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爽 《出版参考》2010,(9):29-29
多年之前,有人预言官场小说已经到了末路,不会再火了,没想到去年一季度,仅官场小说就出了123部。今年的势头依然不弱,一季度,杨少衡的《低层官员》、孙雄的《公务员升迁记》等官场小说非常强势地占领了书城里最抢眼的地方,预示着今年的官场小说在图书市场上仍然占有大量份额。  相似文献   

2.
《搬迁》是于卓老师在今年夏天推出的又一部官场小说.承继上部小说《首长秘书》犀利幽默的风格.却更加好看、耐看.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
官场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学类型,不如说是一种文学销售类型,即一种“上架建议”。1999年,王跃文出版了以官场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国画》,反响强烈,三月内重印五次。“官场小说”,由此成为“官场题材小说”的总称。尽管当年《国画》五次印刷之后,停止印行(2010年再版),以《国画》为代表的官场小说却在盗版、跟风和网络阅读的推动下,迅速流行,畅销不衰。时至今日,冠以“官场小说”之名的作品,泥沙俱下,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下的图书市场中,官场小说无疑是最火爆的品种之一.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创制以来,官场小说作家连续六年榜上有名,《中国制造》、《十面埋伏》、《国画》、《省委书记》、《驻京办主任》、《跑动》等官场小说赫然在列.[1]这其中以《侯卫东官场笔记》的业绩最为耀眼.该系列自2010年6月上市以来发行量已突破300万册,籍籍无名的作者小桥老树也借此连续两年跻身作家富豪榜.  相似文献   

5.
10年前,被人喻为现代中国官场里程碑小说的《国画》一经面世,迅即风靡全国,我省青年作家王跃文也因此声名鹊起,被时人誉为“官场小说第一人”。10年后,王跃文被媒体称为“蛰伏十年磨一剑”的新作、长篇官场小说《苍黄》出版,却陡起波澜,引来官司缠身,被判赔167万元,受到非议。这起官司的前前后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书业内外     
反腐小说凸显阅读新亮点 据《中华读书报》报道:随着一系列以反腐败为题材的影视剧的热播,反腐小说开始成为近期图书市场上的一个亮点。仅在北京图书大厦,记者看见今年新出版的这类小说就有十几种之多。北京图书大厦特别开辟了“官场文学”专区,以主题的方式推出这类小说。新年伊始,在电视剧《黑洞》的影响下,图书大厦又重新将其作为主题隆重推出,目前数量已达五六十种。据介绍,反腐小说的销售  相似文献   

7.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9,(16):7-7
“官场小说”教会我们什么? 据《天天新报》报道:不知从何时起,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种以描写官场生涯或政府官员日常工作生活的小说。这类被归为“当代文学”的作品在坊间自有其专用别名,谓之“官场小说”。写“官场小说”的人,应该持有的创作态度是——冷静、客观,而这样的创作态度又完全取决于创作的出发点——反映现实以纠正偏差。  相似文献   

8.
在《侯卫东官场笔记》出版前,官场小说是一个很成熟的类别。新人新作如何进入成熟领域?《侯卫东官场笔记》的畅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其实类似的领域很多,只要做好前期调研和充分准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同样可以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9.
本期文学图书中《百年孤独》延续了6月的辉煌,继续问鼎冠军宝座.官场小说《二号首长:当官是一门技术活》不可小觑,5月上市,本月即排名第二位,畅销势头强劲.《大家都有病》蝉联第三.青春文学作品《龙族Ⅱ》和《临界.爵迹》系列一直在榜,表现不错.《苦难辉煌》下滑了6个位置,排名第八.《文化苦旅》《狼图腾》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在暑期档再次返榜,分列第六、九、十名.官场小说始终活跃在读者的视线当中,《二号首长:当官是一门技术活》是一幅全景式官场画卷,“不是小说,字字皆学问”,与时下流行的许国祯、小桥流水等作者的作品相比,书中闪射着政治智慧光芒的文字教给读者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借以比喻清代官场的腐败,李宝嘉的小说《官场现形记》更是将清末官场的丑陋揭露得淋漓尽致。辽宁省档案馆在筹建特藏档案室时发现的一份反映清代捐纳制度的买官收据——正实收,从侧面揭示了清代官场腐败的一个根源。  相似文献   

11.
官场文学:火爆中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也许有的读者对“官场文学”这个词有点陌生,但一提到其中的一些代表作品,肯定会感到熟悉不过。《国画》《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等,以其强烈的批判性和独特的故事性,近几年来在全国书市畅销,无论是以影视作品还是以小说的形式面世都受到众多受众喜爱,甚至由此而培养出一个固定的读者群。官场文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揭露官场腐败为主,描写官场沉浮、政治风云的变幻。现实官员生活的题材决定了官场文学首先要剑指敏感的政治,政治的宽容是它生存并蓬勃发展壮大的基础,但同时,这种宽容甚至支撑无疑注定了…  相似文献   

12.
晚清文坛根植于中国封建王朝分崩瓦解的土壤,时列强环伺蚕食,传统痼疾频发,社会积弊甚重,"谴责小说"即兴起于此时,且超越了当时同样兴盛的"政治小说",是这一历史时期最具代表的文学样式,《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谓其中的"弄潮儿",这些小说表现出鲜明的历史转型特征,为中国近现代新小说的发展框定了雏形.  相似文献   

13.
从早期的《官场》《一地鸡毛》到书写历史的故乡系列,再到近期的《我叫刘跃进》和《一句顶一万句》茅奖盛誉之下刚刚出版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戚戚小民与巍巍官场一直是刘震云小说最常被解读的角度.在这一主题的作品谱系中,《我不是潘金莲》对民与官这一体两端的书写无疑达到了巅峰. 故事讲述村妇李雪莲拿着一纸在她看来是假的离婚证,为了把假的说成假的,从县里告状到市里,再告到首都北京,极其郑重地折腾了20年,一场家事竟在官场的漩涡中扶摇直上,变成了国事.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候,国运衰微,大清王朝已成强弩之末.慈禧太后本人骄奢淫逸,上行下效,各级官僚贪污腐化;内忧外患之中,慈禧太后也看到了这一点,想搞一场“反腐运动”,但不知从何处下手.就在这时,一部《官场现形记》成了慈禧反腐的导火索. 《官场现形记》写于20世纪初,作者李宝嘉在动笔写这部小说后,就开始在他自己创办的《世界繁华报》上连载.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近日官场小说《官路》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做为年度重点书隆重出版。此前该书以《我的官样年华》风靡网络,网上未现一字便引发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百余家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成为2010年最火暴的文化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元曲四大爱情剧:《墙头马上》、《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  相似文献   

17.
报纸刊登连载小说,由来已久。我国最早开辟“连载”专栏的报纸,当推1882年创刊的上海《字林沪报》。接着,1903年创刊的上海《国民日日报》也设连载栏目,该报连载的小说《南渡录演义》,因鼓吹反对清代贵族统治而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之后,各报选刊连载的屡见不鲜。著名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最初也是在报纸上连载发表的。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纯文学依旧在沉寂,但却火了官场小说.官场小说的异军突起,可谓近年文坛绝无仅有的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苏州图书馆所藏清代传奇《万蕉园十快记传奇》与《遗臭碑政绩传奇》二种,未见前人著录。前者系吴人沈寿生所作,沈氏将自己与姬妾化为剧中人,以度脱剧的形式寄寓自己生平快事,抒发一己快意。后者系泰州人徐信根据当地时事编撰而成,深刻揭露并嘲讽了当时光怪陆离的官场世相,是后来戏曲、小说及其他形式作品反映官场问题的先声先导。  相似文献   

20.
《记者观察》2010年首期推出的《2009,难忘的十大新闻人物》。一经刊出即受到了读者的热情关注。其中。位于“难忘的十大新闻人物”之首的是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之所以薄熙来居于首位.全因山城重庆所发生的变化:黑恶势力纷纷被抓。官场蛀虫频频落马……半年后。许开祯推出了一部以重庆打黑为原型的小说《打黑》。许开祯的“重庆十日”,有着怎样的故事?小说《打黑》中又有多少涉猎到重庆“打黑风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