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很难再有人带着耳机收听追随一档广播节目。相较于中央及省级广播媒体来说,地方广播发展更加困难。然而由于广播的低成本运作和它的伴随性,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创新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地方生活广播的改革和创新这个角度探讨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2.
肖卫 《新闻传播》2023,(17):84-86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新兴技术为主的融媒体得以快速发展,地方广播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地方广播电视台要采取积极发展措施,加强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组建专业团队,创新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模式。本文结合地方广播电视台当前融媒体发展现状,聚焦问题,抓住关键,以期探索一条适合地方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发展的可持续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地方广播电视台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是地方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方广播电视台进行融媒体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新媒体传播生态下地方广播电视台开展融媒体建设的必要性出发,深入分析目前地方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策略,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作用,促进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奠明 《视听》2012,(7):11-13
在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三大板块(广播、电视与报纸)之一的广播媒体日益感受到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其中生存最为艰难、发展压力最大的当数地方广播媒体。地方广播媒体究竟何去何从——是走完全独立的传统路线,还是与其它新媒体合纵连横、寻找生机?地方广播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这是地方广播的媒体决策者、经营者乃至广大从业者都在反复思考、不断求索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新媒体广告收入逐年增加,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媒体市场被分流。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满足网络时代的受众需求,广播媒体加快了与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融合步伐,揭开了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序幕。本文通过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现状以及对下一步发展趋势的探究,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广播媒体必须与新媒体融合才会有更大发展审问的卿..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和普及,媒介发展全面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广播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播媒体为了抢抓发展机遇,必须紧跟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趋势,发挥自身强大优势,借助新媒体的资源,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走台网融合、台网一体化之路,打造全新的全媒体聚合平台,增强广播媒体的媒介竞争力,促进广播媒体更加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广播媒体如何更加高效地借助新媒体的角度探析新时期广播媒体的发展方针及策略。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需要树立媒介融合发展意识,探索自身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本文在对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确保广播媒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下的发展环境,抓住新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从诞生之初就展现出巨大的传播力,给传播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中,广播媒体的传统劣势逐渐显现,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借助新媒体,开拓新的融合发展空间。本文系统分析了广播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暴露出的传播劣势,探讨了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融合空间。  相似文献   

9.
李雪  陈睿 《今传媒》2010,18(9):132-13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曾一度使人们认定了广播将被淘汰的命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国外,美国的广播以每年平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中国,近期统计的数据显示,广播创收也超过了报纸、电视等媒体的广告增幅。日本,作为与中国毗邻而居的世界第二广告大国,其广播的发展必然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文章对日本的广播媒体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广播媒体应对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大冲击了传统媒体行业,尤其是广播媒体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危机,如何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挖掘广播媒体的优势,提升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本文先就新媒体时代对广播媒体的冲击作简要的分析,而后分析论述新媒体时代下广播媒体的发展优势,最后提出新媒体时代广播市场化节目的探索与实践策略,包括落实大数据营销、打造融媒体平台、广播的品牌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黄蕾 《新闻世界》2012,(3):43-4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广播被电视逼到悬崖边时,车轮子和干电池赋予了广播移动传播的优势,才使广播得以生存下来。广播界俗称:"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电子菜谱媒体、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这些新媒体的种种优势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受到比以往更大的挑战。作为广播人如何应对传媒环境改变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了解新媒体、融合新媒体、合理利用新媒体、打造个性化的广播产品,广播在创新中必将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新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该如何应对,是坐以待毙、不进反退,还是应对挑战、取长补短,这是所有媒体从业者特别是广播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分析当今新媒体和广播媒体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阐述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发展及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关注中国之声对全国两会的报道,几乎所有和广播媒体可以实现融合的成熟新媒体都与央广实现了合作。通过网络收听参与广播节目的听众已经超过用收音机收听的人数,社交新媒体和手机APP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多元的选择,广播媒体的发展也需要新媒体弥补自身的局限性,这样广播媒体和其它媒体的融合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基层广播媒体不尽快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迟早还会被日益发展壮大的媒体挤到边缘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多种新兴媒体迎来新媒体时代。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介的传播方式与传播范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显著优势的新兴媒体越发受到欢迎,新媒体的出现无疑对传统广播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可改变当前传统广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如能够扩大传统广播受众群体,使广播传播更具时效性,同时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优势,以促进广播行业科学稳定发展。基于新媒体时代,需要依托新媒体,更新管理观念、注重市场再定位、构建专业化的队伍,从而实现传统广播与新媒体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融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打了广播等传统媒体一个措手不及,收听收视率逐年下降。地方广播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也开始寻求融媒体的发展道路。在融媒体条件下,地方广播如何才能快速步入融媒体时代成了众多广播人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节目内容优质且贴合受众需求、立足传统释放“短音频”惊人力量、发挥人才优势让优秀广播人才为新媒体站台、打造优秀的融媒体团队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给大家以启迪。  相似文献   

16.
朱永梅  张莉 《新闻世界》2013,(10):54-55
互联网正在深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三网融合、三屏融合的形势下,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发展的方向。构建网络广播电视台,进军网络市场是地方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不可错失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模式迅速的发展,传统的四大媒体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特别是本就被称作是“弱势媒体”的广播,那么字这个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期,广播媒体应该如何与新媒体融合互动,开拓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就以传统的广播媒体为例,阐述新旧媒体的融合互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也有了空前的发展。新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性,促使人们在生活中能够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格局,给传统的广播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于广播媒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广播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抓住新媒体开放多元的平台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就能够在这轮冲击浪潮之中进一步站稳脚跟。为了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广播媒体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下广播主持的特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促进广播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进入人们的生活,传统媒体不得不考虑与数字技术、新媒体融合发展。广播如何融入新媒体,与新媒体适时适当地结合,把广播媒体的优势最大化,借新媒体的形式,发展扩大广播的影响力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实。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一般分为技术层面的融合、内容层面的融合、传播方式层面的融合,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于飞 《新闻世界》2012,(8):54-55
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包括广播。但是从广播媒体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给广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与网络、移动多媒体等新兴媒体都有着合作、融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