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决定短跑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步频是由运动员的接触地面时间及腾空时间决定的,接触地面时间和腾空时间越短,频率越快。7~13岁是发展步频的最佳时期,所以,提高步频来发展中小学运动员的速度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训练取得一套练习步频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原地快慢交替摆臂摆臂不仅能维持跑动中的身体平衡,促进支撑腿的后蹬,同时也促进腿的摆动频率。方法:原地站立,听击掌信号做练习。击掌要有快慢节奏,一般是慢一快一慢。每次练习3~4组,要求肩关节放松,前摆时向前用力,注意不要晃  相似文献   

2.
洪军 《中华武术》2014,(9):50-51
正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是田径运动,而短跑项目则又是基础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田径运动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差一段较大的距离,而步频与步幅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因素。为此,就如何提高步频与步幅的课余田径训练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一、改善步频的练习方法(一)原地摆臂摆臂不仅能维持跑动中的身体平衡,促进支撑腿的后蹬,同时也促进腿的摆动频率。方法:原地站立,听击掌信号做练习。击掌要有快慢节奏,一般是慢一快一慢。每次练习2~3组,每组15~20秒。要求:肩关节放松,有耸动感。前摆时注意向  相似文献   

3.
由于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幅步频,后蹬力量的大小,同时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及身体的协调用力。并且在较低层次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我对摆臂技术与提高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正确的摆臂技术对于提高短跑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绮红 《体育科技》2006,27(2):41-43
本文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支撑与腾空时间之比进行了分析,优秀运动员途中跑时不仅支撑时间短而腾空时间也短,支撑与腾空时间较为接近。这充分说明在快速的跑动中,支撑腿与摆动腿具有良好的蹬摆效果和身体重心向前性较强的技术特征。在短跑技术训练中,如何提高支撑腿与摆动腿的蹬摆效果,进一步缩短腾空时间,针对这个问题,就短跑运动员蹬伸与摆动技术能力训练提出了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在短跑比赛中,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而跑动中的摆臂可起到调节步长和步频的作用,同时也较好地调节了身体跑动中的协调性,对维持身体平衡,增加双腿蹬摆力量,提高蹬摆速度,也有很明显的影响,而且在摆动中还给运动员本身提供了一个向前的动力。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是短跑摆动——平动运动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运动环节,摆臂的速度、幅度和方向将直接影响跑的速度和跑的整体运动效果,影响下肢的摆动运动效果。摆臂  相似文献   

6.
摆臂动作在途中跑中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识。当我们学习《短跑运动员摆臂动作的运动学分析》一文时发现手臂在异侧支撑腿的支撑时期出现了角速度和长度有变化现象。而这一现象又给我们进一步揭示跑的原理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现代短跑训练越来越重视摆动技术,包括摆臂技术,我们都非常羡慕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强有力的摆臂姿势。笔者在长期的短跑教学和训练中体会到摆臂的力量、速度、幅度和方向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十种练习来提高运动员的摆臂技术和摆臂效果。 一、直腿坐在体操垫上,做摆臂  相似文献   

8.
三级跳远需要速度、力量和平衡能力的结合。技术比较复杂,而且练习的强度大、用时多。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训练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简化三级跳远的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一、掌握单足跳的练习1.原地模仿扒地动作。手扶肋木侧向站立,一腿屈膝向前上方摆,当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大腿带动小腿积极下压,并用全脚掌在身前25°左右处扒地,同时,两臂配合腿由身体的侧后方向前上方做摆臂。有三种摆臂方法:①  相似文献   

9.
摆臂技术,是100m跑重要的专项技术。摆臂在运动员跑动过程中,不仅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而且还有提高跑速的作用。女子短跑运动员因先天生理因素,在上肢力量水平上与男子相差较远,且可训练性低于男子。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肇庆职业学校田径队100m专项的16名高中女生进行上肢力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高中女子短跑运动员维持其他训练手段不变,在上肢力量加强训练后,能够有效的提高短跑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0.
<正> 途中跑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段落。途中跑技术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影响短跑的成绩。一、技术要领 (一)摆臂技术:颈肩放松,上体前倾或正直,手腕放松,两臂弯屈、大小臂约90°,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有力摆动,摆臂动作要与腿部动作相配合。向前摆的速度要快,幅度要大,并不同程度的带动肩部沿脊柱做前后扭转。 (二)摆腿动作:随着跑动惯性,摆动腿以髋关节发力带动同侧腿放松折叠、快速向前摆动。大腿抬起,与上体倾斜线接近垂直。摆动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积极扒地,脚掌迅速有力的落在身体重心垂影点前适当位置。着地瞬间,小腿与地面垂  相似文献   

11.
摆臂技术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两腿的动作和用力的方向。正确的摆臂不仅能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能调节步频和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错误的摆臂则会使跑的动作紧张,不协调,破坏跑的节奏,以致过早产生疲劳,增加能量的消耗。因此,如何进行摆臂技术的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对途中跑摆动腿动作技术过程的分析1.1短跑途中跑中摆腿动作效果影响短跑时当支撑腿着地瞬间,摆腿动作有利于减小人体与地面的冲击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动作能使人体总重心迅速前移,有利于缩短缓冲时间和增加支撑腿内蹬地力量,当支撑腿进入蹲伸时,摆腿动作有利于提高支撑腿的蹲伸速度,途中跑中摆动腿动作的好坏对短跑的途中跑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短跑训练是以专项力量练习为基础,辅之以专门性练习和途中跑,从而形成合理的短跑技术。专项力量训练被作为改进技术的重要内容,其更加符合现代短跑运动项目的特性和关键技术的要求。 人体在短跑中运动动力主要来源于支撑腿、摆动腿、骨盆转动(送髋)等各个关节肌肉快速收缩产生的肌拉力作用于地面,使人体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而身体的其它环节肌肉的快速收缩与动作的到位,则是  相似文献   

14.
短跑要强调摆臂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摆臂动作的作用1 正确的摆臂动作 ,能保持身体在跑动中的平衡。2 正确的摆臂动作 ,能加大摆动腿的摆幅和提高后蹬腿的蹬伸速度和力量 ,对提高步长有着重要的作用。3 跑的过程中 ,身体、手臂和腿部动作是一个协调统一整体 ,由于摆臂动作和腿部动作是同步进行的 ,因此 ,正确的摆臂动作可以提高步频。二、摆臂动作的要领1 摆臂的轴心 :是以肩关节为轴心。2 摆臂的方向 :上臂带动前臂 ,屈肘前后摆动 ,前摆时手稍向内 ,后摆时 ,肘关节稍向外。3 摆臂的幅度 :前摆时手不超过人体中轴线和下颏水平位置 ,前摆结束时 ,肘关节角度为60~7…  相似文献   

15.
摆臂技术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两腿的动作和用力的方向。正确的摆臂不仅能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能调节步频和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错误的摆臂则会使跑的动作紧张、不协调,破坏跑的节奏,以致过早产生疲劳,增加能量的消耗。因此,摆臂技术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短跑摆臂的方法:手臂肘关节的弯屈度约为90度,摆动的方向与跑进的方向一致,肩的转动与两臂动作协调,向前摆时手与下颌齐平,后摆时大臂与地面平行,摆臂时两手呈半握状或手指自然伸直。要求:头部正直,两眼直视前方。颈肩放松,前后摆动,轻快有力,均以肩…  相似文献   

16.
    
G822.12 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Relationships between swinging leg techniques and sprint performances [刊,中,A]/张修金(福建省石狮市第五中学)//体育成 人教育学刊.-2003,19(3).-103-104表3参3(SJ) 短跑//摆臂//技术//成绩 运动员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频步幅以及 后蹬力量的大小,同时还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 度及身体的协调用力。结合训练实践,运用动力学知识, 从摆臂技术与短跑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明了摆臂技术与 短跑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原地徒手摆臂练习 头部正直,上体稍前倾,两脚左右开立或前后开立。摆臂时半握拳,以肩为轴,肩部下沉自然放松,两臂上、前臂弯曲约90°,前后自然有力摆动,前不过身体中线,高不过下颏,后摆时稍向外,上臂与地面几乎平行。注意前要露肘,后要露手,要求原地开立或左右开立或原地踏步听声或看信号由慢变快摆臂练习。 二、原地左右移重心练习 自然站立,将身体重心轮流由一腿移至另一腿。身体重心移至的腿为垂直支撑腿,要充分伸直,另一腿为摆至垂直部位的摆动腿,此时垂直支撑腿同侧的髋高于摆动腿同侧髋。要求两腿交替进行移重心。 三、原地直腿支撑前后 移重心练习 两脚前后开立,后腿用全脚掌支撑,前腿用脚跟着地,向前移重心时,后  相似文献   

18.
一、掌握单足跳的练习1.原地模仿扒地动作:手扶肋木侧向站立,一腿屈膝向前上方摆,当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大腿带动小腿积极下压,并用全脚掌在身前25cm左右处扒地,同时,两臂配合腿由身体的侧后方向前上方做摆臂。有三种摆臂方法:①单臂摆动②双臂摆动③单双臂结合摆动。  相似文献   

19.
在短跑比赛中,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而跑动中的摆臂可起到调节步长和步频的作用,同时对维持身体平衡,增加两腿蹬摆力量,提高蹬摆速度,也有很明显的影响,因此,加强上肢肌肉力量训练势在必行。其实上肢力量一直被短跑教练员所认可,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基层的兼职教练员对此重视的程度更为不足,以至造  相似文献   

20.
王炳花 《中华武术》2007,(11):20-21
人体在短跑运动中,虽然是在骨盆的转动协调作用下,由双腿相向快速摆动与交替着地支撑而实现的步长与步频,但是要合理快速完成这些技术动作,还需躯干和摆臂技术的协同作用。虽然人在适应自然过程中,身体各个环节的肌肉绝对力量大小存在着差距,但是要保证身体的各个环节运动速度达到同步性和人体运动的平稳性,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