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世界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现场观摩、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世界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本竞技特征。研究表明,2006年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各级别前3名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4岁,训练年限在11年以上;从2005年和2006年的技战术能力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新规则实施以后,世界各队的技战术能力呈下降趋势,但日本队对规则研究透明,适应能力更强,表现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优秀运动员整体进攻能力强劲,技战术运用呈现男性化、力量化特点。中小级别的比赛攻防节奏快、回合多,而大级别的比赛则高级技术动作和大幅度动作运用较多。  相似文献   

2.
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女排在第30届奥运会6场比赛中的拦网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在拦网技战术的运用上,直接得分能力和有效拦网能力弱于外国队,失误率低于外国队。中国队的个人拦网能力相对较弱。3人拦网的运用能力上明显弱于外国队。此外,中国队在比赛中形成集体拦网的能力上较弱。中国队在拦网技术的运用能力上与巴西队、美国队、日本队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运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29届女篮亚洲杯中各参赛队的攻防能力进行综合等级评价分析,并着重分析了中国队和日本队在决赛中的攻防指标,旨在客观反应出各参赛球队的攻防能力,找出决赛中国队失利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队和澳大利亚队攻防能力RSR值依次为第一和第二,处于A级水平;日本队和韩国队攻防能力RSR值依次排名第三和第四,处于B级水平;新西兰攻防能力RSR值排名第五,处于C级水平;中国台湾和印度攻防能力RSR值排名并列第六,处于D级水平;菲律宾攻防能力RSR值排名最末,处于E级。(2)进攻端,中国队与日本队在2分球命中数/出手数、3分球出手数和罚球命中率指标上,双方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防守端,防守篮板球双方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中国队攻防RSR值处于A级,秩次排名第一,日本队处于B级,秩次排名第三。但日本队却获得最终冠军,主要原因是中国队多运用内线得分,三分球的出手很少,罚球命中率上不如日本队,助攻数量和进攻篮板比日本队多,但失误数...  相似文献   

4.
以第29届奥运会女子篮球比赛中国队与对手的技术统计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等反映攻防能力的指标进行分析,试图找到中国队在此次比赛中的进步以及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今后中国女子篮球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疆体育》2001,(1):7-7
以往中国队给人最大的印象是队员个人技术好,身体素质强,战术打法简单,且队员失误多,心理素质差,执行技战术能力低,本届亚洲杯、亚青赛两个级别的国家队在战术打法上,仍然没有太大的起色,只是整体攻防有些进步,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就技战术而言,整体足球始终主导着世界足坛。在本届亚洲杯上,以夺取冠军的日本队为例,他们尽管有一批技术出众的年轻球员,  相似文献   

6.
以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二阶段20场比赛和中国队全部6场比赛后卫队员的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和分析对比方法,对前八强后卫和中国队后卫的攻防能力进行分析,总结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后卫队员在攻防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为今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三段指标评估法等方法,通过观察近两年来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主力队员朱雨玲与刘诗雯、陈梦、冯天薇的比赛录像,对朱雨玲在比赛中的技战术使用、得分情况以及竞技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朱雨玲在比赛中的优势和劣势,为朱雨玲和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提高技战术水平与优化训练方法提供理论参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本女子摔跤队是世界女子摔跤的强队,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针对2014年获得女子摔跤世界杯冠军的日本队进行研究与分析,为中国女子摔跤队备战2016年巴西奥运会提供参考与建议。结果表明:日本女子摔跤队以抱单腿与抱双腿为站立角斗的主要得分手段;为了适应欧洲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插捧和粘连的摔法,提高了抱臂类和搂肩颈把位的攻防能力;加强了站立与跪撑的衔接,跪撑得分能力明显加强;日本女子摔跤队作为世界一流强队,形成了手法多变、假动作逼真,积极主动、移动迅速,技术连贯、动作衔接快,运用技术动作的时机感强的技术风格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中国队与巴西队的攻防技战术打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巴西女子足球队的优势和特点以及两队之间存在的差距,以期为中国女足更好地备战奥运会和世界杯等重大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以及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26届亚洲女篮锦标赛的12支球队的攻防竞技实力进行量化评价,并将前4名球队之间的攻防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2支参赛球队的进攻能力分为4个等级,最高的是中国队,进攻RSR值为0.833并处于A级水平;防守能力分为3个等级,最高的是日本队,防守RSR值为0.783,属于B级水平;攻防综合能力分为5个等级,日本队和中国队同属于A级水平,攻防RSR值均为0.958但日本队排在第1.经检验,攻防能力排名与比赛名次的相关系数r=0.587(P<0.05),两者之间呈显著性相关.在进攻方面,日本队与韩国队和中华台北队分别在2分球命中率和进攻篮板球方面存在显著性差距,并与中华台北队在失误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防守方面,中国队在防守篮板方面与日本队和中华台北队存在显著性差异,与韩国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犯规这一指标上与其它3支前4名球队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但在抢断方面较差且与日本队相比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实验等方法,对53名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主要由无氧能力因子、有氧能力因子、恢复能力因子和激素水平因子构成,表现为机体无氧、有氧能力强,恢复能力好,雄性激素水平相对较高;2)相对平均无氧功率、相对最大摄氧量、血尿素和血清睾酮可作为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典型评价指标;3)"百分位数法"制订的不同体重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标准,能较好地反映现阶段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可为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对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有较为客观和量化的认识,提升该项目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水平,以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集训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咨询、形态测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内一般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相比,中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具有手臂粗而长,四肢肌肉充实度较高及颈部、腰部围度大、髋宽大的身体形态特点;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世界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相比,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P<0.05),但是肌肉质量不足。另外,通过对各指标的因子分析和得分统计,国家队运动员的臂展、臀围、手长等指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下肢长(B)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摔跤运动员个性特征和竞赛焦虑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卡特尔16人格量表和运动竞赛焦虑量表对摔跤运学员的个性特征、焦虑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运学员在开朗性,想像性和忧虑性等四个方面的表现比一般运动员好;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运动员在运动竞赛焦虑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摔跤运动员个性特征和竞赛焦虑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卡特尔16人格量表和运动竞赛焦虑量表对摔跤运学员的个性特征、焦虑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运学员在开朗性,想像性和忧虑性等四个方面的表现比一般运动员好;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运动员在运动竞赛焦虑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何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112-115,128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特点,采用调查、实验和数量统计方法对我国87名现役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1)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具备更加全面的运动素质,尤其体现在最大力量和专项运动素质方面(P<0.01);(2)不同级别优秀运动员仅在一般力量素质指标中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对不同级别最大力量和相对最大力量的比较,发现级别越大的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越突出,但运动员的相对力量水平却随着级别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表明中小级别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优于大级别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山西省40例优秀摔跤运动员和50例医科大学生进行了安静时肝血流图检测,另外对其中20例运动员又进行了定量负荷前后肝血流图观测,旨在了解摔跤运动员安静时肝脏供血特点及定量负荷后肝血流图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body fat, maximum aerobic power and maximum anaerobic power of elite junior wrestler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conjunction with an elite wrestler training camp. Wrestlers (n = 39) from ages 14 to 18 qualified for the camp and volunteered as subjects. Measurements were made for body composition (skinfold thickness), maximal aerobic power (treadmill run), and maximal anaerobic power of the arms and legs (Wingate test). Body fat averaged (±SD) 7.2% (±2.4), whereas the means (±SD) for maximal aerobic power, arm power, and leg power were 51.2(±9.3) ml/kg min-1, 390.7 (±92) watts, and 549.1 ± 101 watts, respectively. Elite junior wrestlers appear to have a similar percentage of body fat, lower maximum aerobic power and higher relative anaerobic power compared to elite collegiate and senior wrestlers.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特点,采用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53名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结构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1)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发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具体表现为身材、身体充实度和去脂体重较高,体脂含量较低;(2)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磷酸原供能能力较好,心血管系统机能良好,并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但糖酵解供能能力有待加强;(3)不同级别选手运动素质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最大力量方面大级别运动员优势明显,而在速度、灵敏、耐力方面中小级别运动员则具备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应用美国惠普公司产SONOS-4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对18名优秀男子摔跤运动员和30名普通男大学生进行直立位安静时、踏车运动负荷状态下及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超声心动检查,对比两组心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以使摔跤运动员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显著的适应性改变,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比赛。  相似文献   

20.
对参加第10届全运会部分省(市)的95名摔跤项目重点运动员(男72人,女23人)和国家队29名女运动员减体重过程进行跟踪测量和系统研究,旨在建立优秀摔跤运动员的理想体重诊断体系。结果显示:1)理想体重与运动员的级别设定、身体形态以及身体成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2)女子48 kg、55 kg和63 kg级理想体重分别在52.43 kg、59.12 kg和67.20 kg以内;男子55 kg、60 kg、66 kg、74 kg和84 kg级理想体重分别在58.71 kg、64.18kg、71.41 kg、78.81 kg和89.89 kg以内;3)大部分平时体重保持在理想体重范围内的摔跤运动员更容易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也有部分平时体重超出理想体重的运动员通过科学合理的保障,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