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体操教学中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体操教学中影响学生情绪形成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对体操教学中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克服消极情绪,提高积极情绪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综合分析了以下内容:①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心境一致性理论。②实验室情绪诱发方法:图片诱发;电影片断、音乐诱发;词语、阅读材料诱发等。③情绪评定指标:面部表情和生理指标。④体育运动中情绪对认知影响研究的现状。相关理论及情绪诱发方法对我国学者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开展情绪与认知的交互影响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当中主要是对三组英语水平大致相同的大学生进行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引导,然后再将三种情绪对学生记忆英语单词能力的影响予以更加详细的研究,经过了实验之后,实验人员发现积极的情绪是有助于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中性情绪对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影响并不是十分的明显,消极情绪对学生记忆单词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负面作用,本文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也给出相应的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用积极的情绪去记忆单词.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支持主效应模型,参考社会支持量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参与满意度量表对650名户外徒步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建构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会支持—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参与满意度4变量影响路径。结果发现,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亲友支持、群体支持、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两两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作用;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群体支持会正向显著影响积极情绪体验;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群体支持会负向显著影响消极情绪体验;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群体支持正向显著影响参与满意度;户外徒步旅游积极/消极情绪体验在社会支持和参与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户外徒步旅游积极/消极情绪体验在群体支持和参与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影响学生体育课学习情绪的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情绪及变化是复杂多样的。学生的学习情绪受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如何使学生学习与练习情绪向积极方面发展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此 ,对影响学生情绪的因素 ,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消除消极情绪 ,针对学生情绪表现采取有效对策 ,以便有效控制教学 ,使体育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主要采用运动强度量表、POMS量表和基本人口学量表,对新冠疫情管控封校管理期间的471名大学生的运动情况、心境和情绪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封校管理期间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状态产生了消极影响,TMD高于国内常模水平;(2)大学生TMD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心境和情绪水平;(4)运动时长、运动频率对积极情绪有显著正向影响。各高校应当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1 认知概念及训练原则 积极情绪是运动员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从目前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看,认知训练可谓调节运动员情绪的极好方法,无论是对短时的消极情绪还是习惯性的消极情绪,都有较好调节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15,(8):722-724
以1名青少年套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技能训练对情绪状态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心理技能训练能较好的改善运动的积极情绪状态(心境状态、训练比赛满意感),降低消极情绪状态(心理疲劳、运动竞赛焦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体育锻炼对高心理应激大学生情绪注意偏向的影响,并了解其中的认知过程特征及其脑神经活动特点,为体育锻炼促进情绪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招募某大学非体育专业本科生47例(男23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19.12±1.02岁),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持续40分钟的体育锻炼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情绪Stroop范式测量情绪注意偏向,记录行为数据和ERP数据并分析。结果:(1)消极情绪条件上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中性和积极情绪条件(P<0.05);(2)实验组经过干预后在负性情绪条件上的反应时显著小于干预前(P<0.05);(3)体育锻炼干预后实验组情绪脱离的反应时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4)积极情绪条件下的N2平均波幅和潜伏期均大于消极与中性条件(P<0.05);(5)体育锻炼干预后,实验组在消极情绪条件下前测的P3平均波幅显著小于后测(P<0.05)。结论:高心理应激大学生会表现出更多的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对负性情绪注意的警觉与脱离能力较差;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增强高心理应激大学生的情绪注...  相似文献   

10.
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情绪几乎参与人们的一切活动,它对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情绪表现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因困难和挫折产生消极情绪,有的则表现出坚强和自信的积极情绪,对前  相似文献   

11.
Emotions have firmly established their place in sport psychology research over the past 40 years. For many decades following World War II, mainstream psychology researchers placed negative emotions (e.g., anxiety) ahead of positive emotions (e.g., happiness) but positive emotions are now a genuine, promising field of research because of their influence on specific components of performance (e.g., att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benefits of these emotions have hitherto not been wholly realized in a sport context, especially in their capacity to generate greater self-efficacy, motivation, attention, problem-solving, and coping with adversity. Although the sport emotion literature is sprinkled with studies that specifically examined positive emotion in sport setting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is research is too thin to make bold claims about the valu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the emotion-performance relation. There are, however, at least three theoretical models available to sport psychologis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emotions on sport performance and two of these models 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sport contexts. Not only can these models deepen and widen this knowledge base, but they can also support interventions in applied setting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2.
运动情境中情绪的人际效应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运动情境中,情绪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及其与运动员、教练员、队友、对手等之间的人际互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情绪-社会信息模型,并以此结合相关研究探讨运动情境中情绪人际效应及其在运动领域中的适用性,并对未来研究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种积极思潮,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它更关注人的美德、潜力、力量等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正在全世界范围传播,它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的三大研究领域的可能的启示,旨在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daptive regulation of emotions is imperative for successful sport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lion’s share of mainstream emotion regulation (ER) literature is founded on perspectives prioritising mental health, not performance. Consequently, ER strategies are predominantly classified as adaptive or maladaptive based on effectiveness in achieving targete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These conventional mental health classifications can catalyse misapplication of ER strategies within sport and other motor performance contexts when (1) ER motives are instrumentally directed toward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nd (2) Minimal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consequences of ER on the coordination and execution of motor actions. Herein, we review the current state of relevant ER research within and outside of sport contexts. We also present a novel conceptual framework, the Temporal Influence Model of Emotion Regulation (TIMER). TIMER proposes that ER strategies exert distinct, temporally dependent demands upon perceptual-cognitive and motoric resources. These unique regulatory profiles influence subsequent motor performance outcomes. Critically, the degree to which regulatory strategies are appropriate or ideal varies given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along with performers’ affective and performance goals. The model includes testable hypotheses to guide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domain of ER within sport and other motor performance contexts.  相似文献   

15.
16.
以112名大学体操运动员(男68,女44)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检验运动领域完美主义与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的关系.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员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与运动员运动领域完美主义有密切关系.研究认为,运动领域完美主义作为运动员的一种人格特征,在运动员的运动选材和运动训练中应该引起教练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浅析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情绪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 ,着重分析了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情绪的几个主要因素 ,并对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情绪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运动归因训练的心理效应(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归因的研究,是当前运动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已取得相当大的科研成果。 但有意识地运用于体育实践的却很少。本文在总结大量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 运动归因训练的心理效应,即从实施运动归因训练能有效地影响转化运动员的情绪和 情感,提高对未来的期望,激起其从事运动的成就动机,以及有助于其良好人格的养 成这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地阐述。并进而对如何进行运动归因训练提出了具体建 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体育教学倾向于对运动技术性因素的研究,注重以生理负荷指标来衡量教学效果,忽略了积极的情感因素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情感教学的心理学角度入手,对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探讨我国单板U型滑雪运动员人格和赛前情绪类型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和赛前情绪量表–T,对我国43名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运动员的人格类型主要有普通型、兴奋敢为型和敏感紧张型。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类型主要有混合型、自信型和淡漠型。地方队的混合型和淡漠型运动员显著多于国家队。赛前情绪为混合型的运动员没有取得过国际名次,自信型运动员取得的国际名次最多。(2)普通型和敏感紧张型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显著高于兴奋敢为型运动员;敏感紧张型运动员的社会期待焦虑显著高于兴奋敢为型运动员。(3)从个案看:该项目优秀运动员大多属于兴奋敢为型和自信型运动员。结论:兴奋敢为型和自信型的单板滑雪U型项目运动员焦虑更少、成绩更好、更易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