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广告教育事业伴随着广告产业的快速增长而迅速发展成长,逐渐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广告教育体系.然而,随着中国广告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的日渐加强,如何应对中国广告国际化给本土广告教育带来的冲击,培养适应中国广告国际化市场背景下的本土广告人才,已成为广告教育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本土广告人才的能力培养入手,提出了"导学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远胜于父亲,但我们并不该忽略父亲对于孩子在教育上的重要性.以下便是几位国外名人的"模范父亲"带给他们不可磨灭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我们兄弟几个对父亲的误解很深,直到父亲病逝,这种误解仍无法消除.  相似文献   

4.
父子"情"书     
杨艳 《语文新圃》2007,(1):22-23
他是一个父亲,却是一个近乎绝望的父亲.先后生下的8个孩子都不幸夭折,最大的也只活到6个月.……  相似文献   

5.
"超链接"模式在中外广告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高校广告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广告史教育作为广告专业教学的一门基础课,它是对广告学科自身产生、发展规律进行探讨的一门课程.对于大多数广告专业的老师来说,广告史是一门比较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学生喜欢广告史并从中受益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相似文献   

6.
父亲是一位淳朴厚道的农民,种田十分尽心,十分尽责. 记得搞集体时,父亲就因种田而在当地出名,深受广大社员的钦佩.父亲犁耙功夫很在行.他耕的田水平如镜,他育的秧苗壮秆健,他种的稻子籽粒饱满.亩产常常超出其他人二百多斤.  相似文献   

7.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8.
罗宇 《初中生》2007,(16):40-41
与歌唱母亲的歌曲比起来,歌唱父亲的很少.在寥寥无几的几首歌中,有的(比如《爸爸的草鞋》)把父亲比喻为草鞋,背负着全家的希望,辛辛苦苦地走天下;有的把父亲比喻为拉车的牛,任劳任怨,为全家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有的把父亲比喻为巍峨的山,是全家最牢固的依靠.在这些歌曲中,在人们的心目中,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勤劳的化身,是责任的化身,是幸福的化身.  相似文献   

9.
点睛语取画龙点睛之"点睛"意,是说一个广告中总有一句广告语,被解说员或其形象代言人反复使用或强调.其作用是使这一句话为观众熟悉,以至能深刻印在脑海中,能因而联想到产品,达到宣传的作用.点睛语是广告语言中的灵魂,广告者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父亲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可字却写得极好.小学的时候,老师看见我作业本上的名字,一个劲的赞叹,说字儿有劲,有笔锋.那时的我却不知道父亲那歪三斜四的笔画里能有什么名堂.  相似文献   

11.
邓谦 《大学时代》2003,(10):42-43
我来自广西一个边远的小山村,那里山峰连绵,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农民只能靠在石缝中种些玉米过活. 去年暑假,父亲在一次上山割玉米时因为路滑摔下山谷,造成半身不遂,家里生活更加困难.父亲可是家里惟一的劳力啊!我的压力更大了,为了帮父亲治病,为了筹集新学年的学费,我决定去广州打工.  相似文献   

12.
余华的几部长篇小说,从《在细雨中呼喊》到《兄弟》中反复出现的"第二父亲"形象是对余华在强烈对峙冲突中建构正常父亲的形象的艺术追求,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与市场和时代紧密相连的行业,广告专业具有实践性和技能性强的特点.目前,高职院校争相开设广告专业,但教材与教学方法却沿袭了传统的内容与模式,与社会对广告人才的需求相矛盾.文章分析了高职广告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与产业一体化"的理念,旨在解决高职广告专业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文盲"编辑"     
父亲在文联工作,是本地小有名气的作家,母亲却从未上过学,识不得儿个字. 据小叔揭发,父母亲是同乡,经媒妁之言撮合成亲,最初认识时,母亲说她没文化,父亲根本不相信,因为父亲早就被母亲的聪慧和灵气吸引住了,以为母亲只是"谦虚"一下,怎么着也得认识一些字吧!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们在家里打开电视机,尽是"流行"广告;走到街上看见花花绿绿的霓虹灯,也是"流行"广告.什么名车、豪宅、炫彩手机、名牌服装、美食华宴等等时尚流行的东西,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铺天盖地、层出不穷的广告,非常厉害,夺人眼球,特有诱惑力,常常使人处于一种盲目接受宣传的地位,常常使人的虚荣心膨胀而盲目购物.  相似文献   

16.
中年得子寄予厚望 小南的父亲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身为长子,他在困境中辍学,初中毕业后便四处打工,帮助父母拉扯两个弟弟.虽然家境不好,但其天资聪慧.逆境中的小南父亲对琴棋书画,样样信手拈来.在当地同龄人中小有名气.后来,经好心人的推荐.小南父亲到当地一家国有企业做临时工.后又被单位送往上海学习,从而成为企业的技术工人.小南的生母李霞(化名)出身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家排行老大,十四岁时父母先后去世.李霞过早地担负起了管理家庭事物的重任.比她小三岁的妹妹成了她相依为命的人.或许是同病相怜.让李霞与小南父亲相识、相知、相许,最终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广告业也在蒸蒸日上,广告对于推销产品和服务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对于广告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广告中的概念隐喻更是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却比较少.因此,本文选择这一独特视角,通过对隐喻"突出"和"隐藏"这两个功能进行分析,旨在剥开隐喻广告神秘而绚丽的"外衣",挖掘出那些广告商试图隐藏起来的不为人知的、或者是被读者想当然而忽略的产品的另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18.
广告的定义有多种,我们采用如下说法:广告就是生产者或销售者为向需求者出售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所进行的一种诉求活动.按照上述定义,现代广告是大工业、大金融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它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社会广泛地传送信息,尤其是商品信息,目的是引起公众对传播内容的注意,激发他们采取相应的行为,如购买行为等.因此,在当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现代广告就成了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促销手段.广告语就是做广告时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要靠语言来表达.语言是广告运作的必要手段.在广告语的制作中,除了遵循语法、语义等规范之外,还要遵守语用规范,遵守语用原则,其中包括"社会原则".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将"渗透式双语教学法"运用到广告专业教学中的可行性,结合双语教学原则与广告专业特点,提出按词汇渗透——整合式渗透——全方位渗透思路进行渗透式双语教学的实施策略.对于培养了解国际市场、通晓国际广告运作、能够用英文制作广告、具有较强中英文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广告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人生     
人的一生是在比较中度过的. 童年最浅薄,公然比较谁的父母棒.有的说:"我父亲的官高."有的说:"我父亲有很多很多钱."其实这最无聊的比较是人生最无法选择的无奈.生在朱门与草户,由得人选择吗?世界本来就不公平,有的人一辈子之奋斗所得,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拥有了.童年的比较是无法比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