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审美情感是指人对自己的本质力量进行观照时,组成审美经验的诸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其核心是“忘我”,即超越自身生理和功利需要的控制,主体获得自由自主的解放。美术教育中儿童的审美情感是指在对儿童进行形体感、色彩感、线条韵律感、空间感、构图感等直接感性方面的培养过程中,蕴涵在儿童视觉对象的欣赏、创造活动中,组成审美经验的诸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美术教育中儿童的审美情…  相似文献   

2.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情、意.审美心理学也是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有人把审美心理学作广义的理解,使它等同于心理美学、文艺心理学等.研究审美经验是必要的,而研究审美经验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是对审美心理要素的描述,也就是人们常常论及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张建国 《现代教育》2003,(17):89-89
体育审美过程,其实质是审美主体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这一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来完成的。其心理活动的基本路线是: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美感享受。一般地说,通过感知,把握审美对象的完整形象;通过理解,更深刻地感受审美对象;通过想象,活化和丰富审美对象,体验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通过情感,  相似文献   

4.
美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客观属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产物,审美是人的内在需要,审美体验不仅是对事物美也是对行为美的愉快感受,亦是审美主体对自我需要满足时的意义领悟.儿童具备审美体验的生理机能与心理基础,新奇点燃了儿童审美体验的火炬,趣味推进儿童审美体验的绽放.儿童审美体验在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的心理机能中展开并在准备、...  相似文献   

5.
小说教学的审美功能包括满足精神享受、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审美能力。小说教学的美育策略:引导感知,建构形象;激发情感,达成共鸣;设身体验,升华情感;积极想象,填补空白;启发思考,达到理解。  相似文献   

6.
钢琴演赛的情感体验,是指钢琴演奏者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情感反应。情感体验是良好钢琴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来自于对钢琴作品审美感知.是在对钢琴作品审美感知基础上的联想与想象;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还来自于对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思考,来自于钢琴演奏者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7.
一、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是指在艺术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将审美的特殊性贯穿于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在贯彻审美性原则时应注意:①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具有审美性。教师必须为儿童选择富有审美趣味和意境的艺术作品以及符合儿童特点的教育形式,并从艺术本身的审美特点出发,使形式与内容相适应。②将审美教育寓于儿童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艺术活动各个环节、程序的安排以及教师引导方法的设计中,通过艺术作品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使其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中产生情感共鸣。③将审美教育寓于轻松有趣、活泼快乐的艺术活动之中。这需要教师为儿童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创设优美的、便于儿童参与和艺术创造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8.
造型艺术审美教育是在教育者引导下,受教育者直观的感受造型艺术的美,通过鉴赏、想象、体验、创造造型艺术作品后,感知美的存在,并从造型艺术与审美角度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经过造型艺术审美精神的提升,提高艺术素养,从艺术角度理解认知是非问题,解决情感与美丑问题,达到内心的愉悦。  相似文献   

9.
审美,是在人的特定的情感状态下,对审美对象的关照,其实质是审美主体复杂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通过人的感知、理解、想像、情感来完成的。其心理活动的基本路线是:感知一理解一想像一情感一美感享受。通过感知,把握审美客体的完整形象;通过理解,深刻地感受审美客体;通过想像,活化和丰富审美客体,体验审美客体的内在意蕴;通过情感,使审美客体在人的心目中变得更为显明、生动、逼真,从而使人得到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0.
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重要的一点即倒重于对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培育和建设,它包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像力、丰富的内在情感以及透彻的理解力。这几种能力即各有特性又相互渗透和融合,共同构成审美心理结构的基本要素审美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它们的共同构建和发展,当以上几种要素达到自由和谐状态时,审美愉悦就产生了,对审美能力的培育,既应注意对世界一般知识的教育,又要引导学生到自然、社会、艺术中去体验感和生命的运动形式,感和变化万千的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毫无疑问,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应当始终贯:穿审美活动。一般认为,审美活动是这样一个过程:当审美主体(读者)在鉴赏审美客体(此处指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通过“领悟”而引起内心的触动.引发主体的知觉、想象、情感荡漾等心理因素的协调运动,由此达到一种振奋的人格状态。高职高专  相似文献   

12.
审美欣赏能力是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功能的综合运用。美妙的审美体验是各种审美心理要素相互补充、印证、作用、斗争后构成的。在同一社会条件下 ,社会地位不同、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不同 ,在美的感受上存在着差异 ,即使在最初步的美感中 ,也会体现审美者的理性和直觉、思想和情感的相互渗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对于加强修养、陶冶性情、提高素质都有难以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人以达到教育目的。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以美的事物的自身的魅力,激发人们的情感,来满足受教育者对美的渴求的心理需要。美育基于教育学的理论,完成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和谐统一,还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完成理智与意志的结合,达到以情感为中心的感知、理解、想象等的和谐统一。美是审美潜能与美的潜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心灵愉悦的和谐状态。它既有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诸因素的和谐,也有物质之间的和谐,精神之间的和谐,还有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和谐,没有和谐也就没有了美。英语课堂教学美是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师生心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中小学生音乐审美素养教学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积累审美经验、表达审美个人情感的方法和策略,包括从音乐要素入手,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建立联觉体验,引导学生积累审美经验;从音乐表现入手,激发学生审美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以审美为核心,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自由地、主动地参与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充分地体验音乐情绪、陶冶高尚情操,培养音乐爱好,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作为幼儿美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欣赏能够培养幼儿艺术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探索幼儿美术欣赏审美心理对促进幼儿美术欣赏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美术欣赏的审美心理现象包括生活化的联想、丰富的想象、活跃的感知、直接的理解、强烈的情感等五部分。整体感知、审美判断、全面体味、领悟构思、创作表现共同组成幼儿美术欣赏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7.
音乐审美体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是音乐审美者在创作和欣赏音乐作品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想象、感受、理解的活动,其中由这种心理活动所抒发的审美者的情感与想象对音乐中的审美体验产生了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量的前人实践结果例证的方法,阐述了人们在创作和欣赏音乐艺术作品时自身和对被观察者的一系列的思想倾向和反应,论证了情感性、想象性与音乐审美体验的关系,得出了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创作者和欣赏者由内心的情绪与思想所引发的情感性与想象性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8.
审美阅读时儿童对文本的能动反映,是儿童理解文本的一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儿童感受与领悟,让儿童在文本语言中审美;可以引导儿童品鉴与阐释,让儿童在文本形式中审美;可以引导儿童体验与想象,让儿童在文本情感中审美。这样通过审美阅读,让儿童的审美视阈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也就是指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等心理形式,以及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审美内容,在知、情、意系统中的积累、沉淀、凝聚和贮存。清楚把握审美心理结构,对美术鉴赏教学是非常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20.
曹亚玲 《甘肃教育》2004,(11):46-46
艺术思维是以审美感知为起点,经过联想、想象形成审美意象,从中获取审美愉悦感或以外化动作展现内心体验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在欣赏课中将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运用,使其相辅相成,达到由事物表象进而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我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较多的课外艺术歌曲和一些比较有品位的通俗歌曲,如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曲《沃尔塔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