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高校人文体育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传统体育应代之以人文体育.高校人文体育是以人本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充满人文精神的全面育人的体育,它是高校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内容广泛且具有综合教育优势与功能,是塑造完整的人的重要方式.高校人文体育实践的主要条件和途径是:确立高校人文体育理念,合理安排体育教育内容,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运用人文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优化体育组织和运行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体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人们对体育人文社会现象的认识工具和途径,同时,它也是人们对体育人文社会现象已有认识的理论成果.体育人文社会学在人们体育认识活动和社会体育实践中都具有重要价值和功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体育人文社会现象的科学认识功能,体育文化教育传播功能,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功能,体育事业管理、决策咨询功能,体育实践和体育科学的理论反思与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3.
“导引健身法”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人文主导型运动。在与西方体育的冲突中,需要重新审视它的价值,认识到导引健身法的科学性,然后把它与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现代健康生活的潮流融在一起。导引健身法将成为世界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  相似文献   

4.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一门以体育的人文现象、社会现象为对象,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综合性科学.它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的体育行为及体育人文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对体育之于人类和社会的意义、价值做出合理的解释.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定位是在与之相关的学科关系中确立的.主要涉及4种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的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关系;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历时半年的全国新创体育教学游戏比赛,不仅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而且对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贯彻“课标”精神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现有体育教学游戏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我对体育游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黑格尔说:“游戏看似非正经,但它却是更高等的正经,人在其中可以获得自由。”体育游戏是一项特殊而有价值的体育文化活动,它不仅是体育教学的手段之一,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空间。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就是要为孩子们建立一种精神的故乡,使他们在万变不息的世界上闯荡时,有…  相似文献   

6.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体育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主要分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陈燕  魏欣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93-694
人文或人本体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在追求身心和谐、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目标的同时,人文或人本体育正成为新的代名词。学校体育的各级目标正渐渐成为它的子目标。通过理论研究探讨了在人文体育思想引导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所受到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我国的高等体育院校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体育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方面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高等体育院校在培养体育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同时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基地之一。高等体育院校的作用如此巨大,在新的时代形势之下,根据体育行业以及社会各界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我国的高等院校一定要顺应我国时代发展的潮流,立足于实际情况,加强体育改革,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将为通才教育的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法、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法,通过对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内涵原理及相互关系等进行的阐释,讨论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中重视体育科学轻视体育人文的“重物轻人”、“重体轻育”的现象,以及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贯彻“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融合”的思想,培养人们的人文观念,促进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体育人文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人文力研究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明确这一概念对认识体育运动的本质、树立科学的体育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专家访谈和理论辨析对其进行了定义.体育人文力是潜在于体育活动背后的一种深层的文化力,不仅能动地反作用于体育,更重要的是,作为体育发展的文化背景,它透过人的中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过程和体育走向.体育人文教育是使经过体育文化熏陶的人把体育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使个体和社会得以健全和发展,这就是体育文化的人文力作用,即体育人文力的作用.体育的本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利益,其终极价值是人文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建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目的是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帮助。基于此,在界定理论建构涵义基础上,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现象观察→经验概括→理论建构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与结果如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近3届奥运会均遭遇不公待遇,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体育中地位不高权力不大,认为决定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体育中地位和权力(因变量)的因素应包括国际体育组织任职(自变量)、体育国际传播力(自变量)、体育话语体系(自变量)、体育外交能力(自变量);据此抽象出其共性,即它们都是主权国家体育国际影响力的组成要素;据此确定的解释项概念为体育国际影响力,被解释项概念为体育国际话语权;由此形成了一个理论命题,即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存在因果关系;据此建构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呈正相关。最后对建构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存在的局限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04,25(5):20-24,39
"安德鲁斯三角形",是体育整体性理论的重要依据或支柱,但是经过考察,却发现这个"三角形"实际上是安德鲁斯批评和否定的一种旧意识的图解,却被我们包装成现代体育的结构理论,以"秘书长"的权威在我国宣扬,这是一个违背科学精神的怪现象.用这种虚拟的理论,来证实体育的整体性和总概念,是不能服人的.  相似文献   

13.
运动训练方法学的建构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运动训练发展的需要。运动训练方法学是专门研究运动训练方法的系统理论,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训练方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运动训练方法学研究的实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体系以及研究的专门人才等。建构我国的运动训练方法学应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历史进程中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14.
研究“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形成的历史前提、方法学基础和发展现状,剖析运动训练经典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奥运备战为主要方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的学科建设。在分析俄罗斯、我国和其他国家学者对“运动员培养一般理论”的学科发展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用“运动员培养理论与方法”替代“竞技运动理论”作为学科名称的设想;进而阐述俄罗斯著名学者Л.П.马特维也夫创立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理念、目标指向和基本原理,近年来运动训练分期理论遭受质疑的原因,以及主要质疑者Ю.В.维尔赫尚斯基提出批评意见的实质,并提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继续发展的现实途径。提出:针对我国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应遵循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所揭示的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安排运动训练过程和获得最佳表现。  相似文献   

15.
运动休闲之要素——兼论竞技娱乐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运动休闲将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也将成为体育理论的热点和前沿.中国体育迫切需要接纳运动体闲并探讨其学理,最佳切入点是竞技娱乐化.娱乐展现着体育活动的趣味和魅力,成为开展运动休闲的要素,而具体进行娱乐活动时则需要把游戏精神视为灵魂.重视运动休闲的娱乐要素,通过游戏方式,使运动竞技彻底休闲娱乐化,是奥运后我国体育由专业竞技向职业竞技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6.
休闲体育理论本土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体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直接关系到休闲体育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但至今尚未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对本土化过程中从起点到终点的基本环节进行研究后认为,休闲体育理论本土化必须以全方位引进西方理论成果为前提;引进理论必须与中国元素相结合;研究者应当具有创建体现民族特点的术语体系和理论流派的自觉意识.本土化的近程绩效是为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而远程影响则是以中国成果为世界理论的完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新论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胡小明 《体育与科学》2005,26(1):1-4,52
本文分析了传统体育理论着眼于"增强体质"的局限性,指出健康的概念将因人类意识的发展而从生物学意义扩展到人文价值判断,认为中国体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必然以健康作为新目标,明确提出"小康体育为健康"的发展导向.健康价值观包括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康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文采用对比分析法,梳理了人类历史上体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以雅典为代表的"价值论"与以斯巴达为代表的"工具论"。沿着这两条主线,从生物体育观的延续、政治体育观的确立与人文体育观的回归阐述了中国体育观的确立、嬗变与发展过程,并对其进行了辩证的反思。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观进行了展望:即从"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逐渐淡化政治色彩,强化体育本质功能;实现群众体育由"短板"到"支柱"的复位。论文对新的发展观指导下中国体育改革的战略思想、制度政策和体制机制等实践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高松龄  翁飚  王宁 《体育与科学》2004,25(6):57-58,56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体育经营经济活动的纳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体育经营经济实体纳税情况的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有关政策部门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不仅是当前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要素之一环。本文就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及其内涵、社区体育的特点、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等方面问题做出了初步的理论分析,指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对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原则及其具体目标内涵,并基于我国当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提出分段建设、循序渐进的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方针与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