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总结了台湾地区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台湾地区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总结了台湾地区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特点,其目的在于给大陆地区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港台地区古籍数字化现状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和分析香港台湾地区古籍数字化现状及成果,认为其发展历程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介绍其强调区域规划与发展,追求数字化规模,以公益性为主,重视古籍数字化的学术性,服务对象多元化等特点。认为大陆古籍数字化建设工作应有效规划,统一标准,注重开发特色资源,重视版本选择,并重要重视培养相关人才。  相似文献   

4.
古籍保护与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籍的保护与开发相互关联,古籍的开发-维护-再开发-再维护是古籍价值得以传承的良性循环系统,而开发古籍是启动该系统的原动力.必须放开思路,多视角地拓宽古籍利用的渠道,使古籍开发融人文化产业.在数字化基础上,着重古籍信息的增值性开发,如建立中国文化元素数据库或加工其他古籍文化增值产品,使增值产品为广大世人所用.目前我国古籍开发的思路和手段单一,利用面较窄,在数字化过程巾损坏古籍的问题严重.应借鉴台湾地区开发古籍的经验,让社会各界参与古籍数字化的公开征选计划;同时应建立与数字化紧密结合的古籍开发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在古籍开发过程中要制定严厉的惩罚与监管制度,加大对损坏古籍的惩罚力度.表2.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5.
古籍数字化能够有效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首次写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这是解决古籍数字化现存问题的良好契机.应利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各类古籍收藏机构已有的古籍数字化成果,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为依托,统筹规划,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6.
2022年10月11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从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古籍抢救保护力度、提高古籍整理研究能力、提升古籍整理出版水平、统筹古籍数字化建设、促进古籍资源普及推广、推动经典古籍对外传播、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等八个方面部署了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1台湾地区早期的古籍数字化实践 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在古籍数字化方面起步较早。在古籍数字化实践的初期,台湾的中文古籍数字化工作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古藉数字化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台湾地区的计算机事业发展较早,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就开始了计算机用于古籍整理实践的探索。1971年台湾马志钦教授提议利用计算机做中文资料处理研究。不久几乎所有大学和电子研究机构都全力投入了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港台地区古籍数字化资源述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虎 《电子出版》2003,(8):8-11
一、台湾地区 与大陆和香港相比,台湾地区在古籍数字化方面起步较早,早在1984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就开始着手开发“瀚典全文检索系统”。20年来,台湾的中文古籍数字化工作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大学、元智大学、淡江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中文古籍数字化的工作,开发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古籍检索系统,也在  相似文献   

9.
古籍保护方式有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种。在原生性保护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古籍数字化顺应社会趋势,成为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古籍保护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籍数字化建设在规划、从业人员、版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从加强规划、产业扶植、数据安全、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古籍数字化工作进行改善和提高,使古籍数字化建设翻开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古籍修复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破损古籍普查、古籍档案建设、古籍修复对象选择、修复工作的开展方式等方面规划未来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论文详细描述了郑振铎编印《玄览堂丛书》底本的来源情况,通过《文献保存同志会工作报告》和相关信札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同时,考察了郑振铎等在上海“孤岛”所搜购的古籍善本的流散,藉以呈现《玄览堂丛书》底本散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国家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三地的历史原因,揭示了在流散过程中“文献保存同志会”、蒋复璁、陈君葆、叶恭绰等文化人士为抢救和保存古籍善本所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对北京地区“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古文献数据库”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统一的元数据规范和数字加工标准、多种形式建库、鼓励更多高校参与古文献数字化工程、加强古文献数据库的增值性开发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古籍特藏藏品包括汉文古籍及特藏藏品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及特藏藏品两大部分.其中,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包括人们习见的普通形制的古籍以及简帛古籍、敦煌遗书、佛教古籍、碑帖拓本、古地图等六部分.这六部分各有自身的特点,难以在层级等次上找出统一的标准.有鉴于此,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将六部分各自制定等级标准,从而使每个标准都能更加贴切、具体地反映该部分的自身特质.纵观《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草案)的全部条款,一个极为鲜明的特点是“有时限”,在“有时限”的前提下,又表现出“不唯时限”的理念,因学术价值高低而上靠或下调,此外还有在艺术方面表现出来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古籍整理学术交流之我见我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古籍整理学术交流之我见我思金恩辉ABSTRACTBothsidesoftheTaiwanStraithaveacommonnationalculturaltradition.InApril1996,aconferenceonthearrang...  相似文献   

15.
古籍数字化规范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革的领域。针对目前古籍数字化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古籍数字化项目为研究实例,通过其数字化加工方式、数字化过程、参数选择等方面的具体实践,重点对图像和元数据的数字化建设和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古籍数字化标准规范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台湾图书馆事业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世伟 《图书馆杂志》2004,23(12):39-41
文章介绍了2004年作者访问台湾期间对于台湾的图书馆古籍研究、图书馆的推广活动、乡镇图书馆以及网站点击率等方面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籍数字化进程和展望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对中国台湾、香港、大陆的古籍数字化进程进行统计和介绍,并对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发展目标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海峡两岸出版的古籍丛书中有一些书名称相同而内容相异,很容易混淆。文章明其编纂始末,辨其异同之处,以消除误解,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晋人荀勖始创图书四部分类法,此已为学界所共知.但在此法发明之前,“四部”一词在之前文献中已多次出现,并始终与“五经”连称,构成“五经四部”这一专有名词.可见这两个“四部”在内涵上并不一致.此处所谓“四部”,当是指汉代六艺中乐、《论语》、《孝经》、小学四类书籍.然而在当前的古籍整理中,学者们却习惯于用荀勖所分之四部书籍来解释它.这事实上是一种误解,兹予以辩正.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四川科技古文献题录数据库》著录数据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的审核校改举例分析说明,以期对数据审核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