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英法推行绥靖外交的恶果是尽人皆知的。但是,确凿的历史事实表明:苏联也曾经推行过绥靖外交。而苏联的绥靖外交比英法的绥靖外交产生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活动和态度入手,全面分析了二战爆发前夕苏联与绥靖政策的关系.认为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标志苏联外交政策由集体安全政策向中立自保政策转变,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推行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3.
苏联远东战略问题是二战史研究中的一大课题。我国史学界对此虽有广泛的阐述,但大多忽略了其与绥靖政策的关系。所谓绥靖政策是指本世纪三十年代世界战争策源地形成后出现的纵容侵略者,以牺牲他国来维护本国利益的政策。大量的史实证明,苏联从本国利益出发,在实施远东战略的过程中,苏联和某些西方国家一样执行了“姑息、纵容侵略者,对它退让、支持,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的政策。因此,苏联也是个绥靖大国,对纵容日本法西斯侵略扩张同样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结合苏联远东战略的主要内容,试对二者的关系作一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空前浩劫,在30年代法西斯势力甚嚣尘上之时,欧洲几个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国,本可以协调行动,加强联合,共同制止法西斯戕害人类的行为。然而,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采取了以邻为壑祸水外引的绥靖策略,给法西斯以可乘之机。对于英法的绥靖政策我们了解较多,但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绥靖就介绍很少,其实苏联的行为一点不比英法逊色。  相似文献   

5.
对于绥靖政策 ,传统观点认为是指“姑息、纵容侵略者 ,对它退让、支持、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 ,主权甚至本国人民的利益以求妥协的政策”。在世界近代史上 ,提起绥靖政策 ,一般是指二战前夕英、法、美对德国、意大利、日本的姑息、纵容。其实 ,苏联和英、法、美一样 ,对纵容希特勒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斯大林 ,苏联史学界认为他是反法西斯的巨头之一 ,对其在二战中和二战前期的绥靖策略避而不谈。而我们也受到了苏联史学界的影响 ,没有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2 0世纪 30年代末 ,“慕尼黑阴谋”使希特勒在欧洲已是“司马昭之心”…  相似文献   

6.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纵容和姑息法西斯。苏联同英、法、美一样,都对纵容和鼓励法西斯侵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苏联也应包括在绥靖政策推行国之列。苏联绥靖政策包括对日绥靖政策和对德绥靖政策。对日绥靖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顶峰是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结束于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德绥靖开始于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40年苏联对德绥靖达到顶峰,在舆论上、行动上完全站在法西斯一边。但顶峰之时也是它该悄悄收场的时刻,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苏联对德绥靖政策的破产。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受苏联中心论观点的束缚,一直认为英法政府的绥靖政策导致了二战的爆发,从而忽视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二战爆发所起作用的探析,事实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与英法等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矛盾与对立,导致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英法在法西斯侵略扩张面前极力采取绥靖政策的原因分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教材仅从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仇视这一角度简单地对英法绥靖政策的原因形成了“祸水东引”的结论,未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更没有根据当时英法两国的国情与社会背景对这一政策的出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二战前夕德国法西斯侵略气焰的嚣张给英国带来巨大威胁,英国不得不放弃绥靖政策并与法国结盟。但是具有同盟关系的英法两国却存在深刻的矛盾和分歧。1939年3月到1940年6月这一期间英国对法国的摇摆政策和英法两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是使二战迅速扩大的重要因素。英国的对法政策集中体现了英国外交追求国家根本利益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倪昕 《培训与研究》2008,25(12):36-38
二战前夕德国法西斯侵略气焰的嚣张给英国带来巨大威胁,英国不得不放弃绥靖政策并与法国结盟。但是具有同盟关系的英法两国却存在深刻的矛盾和分歧。1939年3月到1940年6月这一期间英国对法国的摇摆政策和英法两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是使二战迅速扩大的重要因素。英国的对法政策集中体现了英国外交追求国家根本利益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二战前夕,英法苏三国为了制止希特勒的进一步侵略扩张,进行了集体安全体制的结盟谈判.在谈判末期,苏联提出了西进过境权问题,而英法未能在此问题上与苏联达成一致致使谈判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也成为二战史中令人困扰的过境权问题.其实,战争前夕,苏联的结盟理念已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联结盟理念的变化与这次谈判的最终结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在幕尼黑达成了暂时的妥协,但是国际局势并未因此缓和,相反地,从1939年开始,欧洲上空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当时欧洲存在着三种力量:正在策划和发动大战的法西斯德、意;推行绥靖政策的英、法;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社会主义苏联。围绕这三种力量的角逐,出现了纵横捭阖、扑朔迷离的三角双边外交谈判,即英法与苏联的莫斯科谈判,英德秘密谈判和苏德谈判的复杂局面。这种三角双边关系构成了二战前夕国际关系的基本纽结。科学地分析三角双边外交谈判,正确总结其经验教训,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4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苏联从民族利己主义出发,步英、法之后尘,推行了一条苏联型的绥靖政策。在列举大量史实的基础上,探析苏联型绥靖政策出台的背景、特征及其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宣布"中立"的土耳其政府实际上执行了亲德反苏的政策.大战爆发后签定英法土三国互助条约,明显针对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前夕与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沉重打击苏联;在参加对德作战问题上一再拖延,源于亲德仇苏;战争后期苏联意欲在黑海海峡问题上惩罚土耳其,却适得其反,将其推向西方,对自身利益构成危害.二战期间的苏土紧张关系表明,一国对外政策以国家利益为依据,但以尊重它国利益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有多种原因的,其中绥靖政策的不断推行是一个直接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到底是战争的宣泄所引起还是和平的溢流而导致?促使二战爆发的是法西斯的叫嚣还是和平主义者的妥协?抛开众所周知的客观因素——英法实力衰退以及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当时民众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氛围来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20世纪30年代英国和平主义运动的极端进行为绥靖政策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温床,是绥靖政策推行的直接因素并最终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16.
绥靖政策是世界现代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英法等国执行“姑自纵容侵略者,对它退让、支持,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甚至本国人民的利益以求妥协的政策”。(1)我国史学工作者已泼墨重笔作了深刻的剖析。而对于苏联与绥靖政策关系,迄今仍很少有文章明确地指出并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感。大量的史实表明,苏联与英、法、美一样,对纵容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安抚和支持德国法西斯的具体做法上,苏联较之英法等国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试从苏德战争前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态度和活动入手,粗略地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与英美两国在几个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及其解决进行论述,阐明苏美英三大国各自的立场和实质,为我们处理当代国际关系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一、关于“东方战线”问题 为了遏制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苏联从三十年代起,一直致力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争取同英、美、法等“非侵略的民主国家”结成联合阵线。1933年11月,苏联政府为了避免在未来战争中两线作战,向美国建议缔结有苏、美、中、日等国家参加的互不侵犯条约,但美国政府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避免日美双方关系复杂化,在远东地区顽固地推行对日绥靖政策,拒绝了苏联政府提出的建议。1937年3月10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提出了缔结太平洋地区安全公约的设想,但美国对此反应冷淡,加上美国联合英法等国家在欧洲事务中蓄意排斥苏联,从而促使苏联外交政策转向。 1939年3月10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八大上指出:党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任务的基本出发点是“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们卷入冲突中去。苏联这一立场,反映了苏联对美国的失望和对中立的坚定。1939年4——8月,苏联同英法两国进行了结盟谈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全面侵华,在所难免。日本帝国主义是全面侵华战争的主要责任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坐山观虎斗政策和远东慕尼黑阴谋,助长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嚣张气焰;同时,苏联对日屡屡退让,也为日本侵华开了绿灯;此外,中国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卖国政策,使日本全面侵华更加肆无忌惮、得寸进尺。这些国家的如此举动及造成的后果都不同程度地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战争的乌云笼罩着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之际,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选集》第2卷,1972年版,512页)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打破了德意日对苏联的包围,使苏联赢得了宝贵时间加强战备,进一步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条约的签订,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三十年代以来,德意日法西斯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威胁;要制止侵略、制止战争,唯一正确的途径只能是苏联和英法等国联合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但是张伯伦、达拉第推行的绥靖政策,就  相似文献   

20.
苏联卫国战争前夕,法西斯主义势力猖獗。法西斯主义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的大敌。在这样的情况下,摆在各国政治家面前的责任就是反对法西斯,维护人类的和平、生存与发展。苏联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却未能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反而对法西斯势力采取绥靖政策。苏联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世界反法西斯事业,而且苏联自己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差一点闹到亡国灭种的地步。苏联外交中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值得我们当今世界上负责任的政治家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