不必惊讶,你会在惊讶之余读懂剑川的山. 剑川的山有名,有名的山当属石宝山.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南部,古书上记载:"剑之有石宝也,载在郡乘,为封内八景之一,历称名胜".石宝山峰峦重叠,谷幽水秀,山中风光各有情趣,素有"大理有名三塔寺,剑川有名石宝山"之说.  相似文献   

12.
桃源记     
为桃源写文,我一直很担心,因为大凡地籍名文,大都记录名山大川、极物名人.而桃源一地,四面有山,却都不高峻,虽离石宝山最近,但有话说:"石宝山无好人,好人不上石宝山."有此等忌讳之语,桃源人是不肯对外人提起的;有河,却不汹涌,蜿蜒而走,清悠自然;有田有地,能生五谷、能长百草,但都长而不丰,获而不富;搜遍桃源地界,未见过有别于它处的物事,翻阅古今史籍,也未出过一个闻名古今的人物.但这偏僻小地却取了个好名字,因了这名字,尽管不是陶翁笔下的桃源,却也让人容易记住了.  相似文献   

13.
"大理有名三塔寺,巍山有名巍宝山".有朋自远方来,慕名前来巍山者,去巍宝山逛逛是少不了的.穿过山门,沿着青石铺就的山道拾级而上.……  相似文献   

14.
绿野海云居     
海云居去过多次. 有一次踏着泥水而去,在秋雨中,一步步用脚丈量着对它的向往.菌子的气息弥漫着,松针的香味很浓.走出密不透风的雨帘,石钟寺和宝相寺的禅意渐渐远去,脚步最后落入一片静穆中.这所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最年轻的石宝山寺院,已斑斑苔痕,在高大的松柏下如一位一声不吭的老者.我们轻轻踏入二院三重的院落里,在老尼轻声问候中,下榻在它古老的安然里.  相似文献   

15.
游鸟道雄关     
说鸟道雄关是一个好地方,于是我们欣然前往.   从被誉为大理"后花园"的巍山县城出发,车向北驶去.在巍山的工业小区——五里坡转了九十度的弯,就一直往东行驶.车在石头铺成的盘山公路上盘旋而上,经过20多公里的车程后,终于到了山门.……  相似文献   

16.
斗阁赏梅     
正周末慵懒无事,突然有了想去山上走走的念头,也没有更多可选择的去处,还是一如既往地上了巍宝山。我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巍宝山了,每次去总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说是去上山,更多的时候却是下了车,进了山门后就停下了登山的脚步。一杯清茶,一个草墩,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  相似文献   

17.
尹树坤 《大理文化》2014,(10):67-68
石 参天古木簇拥着石宝山 如绿色的围城 城里的石头是久坐的山神 沐浴着晨钟暮鼓 细数着日升月落 在寒暑往来里 一块块石头将内心淬火 用血色丰腴着灵魂和梦想 头顶是广袤的苍穹 脚下是厚重的泥土 或立或卧之石 在白族匠人的雕凿下 展现一个个鲜活的面孔 演绎一部部久远的历史 用石头思想 思想的石头 只有在石宝山只是在石宝山  相似文献   

18.
卫城缩影Small Polis Ruins漫步在7月底的巴尔干半岛上,本来期许的蓝色一下子变成了耀眼的白,四处都是从欧洲各处前来度假晒太阳的游客。我们第一站就去了全城最高处——雅典卫城,这里的本地人出奇的少,美丽的帕提农神庙就在眼前,我几乎没有什么拍照的欲望,只想大步迈过胜利女神庙右侧四个高大的石柱形成的山门,去近距离接触—下雅典娜圣殿的风采。连年的战争和天灾似乎并没有把这座圣殿摧毁多少,我看到的只是百分之一不到的一片废墟,仿佛几千年的文明依旧以某种形式存在于这片时空中,遍布我身体的粒子可以和这些古老的粒子重组、融合……  相似文献   

19.
2015年5月6日,农历乙未年三月十八,立夏. 天亮前的一场细雨让晨光变得清明而净冽.天光微亮,起身,上巍宝山. 驱车到达山门外的停车场,还不到八点.宽敞的车场只停放了三四辆车.我们大概是今天上山的第一拨人了. 一下车,清新的空气带着昨夜雨露的湿气,和着泥土、青草、树叶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满目澄明.踩着湿漉漉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过书着“万顷松涛”“青霞在望”的石坊,如同走入一卷浓淡相宜的碧色水墨中.  相似文献   

20.
你坐在大象的北上.顺着蜿蜒的山路.你的眼光随着大象颠簸的节奏在周围低矮的民房中游离,转过一个弯,穿过一个宏伟的山门.你走进了一座宏伟的宫殿。这就是阿格拉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