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北京奥运的人文理念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文奥运的内涵以及其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阐述.提出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文化精髓相融合,从内容、设施、精神、制度等方面促进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承办国都在不断寻求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有效途径.奥运安保强化已成为奥运文化和奥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奥运政治化和恐怖主义等奥运风险挤压下的无奈之举.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文化诉求和文化资源,是人类寻求和平与发展的心灵图景,受制于恐怖主义的威胁,却无法平平安安办好奥运、享受奥运,折射出了现实境遇下奥林匹克精神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对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论证,指出中西方文化是契合的,进而详细论述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精神".2008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将更加丰富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内涵,其"人文精神"将使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也将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体育特色花家地实验小学秉持"尊重、发展、成功;自主、和谐,幸福"的办学理念,注重创设"人和校美"的发展氛围。学校与京西国际学校、日本等多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广泛开展文化、科技、体育等交流活动。学校曾以"畅想奥运?共绘北京花家地实验小学小小奥运会"作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切入点拉开花小系列奥运教育的序幕,弘扬并传播"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建立奥林匹克体育教育体系。学校目前已经开展以艺术社团建设为平台的艺术教育、以学校"绿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国家级)为平台的体育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体育精神 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体育精神就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奥林匹克旗帜上的五个环象征着五大洲,展示一种世界大团结的精神:奥林匹克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强调拼搏与进取的精神;中国申奥标志中的太极拳形象,展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融:中国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是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市场化运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然而过度的商业化使奥林匹克精神被误读.为保证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完整的传播和恪守,遏制商业利益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过分侵蚀,寻找市场化运作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新契合点、发挥市场运作各关联方的协同传播作用、优化赞助商的选择评价标准,是用好奥运会市场化运作这把双刃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应加强人文与体育精神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呼吁体育与人文教育密切结合,克服学校体育的局限性,实现科学教育向科学——人文教育的转变,要把“做人”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的体育精神教育,注重人性的释放与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异化分析,指出应处理好人人平等的体育参与原则与高校体育资源的不均衡占有,奥林匹克精神的崇高性与体育的边缘化,奥林匹克精神的无限性与其最大效能发挥等奥林匹克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的学校体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体育通过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促进奥林匹克持续健康发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为高校体育的"三自主"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使教育和文化取得双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对现代体育理念的启示。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体育理念的核心。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现代体育理念的内在本质。奥林匹克运动拓宽了现代体育理念的内涵,使奥林匹克思想成为我们时代研究体育理念的核心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为现代体育在世界的普及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大大加快了现代体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