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羊定国 《武当》2011,(10):25-26
向逵——字恺然,湖南平江人,1889年生。向恺然幼年在湘潭读私塾时即兼习武术。向恺然17岁时留学日本,考入东京弘文书院学法政,在校结识著名武术家、拳王——王润生先生,与留日学生李肖聃(李淑一先生之父)、柳午亭(柳直荀先生之父)一起向王润生学八拳,从此技艺精进,对武术追求一发不可收。  相似文献   

2.
从武术的技击价值着手,以武侠小说、武术影视剧、网络游戏以及Cosplay与武术的相互关系为线索,从武术载体演变中探讨武术文化的传承,为其在当代传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武术的训练体系,探索新的训练方法和理论,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探究SAQ训练法对高中武术套路特长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提供校园武术训练的理论经验。研究结果表明,SAQ训练对于高中武术套路特长生的灵敏素质、跳跃能力、100米成绩、800米成绩以及武术套路成绩的改善尤为突出,说明SAQ训练能够有效提高高中武术套路特长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是一种高效而又全面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薛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4):36+42-36,42
项群训练理论是我国著名训练学教授田麦久先生的经典论述,这一理论对训练学乃至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都起着指导性的影响。而武术且不分什么套路和散打之分,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探索武术是否适合于这一理论,将武术(套路)定位于项群训练理论中的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是否合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羊定国 《武当》2011,(11):28-30
(接上期)"一·二八"日寇侵犯上海前,向恺然先生应湖南省主席何键之聘,回湘兴办湖南省国术训练所、技术大队。"由爱好武术,到结识南北武术名流,对办国术训练一事,如轻车就熟道,左右逢源。于是重金礼聘全国武术名流前来任教,有吴氏太极拳创始者吴鉴泉之子吴公仪、吴公藻;皇宫摔跤手纪寿卿、常冬生;扑击白振东;通背劈挂王荣标;子午棍范庆熙等"(向恺然先生之子向一学先生写《我的父亲平江不肖生》)。拳术王  相似文献   

6.
武道之悟     
中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千百年历史文化的交融与积淀,形成了今天特有的中华武术之道。在现代社会,武术文化、武术之道更多的是以小说、影视作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比如金庸和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金庸的小说大气恢弘,为我们展现的是武术文化中侠者为天下先的侠者之道。古龙小说中更多展现的是那  相似文献   

7.
项群训练理论是我国著名训练学教授田麦久先生的经典论述,这一理论对训练学、乃至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都起着指导性的影响。而武术且不分什么套路和散打之分,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探索武术是否适合于这一理论,将武术(套路)定位于项群训练理论中的技能主导类表现难关性项群是否合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世勤 《精武》2005,(12):46-46
王培生先生一生致力于继承弘扬中华武术,执着地研究武术攻防技艺,钻研太极拳推手理论,武术著述丰富,武术技艺精湛。他以尚武崇德的高尚情操,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赢得了众多海内外武术爱好者的钦佩和敬仰。本文简述王培生先生的太极拳推手技艺,以和太极拳爱好者共同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竞技武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技武术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分析梳理了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理论方面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竞技武术发展对策:一是现代武术运动的发展必须以竞技武术为"龙头";二是未来武术运动的发展必须以竞技武术为先导;三是聚集各种研究力量,促进武术理论体系、技术体系、训练体系全面深入地开拓性研究,为竞技武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2005,(8):41-41
2005年9月3日是太极拳名家、北京市武协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培生先生逝世一周年。一代武术大家王培生先师,终生致力于武学研究凡七十年,一生继承弘扬中华武术,执着地研究武术攻防技艺,钻研太极拳推手理论,武术著述丰富,武术技艺精湛,为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对民国武侠小说与武术发展的互动进行梳理。认为:在民族存亡的时代背景下,民国武侠小说与武术呈现双向融汇的关系;它们共同书写国族英雄谱系,参与国族的建构;武侠小说借助"熏""提"之力,唤起民间尚武之风,促进武术的科学化、组织化传播;武术社团组织化发展,成为武术疏导"武侠流毒"的现实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2.
蒋浩泉是近代武术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拳击家,是解放后国内最早推动散手的人之一。他为新中国的武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某种意义上促进了武术的世界化。文章以蒋浩泉的生平为切入点,以时间为线,试图从武术理论、实践等几方面详尽地记录其一生的武术活动,最后就其武术生涯的相关事迹做简要述评,并就武术现代化转型中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13.
徐才武术发展战略观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银 《武当》2003,(2):3-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武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武术事业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展。武术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受到世人的青睐与关注。这是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事业的关心支持,也是广大武术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徐才同志作为我国廿世纪80年代武术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在武术事业的挖掘整理、组织宣传、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他的武术发展战略观点起到了核心指导作用。本文试就徐才同志的武术发展战略观点的内容、特点、影响及意义作一梳理,以期对这一武术理论思想有一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25日,北京武术界的老字号——北京四民武术研究社为他们的老社长牛宝贵先生举行了七十寿辰庆典,表彰了老人五十年来为武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继承、发展、振兴四民武术社这个百年老社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鞠英  于秀敏 《精武》2008,(11):5-6
李承祥先生现任哈尔滨市武术协会副会长、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董事长。为国际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术百杰,曾获得中国体育开拓者、全国优秀裁判员等荣誉奖章。几十年来,他锐意进取,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津门武术》以天津地域武术为线索,系统的分析了天津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等对武术文化的形成以及发展。全书共九章分别就津门武术发展的轨迹,众多的武术组织,天津特色武术流派,天津重点武术人物,天津的武侠小说创作及民间武术轶事以及《大公报》与土洋体育之争,第一届民运会的成功举办,天穆村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天津武术的地域文化定位等等,天津武术在其形成上因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别的人文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特色,用杨教授的话来说:形成了“文化孤岛”独立的文化区,表现“吸纳性极强而辐射性太弱”的特点致使其独具特色,内容丰厚的天津武术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此书的撰写完成可谓是对天津这个独立的文化区的武术文化特色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为天津这片地域武术的研究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武术训练需要从现代科学方法学的角度研究运动训练过程的一般规律,武术运动的科学性是武术训练学理论建立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武术训练要以技术训练为主,而技术又寓于动作之中.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训练方法与手段创新,此外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还要强调科学性、超前性、还要强调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武术和围棋     
我对武术的印象,恐怕大都来源于金庸的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19.
杨凌 《中华武术》2000,(11):1-1
我是通过武侠小说来了解武术的,我一直认为,武术非常神秘。  相似文献   

20.
昌沧 《中华武术》2001,(12):46-47
在今年少林武术节的前夕,我在河南登封市鹅坡少林武术专修院专访了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少林居士梁以全先生。经促膝深谈后,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当今少林武术名扬天下,其间也有梁以全的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