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活动课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学科课程范围之外。由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课,既包括晨检、班队会、学科课外小组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也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计划》深刘指出:“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科和活动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进行德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学科是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排头兵,在各门学科中率先以先进的《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1998年版的新教材在指导思想、内容结构、版式设计、文字编排等方面都有重大变化,但最大的突破是把活动内容大量融入学科课程,将“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推动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使政治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本期《典型》报道的是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及其联盟校的主题活动型德育课程实践经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工作在一些学校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表现在课程建设不够,德育的时间、空间不足,德育的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盱眙县第三中学及其联盟校经过10年探索,从“思政课堂主题型活动教学改革”到“主题活动型德育课程实践”,逐步构建起包括思政课程、学科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在内的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积极发挥思政课程在德育中关键课程的作用,学科课程在德育中渗透融合的作用,包括主题教育活动、班级德育、团队活动、  相似文献   

4.
一、明确活动课内容活动课是一门新兴学科 ,1993年秋季开始试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遵循“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 ,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了设计 ,构建了由“学科”和“活动”组成的课程体系。这是对我国传统课程体系的一个重大突破 ,也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指导纲要》规定 ,活动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校内广播、校刊、报告、参观、集会、访问、社会调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节日等方面的活动。通过以上活动 ,旨在向学生进行爱…  相似文献   

5.
本次课程改革将《自然》改为《科学》。过去我们把教学看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就把教学定位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而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转变。”如何在现行的《自然》课程教学中融入课改理念,在《自然》课程中融入《科学课程标准》中贯穿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思想”,这是自然课教师应该自觉思考并亲自实践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就基础教育而言。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的开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这个方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对旧有《方案》进行改革调整。课程的总体结构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类课程为主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组成。活动类课程包括校内的文化、体育和科技活动及校外社会…  相似文献   

7.
活动是国家“九义”《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活动同学科相辅相成。只有充分发挥学科和活动的整体功能,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课程方案》是时代的产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方案 (试行 )》于 1992年出台,并于 1993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可以说…  相似文献   

8.
现在小学的课程主要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构成。我们在教学中不应忽视活动课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 ,应发挥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的整体作用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好的基础。活动课包括班队活动、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和科技活动等。这些活动的认真开展 ,可以把学生的个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使教育与生活相联系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从而达到活动育人的良好效果。具体来说 ,活动课的“三不”特点 ,使活动课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 ,活动课方式不受班级限制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健康的…  相似文献   

9.
转变课程观念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按照教育的培养目标,规定“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大部分。其中活动课程是指:晨会或夕会,班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及学校传统活动。把活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列入课表,这在我国普教还是首次。这反映了课程理论的新发展。开发、上好活动课程,首先要变革观念。第一,树立“大课程观”。转变传统的只重知识  相似文献   

10.
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载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给合。”《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1.
"德育"之"育"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把“教学“(“德育类”课程除外)排斥在“德育工作”以外。表明这个《规程》,算不上是“德育规程”。只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规程●从“德育”之“育”的角度看来,有效的“德育”至少应包含教育、训练与感化诸成份●从非理性的“德育”向理性化“德育”的转化。是近代以来“德育”演变的大势所趋。这种”德育”,着眼于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个性),并发展其社会性,力求唤起学生理性的自觉  相似文献   

12.
李宏 《科学教育》2009,(4):95-96
初三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中小学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九年义务教 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对课程作了重大调整:变单一的学科课程为“学科+活动”的新型课程,并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科和活动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潜江,作为新的课程计划的实验点,几年来,尤其是执行新的课程计划一年来,在开设活动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然而,对于德育,人们普遍认为是班队活动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教学无关。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以"育人"为教学的根本,让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根据教材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15.
班队活动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目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活动设置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队活动已逐渐告别了包办、封闭、被动、虚伪的局面,开辟了自主、开放、主动、实在的新天地。本人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班队活动课的独有功能是其它课程和形式不可替代的,充分利用好每一周的班队活动课是实现现代德育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活动和学科共同纳入课程体系。从晨间活动到班队活动,从兴趣活动到体育活动,从科技活动到劳动实践,在学生活动总量中占了一定的比例。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活动课时间常常被挤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三个面向”的方针,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发展,以培养合格的“四有”人才,国家教委公布了《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指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劳动教育除劳动课之外,其他各科教学也应根据自已的学科特点,适当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很好的进行劳动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蓬莱市易三实验小学在加强学科课程教学的同时,以“愉快的周末”为题,开展研究活动课教学,具体做法是:活动内容落实学校活动课主要分必修类和选修类活动。学校在搞好以晨会、班队会、社会实践活动、传统教育活动和其他专题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和主题的必修类活动的同时,坚持搞好以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为主要内容的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的兴趣小组已发展到包括学科类、科技类、艺术类、劳技生活类、体育卫生类在内的5大类40余个兴趣小组,80%的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自己选择参加了不同的活动小组。活动时学生打破年级界限,重新组合,每周…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性是这门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现行教材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这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都是以主题内容构建单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均在主题活动中落实。因此,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性是这门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现行教材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这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都是以主题内容构建单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均在主题活动中落实。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